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病理亚型肾癌患者临床特点及MSCT诊断价值

来源 :中国CT和MRI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12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究不同病理亚型肾癌患者临床特点及多层螺旋CT(MSCT)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术后病理证实为肾癌的91例患者术前MSCT资料及其他临床资料,病理亚型透明细胞癌64例、乳头状癌18例及嫌色细胞癌9例,比较不同病理亚型患者基本资料、MSCT检查结果,并分析手术病理与MSCT检查结果的差异.结果 不同病理亚型患者一般资料、临床表现(除血尿)无明显差异(P>0.05),透明细胞癌患者血尿率明显高于其余病理亚型患者(P0.05);乳头状癌出血率最高,透明细胞癌坏死/囊变率、密度不匀率最高而肿瘤边缘清晰率、强化均匀率最低,与其余病理亚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明细胞癌患者平扫期CT值低于乳头状癌患者,皮质期、实质期及排泄期CT值高于其余病理亚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质期、实质期及排泄期的CT值低于嫌色细胞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CT检查分期总体准确率为86.81%(79/91),与病理分期结果的Kappa=0.785(P<0.05).结论 不同病理亚型肾癌患者MSCT征象存在一定差异,临床可通过MSCT检查的影像学信息初步判断患者肾癌亚型,指导临床治疗.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肾透明细胞癌(CRCC)患者增强MSCT征象与其肿瘤血管生成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17年3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CRCC患者临床资料,75例患者均经病理检查确诊且均进行MSCT检查.对患者所得图像进行分析,并研究CRCC患者增强MSCT征象与MVD、VEGF的相关性,以及研究皮质期(CMP)与CRCC强化值、强化程度、强化比值与MVD的相关性.结果 75例患者平均MVD为(36±9.56),VEGF阳性表达率为93.33%(70/75),MVD与VEGF阳性表达无相关性(r=0.04
随着消费升级,低度白酒在市场占比正稳步提升.酯类物质是白酒重要香气物质,但低度白酒酯类物质含量随存储时间的增加而快速降低,导致产品保质期严重缩短,已成为制约低度白酒发展的重要因素.为突破低度白酒酯类物质容易降解的难题,探讨了酯类物质的生成途径、减少的途径、影响因素及提高低度白酒中酯类物质稳定性的措施,以期推动低度白酒健康发展.
北方浓香酒企应以建成区域畅销品牌为出发点,进而谋求更加广泛的全国市场.面对长期不缺酒,长期缺好酒的局面,加之行业集中发展及产品同质化的现状,北方浓香酒企要依托理念创新和技术创新,以科学的经营管理、因地制宜的工艺管理、传统工艺上的大胆创新及走风格多样化的路径,实现差异化发展.
目的 探讨MRI增强扫描在肝癌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肝癌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手术病理学诊断或组织穿刺活检为“金标准”,采用MRI增强扫描,分析MRI检查在肝癌诊断中的准确率,并评估其在肝癌疗效评估应用价值.结果 经手术病理学证实,纳入研究范围的患者中肝细胞癌33例,混合细胞癌20例,纤维板型肝癌7例,胆管细胞癌20例.MRI增强扫描肝细胞癌33例,混合细胞癌19例,纤维板型肝癌6例,胆管细胞癌19例,诊断准确率为95.00%;MRI平扫
目的 分析脾脏多发占位性病变多层螺旋CT、MR影像学表现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6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15例脾脏多发占位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脾脏多发占位性病变发生的部位、密度、形态、边界及增强扫描后强化方式和程度等;观察邻近组织器官的变化情况.结果 MSCT示4例脾脏结核患者表现为脾脏内多发类圆形低密度灶,增强扫描后病灶呈环状强化.1例合并结核性腹膜炎,2例合并肝结核.脾脏淋巴瘤3例表现为弥漫性脾脏肿大,脾脏内浸润性结节影密度不均.脾门处及主动脉周围有成堆的肿大淋巴结.T1WI表现为
目的 旨在分析多层螺旋CT(MSCT)检查对肾透明细胞癌(CCRCC)的诊断价值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方法 回顾性整理分析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58例CCRCC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资料,总结MSCT对CCRCC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58例病理绝大部分为细胞实性排列,呈圆形或多边形表现,毛细血管和血窦较为丰富;存在假包膜有46例.平扫等密度10例,低密度22例,高密度7例,余19例为混合密度;38例病灶突出肾轮廓外,48例肿瘤病灶形态规则.皮质期病灶强化幅度明显大于正常肾实质,肾盂期
果露酒品酒师考核是从事果露酒生产、营销、文化推广等领域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资格考试.以中国酒业协会2019年果露酒品酒师培训、考核为研究背景和对象,重点考察果露酒品酒师在实践操作考核中的技能情况,并多方面探讨影响果露酒品酒师考核技能的因素.结果显示,参评人员整体水平较高,但各项实践操作成绩存在差异,企业性质和参评人员自然属性(所在地区、年龄、性别)均会影响品评实践操作成绩.露酒企业从业人员水平更高;中南、西南地区品评实践操作能力强;不同年龄段各有优势;女性有品评实践操作的性别优势.因此,在进行果露酒品酒师的
“曲是酒之骨”,大曲在浓香型白酒生产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影响大曲品质的微生物体系、多酶体系及其成香机制的研究与验证,利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研制生物功能曲,并将集成化制曲技术引入大曲生产工艺,从而实现大曲生产的可控化,对提高大曲生产效率和提升浓香型白酒品质,以及对推动白酒行业总体科技创新力度都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北方大曲酱香酒下沙、糙沙、润粮水分、堆积温度、发酵温度等工艺参数的控制范围、控制方法对一轮次酒质量、产量非常重要,通过调整大曲用量、原料粉碎度、润料水分、蒸料时间、堆积温度等工艺参数,北方酱香大曲酒的醇类、酯类、酸类成分发生变化,从而对原酒的口感稳定提高起到了一定作用.
目的 旨在分析MSCT、MRI检查对于浸润性宫颈癌术前临床分期诊断符合率.方法 收集本院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76例浸润性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MSCT及MRI检查,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参照,对比不同检查对浸润性宫颈癌术临床分期诊断符合率.结果 MSCT检查对≤ⅠB1期、ⅠB2~ⅡA期、≥ⅡB期患者诊断符合率分别为47.36、67.74%、96.15%,总符合率为72.36%(55/76);MRI检查对≤ⅠB1期、ⅠB2~ⅡA期、≥ⅡB期患者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4.73、83.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