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渭南作家群”举办的张建伟两篇小说讨论会上的发言

来源 :陕西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647403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晚上(2019年4月24日)讨论张建伟发在《华文月刊》上的两篇小说,请允许我在这里讨论三个方面的问题。这三个方面的问题是:一、关于对张建伟小说的发现和推出;二、一个编辑面对他编发的作品被研讨时一般应持的态度;三、关于小说的世界或者小说描写生活的境界。
  第一个问题:关于对张建伟小说的发现和推出。
  现在大陆写作者,包括网络写作,数以千万计,这还是保守说法,真实的情况可能要以亿计。就给纸质媒体投稿的作者看,也不会少于百万之多。《华文月刊》收到的稿子,以日计算,平均几十篇,最多的一天一二百篇。实事求是地说,稿子如海,而令人眼睛一亮的稿子不多。张建伟的小说《野狗“萨摩耶”》是令我们眼睛一亮的作品。我说它令眼睛一亮,并不是这篇小说好到了什么程度,而是,它是一篇形式和内容都可圈可点的小说,他的形式不是独创,以前有作家探索过,写过,他的内容也不是独一无二,写狗,写动物,这样的小说也不少,外国有,中国也有,可是像他这样以狗的视角把人的世界和狗的世界混合一起写,写到这种程度,不多。首先是王总编看到这篇稿子,他觉得挺好,让我看,我们两人形成共识:都认为这是一篇难得的小说,宜予以重点推出。另一篇小说《炸油条的人》,写了一个相貌丑陋且智力不健全的人,有些魔幻的色彩,故事虽然简单,但是写得也不错,同样值得同时推出。可是,王总编有顾虑,认为我们二月号刚刚推出了陕西作家林喜乐,三月号再推张建伟,也是陕西的,一连两期推陕西,是不是让人看了以为我们没有谁可以推出了?或者,让陕西的作家看了,会产生其他想法?我说,好东西就是要推出,我们做杂志是没有省域之别的,如果陕西再有好的作品,四月号、五月号照推。我们有我们的原则,我们的宗旨是通过我们的努力,从《华文月刊》走出大作家、大诗人、大评论家,我们重视名人,不薄新人,看作品不看人。为了出好作品,出好作家,谁的非议都可以不考虑,而且非议不等于正确。况且,我相信,只要是好作品,大家都会理解我们的做法。就这样,王总编最后下了决心,继二月号重点推出林喜乐后,三月號重点推出张建伟。其实,我倒是认为,连续两期重点推出陕西作家,是陕西作家的骄傲,说明陕西文学的丰厚和高度,陕西文学也像陕西的地理一样,处处是高原,而且高峰也不时出现。
  第二个问题:一个编辑面对他编发的作品被研讨时一般应持的态度。
  一个编辑所编发的作品被社会看好,研讨,或者热议,对于一个编辑来说,就是得到了社会的认可。都说夫贵妻荣,编辑则是作家成名便跟着沾光。那么,他编发的作品被研讨了,在这样的场合他会有什么反应呢?他一般应该采取什么态度来参会?我的看法是,他应该带着耳朵倾听。对,是倾听!这时候全神贯注倾听是他最应该持有的态度,也是一个好的、谦虚的、还要求更上层楼的编辑必须的态度。他要倾听每一个发言者的讲话内容,把他们的要点记录下来,以充实自己的视野,鉴别自己所编发的作品的优劣之处,为以后选稿提供一个鲜活的参照物,他没有必要在这个时候解读这个具体的作品。鉴于此,今晚的讨论我就不准备对张建伟的两篇小说多谈什么了,我只想说,我想听听大家的意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家的意见不管是什么,对于编辑来说都是有益的,听可取长,用则补短,是大有利于今后的鉴别能力的提高的。
  如果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老师和文友们必定会十分失望。为了弥补这一缺憾,我想就小说讲几句闲话。那就是第三个问题:关于小说的世界或者小说描写生活的境界。
