Kasabaeh—Merritt综合征1例

来源 :中国实用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hua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儿,男,未足月早产,Apgar1分钟评分5分,5分钟评分7分,因“早产伴全身皮肤瘀点、瘀斑1h”入院。入院查体:体温不升,心率120次/min,呼吸36次/min,早产儿外貌,颜面及四吱末端青紫,全身皮肤散在瘀点、瘀斑,呼吸表浅,双肺可闻及少许干、湿性哕音,心音有力、律齐,未闻及杂音,肝脾不肿大,新生儿反射引出不完全。入院后行保暖、面罩给氧、止血、抗感染支持等治疗。入院诊断:早产儿活力低下,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出血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

其他文献
目的 了解肺泡巨噬细胞的凋亡对肺间质纤维化进展的影响.方法 收集一组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肺泡巨噬细胞(AM),与正常组进行对比,检测两组AM产生细胞因子的活性;然后以干扰素-γ(IFN -γ)诱导肺间质纤维化患者AM凋亡,对照诱导前后AM凋亡情况,同时检测诱导前后AM产生细胞因子的活性.结果 肺间质纤维化患者AM培养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白细胞介素-6(IL -6)、白细胞介素
目的 观察羊水Ⅲ度污染、羊水清与围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关系.方法 采用经皮测胆红素的方法,对两组健康足月围生儿黄疸高峰值、峰值出现及消退的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羊水Ⅲ度污染组较羊水清组黄疸高峰出现得早,开始消退时间早,峰值低,发生高胆红素血症数少.结论 胎粪及早排出有利于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
目的 探讨美托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CHF患者86例,在常规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病情稳定者加用美托洛尔,以6.25 mg/次,2次/d口服开始,观察5~7d,如能耐受可加量至12.50 mg/次,2次/d,观察2~3周后剂量可加倍,部分患者可加到25.00 mg/次,2次/d,最大剂量至50.00 mg/次,2次/d,观察6个月.分别检测治疗前后患者心电图、心率、
目的 探讨松果体肿瘤临床诊断与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松果体区病变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总结临床特点,并将其分为显微手术组和传统治疗组,比较25个月随访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KPS).结果 临床表现多样,肿瘤病理类型复杂,其中生殖细胞瘤3例,松果体母细胞瘤1例,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1例,良性畸胎瘤1例,松果体细胞瘤2例,不成熟畸胎瘤2例,混合性生殖细胞瘤1例,海绵状血管瘤1例,脑膜瘤1例
目的 观察沐舒坦联合酚妥拉明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疗效.方法 将79例小儿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及对照组39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沐舒坦雾化吸入及酚妥拉明静脉滴注.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呼吸困难、缺氧、肺部干湿啰音吸收的时间及肺炎天数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沐舒坦联合酚妥拉明治疗小儿重症肺炎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呼吸道症状,且不良反应少,值得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在肝叶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1月接受肝叶切除术的患者81例,随机分成加速康复外科(FTS)组41例和普通治疗组40例,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普通组和 FTS 组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23,0.97).FTS组在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方面与普通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目的 探讨高血压和血压下降与进展性脑梗死的关系,并细化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80例进展性脑梗死与同期住院的80例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进展性脑梗死在合并高血压病、发病早期血压下降≥20%、应用降压药、脱水剂应用过度、低血容量方面均明显高于非进展性脑梗死(P〈0.05),并且发现脑梗死急性期的高血压以反应性或代偿性血压升高为主,脑梗死进展与发病早期初次应用降压药相关(P〈
期刊
小儿上肢手术因刺激大、手术时间长,患儿多不合作及其特殊的解剖、生理特点,使得其麻醉在操作和管理上有一定难度.我们分别采用力蒙欣复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与力蒙欣复合氯胺酮进行对比观察,以比较其有效性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期刊
目的 总结腹壁韧带样纤维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13年来34例腹壁韧带样纤维瘤诊治情况,并参阅相关文献.结果 34例患者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腹壁韧带样纤维瘤,以腹壁肿块为首发症状,特点为浸润性生长,术前诊断考虑该病者19例,切除范围2 cm以上与2 cm以下(包括侵犯周围脏器)的复发率(1/19 vs 6/1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也能减少术
随着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增加和人口的老龄化,缺血性肠病的发病率有增高趋势.缺血性肠病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肠壁血流灌注不良所致相应肠道发生急性或慢性肠壁缺血性损害,此病可累及整个消化道,但主要累及结肠,故又称为缺血性结肠炎.本病以腹痛、便血为主要临床表现,易与某些下消化道疾病混淆而漏诊、误诊,因此本病的及时诊断是治疗的关键.现总结我院46例缺血性肠病,分析其临床及内镜病理特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