  小说的理论,自古而今,浩如烟海,其著述车拉船载,汗牛充栋,不计其数。这不计其数的小说理论有用吗?说有用也有用,说无用也无用,但是归根结底还是有一些作用的。不管他是什么奇谈怪论,都有一定借鉴作用,理论指导实践嘛。可是,任何人的理论再好,你都不可能原封不动套用,不走样地运用,一点一滴都照着去做。那样,绝对出不来作家,更不要说大作家了。小说可以教,那是技巧的传播,最多是心智的点拨,不会达到灵魂的深度。而小说必须达到灵魂的深度才能够立得住,传的开,留得下。不过,历来的名家都好以导师自居,讲些什么小说作法之类,好像不讲就不足以证明他的高明。其实不然,不说小说作法的小说家不一定不是好的小说家,只有不写小说的人、或者写小说写到江郎才尽的人才喋喋不休讲小说作法。
  我这样说,不是说小说理论没有用,而是提请大家注意,不要过分相信那些小说理论,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有所选择地消化一些东西,化为己用,不要一听说某某来讲小说了就相信得一塌糊涂,那样可能就毁了你。所以,对于我下边说的,大家也就姑妄听之吧。
  我以为小说描写的生活有五种境界。
  第一种境界是写书生活。这个比较容易做到,例如我们常说的,生活气息浓,细节真实,故事可信,人物栩栩如生,等等,都是。这个的功夫在于临摹,临摹生活。一个作家,只要是认真观察和思考生活了,基本都可以做到。诚实的现实主义者大都属于这个层次。我无需多说。
  第二种境界是拔高生活。拔高,并不是都往好处拔高,有时候也是往坏处拔高,那就是歪曲生活。这个层面许多作家也做到了。一些所谓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们把现实描写得一团漆黑,比现实更黑暗、更混乱、更可恶,还美其名曰深刻。有的则相反,大唱“后庭花”,无原则虚构,把牛粪写成鲜花,让正常的人双眼迷糊,让没有辨别能力的人双腿跟他走,这其实和恶意毁坏一样是推动世界末日到来。但是,拔高生活,还应该是中性词,或者有其褒的意义,那就是升华生活。作为小说的一个境界,这才是它的本义。生活这个东西在小说里确实有拔高一些的必要,即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是也。这方面,中外小说家成功的例子很多,我也不一一详谈了。
  第三种境界是跳出生活。小说是小说家创造的一个崭新的世界,一个只属于某一个小说家的世界,这个世界一定和现实世界不一样。我们平时的思维模式、思维定势,是正常的生活秩序,是千百年来形成的程式。比如编辑看稿子,什么故事性、人物形象、细节等等,那些是小儿科,可是我们的编辑们却每天、每月、每年、每一个都这样看稿子,选稿子。尤其令人不解的是现在的年轻编辑更这样看稿子、选稿子,故事不新跌宕起伏、情节纠缠反复的、人物形象不所谓鲜明的,哪怕是再新颖、再优秀的稿件,对不起,一边去。我这里说的还不是那些量人看稿的编辑,还是好的编辑。也许会有人会对我嗤之以鼻,说哪位大作家的经典著作不是编辑的功劳呢?你怎么可以这样说?我就这样说了,相信大家心里有数。这是我们时代为什么不能出现世界级大家的原因之一。莫言等是个例、特例,不能代表一般。作家应该跳出生活,跳出生活不是和生活保持距离,而是在深入生活的基础上的提高,是真正的高于生活,是俯视生活的一种境界。跳出生活的作品当下已经不少,那些网络小说中玩穿越的,还有魔幻的,神秘的,等等,大家可以浏览,可以用心想一想。
其他文献
公元一九七九年盛夏,我和二位好友一起游览了道教圣地武当山。  相对人生的倥偬和迷惘,那的确是一次奇之又奇的经历。  当然,它绝非是南柯一梦,更与黄梁之炊无缘,它自有其亦真亦幻之志。  孔子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当然是大道理。然而,逝则非逝,不舍即舍。四十年前一段仓忙的游踪,历经岁月刻剥而至今仍在我的记忆之中闪耀,那骨突于无尽一般之中的平淡,即可证其不灭不寂的无量之力。  我的家乡老河口,隔汉
期刊
在蒙自的意境里  我喜欢蛰居在蒙自,宿命里的蓝天  把每个季节烘焙得格外香甜  像过桥米线。像石榴花开  像新安古韵。像百年碧色寨  在流淌的慢时光里。锁住白霜  高亢成记忆中一些经典名字的亮度  在时空的速度里,在蒙自方言的屋檐下  川渝话、东北话、江浙话、赣闽话  甚至相遇港澳台和外国话  把城市的表情修饰得生动起来  当我们谈论改革开放这个话题的时候  天马路。银河路。红河大道  尼苏小镇。
期刊
王成祥的长篇小说《黑与红》就要付梓出版了,这不仅是作者本人的成果,也是中国煤矿文学的重要收获,作品是直接表现煤矿工人生存、生活状态的现实主义题材。里里外外浸润着劳动者的汗水,荡漾着浓郁的煤香。正能量,原汁味,有故事,符合大众读者特别是煤矿读者的口味,也符合接地气讴歌劳动者的新时代要求。我对此表示衷心祝贺。  乍看书名《黑与红》,感觉眼熟,因为十九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司汤达的代表作叫《红与黑》,
期刊
毗卢之境  山里还有更深的山。每一条小路  写满暗喻,有缘之人  都可能接近传说中的神仙  风带着隐语扑面而来。清凉阵阵  衡山神秘而辽阔。蝉鸣激越  这些高处的歌者,永远清一色的梵音  “一切终成过往。勿如放下”  石头般慢慢长大的树,寂寥  如星辰。从不知道生死、轮回的  晨昏和尘世间四季起伏  南岳雨夜  夜的海,深不可测。可是它究竟有多深  不断爬升的七十二峰,始终没有浮出水面  风,缓缓
期刊
尊敬的关中牛副主席,主持人李文君女士,各位老师和朋友:  大家好!  我是《陕西文学》杂志主编张铖,今晚我和本刊副主编李印功一起,很高兴参与渭南小说界平台———探讨《陕西文学》杂志所发表的两篇小说,对朋友们的热情和敬业精神,深表感谢。文学的力量,使我们消除分歧,义无反顾地走到一起,在这神圣的殿堂里,除去喧嚣,滤清尘埃,蓬勃心智。这是文学人的盛宴!  《陕西文学》杂志,由陕西省高校系统主办,创刊八年
期刊
家门口的老槐树  一九七九年,是祖父的春天。他老人家终于安置好了一切,心里格外高兴,发电报说要接家里人去白银团聚,家里老老少少都放了心,和过年一样的兴高采烈。但从春天,一直准备到夏日里,祖父电报都催促几次了,家里人还是迟迟没有动身。一方面,大家舍不得家门口那棵老槐树,在这里生活了多少年,如今,就要离开了,每个人心里都是依依不舍。家里人多,不是每个人都愿意离开,最后决定,祖母带三叔三婶、大伯家的二姐
期刊
陆游的呢喃  其实,我和你只有一阙词的距离。  婉儿,如果说相遇只是一种奢望,如果说命里注定我们缘轻如此,婉儿,我想说,我和你只有一阙词的距离……  我们不要说来生,就说这辈子,我就不应该和你邂逅于此,更不该吟出千古愁肠,让人溃堤的思念淹没沈园!但是,我无悔,无悔今生遇见你,你病中的呻吟,是我无法用词汇表达的疼,就连你微微的喘息在我看来都是字字珠玑。  我不知道,红尘中还有多少人,多少情爱,与我们
期刊
【本刊讯】5月1 7日陕西省能源化工作协会与《陕西文學》合作办刊签字仪式在《陕西煤炭》编辑部举行。  陕西省能源化工作家协会名誉主席薛跃,陕西省写作协会名誉会长、《陕西文学》杂志社社长刘路,《陕西文学》杂志总监冯光,《陕西文学》主编张铖,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编审舒敏,陕西能化作协主席王成祥,副主席张春喜、杨智华,秘书长谈美娜出席签字仪式,双方还就合作办刊和文学创作等方面的事宜,进行了坦诚交流。  宗
期刊
用文艺表现生活,一直以来都是文学、尤其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旨归。陕西省“国税文学”的征文,有意识地将行业工作和生活,与文学嫁接,用文学去体现某一行业的工作与生活,同时,也用文学去传达某个行业的价值取向与思想走向。其实,类似的做法,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军旅文学”等以特定的文学题材为对象的写作,可说是类似做法的成功先例。  通读“国税文学”征文中的小说、散文、随笔、纪实与诗歌作品,我们能够获得一个
期刊
1  我和林冲是因为惺惺相惜,后来走到一起的。  那年,我和那个卖肉的之间发生的事,也许大家都知道吧。在渭州街头,我碰到小旋风柴进,以及名头很大、没甚本事的李忠。说实话,李忠一直生活在别人的光环下,混吃混喝。我们三个到酒楼吃酒,听到老金家女儿哭哭啼啼,原来,她莫名其妙地成了郑屠的小三,又没有得到郑屠的偷偷照顾。后来,被郑屠泼辣的原配发现了,这女人向金氏索要一笔精神补偿费,郑屠这厮居然默许了恶婆娘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