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人教版高中地理核心素养问题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herway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14年12月,教育部开始对普通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进行修订。在课程标准完善期间,关于地理核心素养已经成为人们热烈讨论的话题。地理核心素养是地理学习过程中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必要而关键的地理素养。它的数量较少,内容更精确。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变化。本文将以高中地理教材为例,分析高中地理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地理;核心素养;人教版
  采取高中地理教科书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作为一个例子,本文进行了判断和分析的概念和水平分类的核心质量元素地理学科在分析的过程中结合对普通高级中学地理课程标准(草案)进行了磋商。以下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地理教材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构成分析。
  一、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要素在高中地理教材中的分布
  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性这四个要素组成了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地理教材中地理学的核心素质体系。总的来说,它们在教科书中的比例是不同的。据统计地理学的核心元素表的每个部分高中地理教科书,
  人地协调观占据的教材比例较大,是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基础,包含着人口观、资源观、发展观和环境观等,几乎渗透于高中地理教材的各个章节。
  自从人们进入了二十一世纪以后,国内的地理学分析成果和过去时期相比较来说,地理研究学家通过消耗、参考国际上的分析理论为主要内容,利用任务去拉动科目,再根据相关的分析方向去对理念以及分析案例展开总结规划,这样就会分析出很多好的资料和作品。国内的地理学在现阶段已经获得了比较不错的发展成果,成绩在国际上是很不错的。建立了很多具有指导理念的框架以及结构,已经成为现阶段我们国家地理学中发展最快的一项科目,但是和比较发达国家的地理学成果相比较的话是有着比较大的差别的,就像研究的范围是比较集中的,很多研究学家对分析热点范围的旅游发展问题是非常重视的。缺少很多分析的成果,同时也缺少贯彻全局的分析角度等。地理科目在国内还并不具有充分的国家特色,因此就没有办法被相关的学术界所认可。
  二、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要素内在关系构成分析
  在高中地理必修教材中,地理核心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人地协调、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四个要素。通过对地理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和层次构成的分析,可以看出地理核心素养主要出现在高中地理的教材当中,而在人教版的高中地理教材当中是十分关键的,地理核心素养与地理教材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一) 人地协调观与其他要素的关系构成分析
  人教版出版的高中地理教材当中,体现了人地协调的概念。在这一个要素占据整本教材当中的19.6%,人地协调观在教材当中起到了一个引导的作用,也是地理学当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在进行地理活动当中必须要以人地协调观念作为一个指导的观念。在人教版的地理教材当中,关于人地协调观的培养的模式一有三十四种,关于模式二和模式三有十五种。这说明高中地理教材中人地协调概念的培养主要依靠综合思维,当然与地理实践和区域认知是分不开的,但相对而言更少。
  (二) 綜合思维与其他要素的关系构成分析
  在人教版的地理教材当中,共有172本,占据了一半的比例。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由于在必修地理教材当中,有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同时在各个地理要素之间需要相互影响,但是要素之间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地理思维当中核心的模式是综合思维。在学习当中,需要应用综合思维,这样才可以更加全面的了解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分类综合思维和其他三个元素之间的关系在高中地理教科书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分成以下六个模式:全面思考和三个元素之间的关系的核心质量地理在高中地理教科书有六个模式:第一种模式是基于综合思考,第二种模式是基于人与地球协调的概念;以综合思维为核心,以区域认知为基础;模式三,以综合思维为核心,以地理实践为基础;模式四,以综合思维为核心,以人与地球协调的理念和区域认知为基础;模式五,以综合思维为核心,以人地协调的理念和地理实践为基础;模式六,综合思考,核心是区域认识和地理实践。这六种模式在高中地理教材中的比例参差不齐。
  (三) 区域认知与其他要素的关系构成分析
  高中地理教材中区域认知的比例相对较小,只有50人,约占15%左右。想要了解一个地区的地理状态,需要事前了解地区的主要特点。之后从区域认知的角度出发,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优势,在最后从综合的角度分析怎样进行可持续性的发展,在高中地理教材当中,需要研究好地理核心素养,以及了解要素。
  (四) 地理实践力与其他要素的关系构成分析
  地理的实践能力是实践的过程当中调查以及模拟活动所需要具备的一些实践能力,对于简单的地理图像,可以在日常的生活当中细心的进行观察,初步的了解其地理信息。对于比较复杂的地理事件,我们需要通过实地调查、实验等实践方法来获取深层次的地理信息,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在高中地理的教学过程当中,教材共有四十多种,占据整个高中教材的13%左右,地理实践能力也是地理教学内容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协调观念、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都是地理的实践能力。现如今地理教材内容正在向着地理实践能力进行培养。
  三、 结论
  中国还依赖地理核心素养的其他三个要素。地理的核心素养是现如今的教育行业当中主要的重要内容,地理素质教育对于地理教学而言,为我国的学生学习地理指引了方向。教师要注重地理核心素养各个部分之间的内在关系,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渗透,从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蔡文艺,周坤亮.以“核心素养”为中心的课程设计一一苏格兰的经验和启示[J].辽宁教育,2014(13):32-33.
  [2]裴新宁,刘新阳.为21世纪重建教育一一欧盟“核心素养”框架的确立[J].全球教育展望,2013(12):54-55.
  [3]王向东,袁孝亭.地理素养的核心构成和主要特点[J].课程·教材·教法,2014(12).
  作者简介:李慧珍,福建省泉州市,福建泉州实验中学。
其他文献
每年的寒暑期是大学毕业生传统的求职旺季,在即将离校之前纷纷寻找自己事业的归宿便成了理所当然的事。加上每年春节前后也是各大企业员工跳槽寻找新东家的过渡阶段,使得寒暑期的人才市场职业招聘异乎寻常地火爆,众多大中城市的旅馆和招待所顺理成章地在寒暑期迎来了应届和往届大学毕业生以及社会企业跳槽人士,形成了特定的时节性住宿高峰。  但近年来,人们已经渐渐不满足于传统的工作模式,在求职创业的道路上,无论是在自身
摘 要:随着教育的发展和进步,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发展的目标就是要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为了能够使其更早地适应社会发展,还需要强化学生的英语实力,使其具备专业的英语交际技能。因此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中职英语教师应该以课堂为主要阵地,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使其具备专业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升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文本主要研究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英
摘 要: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改进与提升,核心素养成为当前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组成部分和重要途径。在最新颁行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以落实核心素养为主要目标,其中“家国情怀”素养是学习和探究历史过程中必要达成和实现的人文社科追求与社会责任。  关键词:核心素养;家国情怀;高中历史  2017年8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指出,要以深刻贯彻落实党十八大以来提出的“立
摘 要:初中阶段作为学生语言教育的重要转折点,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新教改工作的推进,传统教育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习过程枯燥,难以培养学习兴趣的弊端尤为明显。互动式教学因具有师生共同讨论参与课堂等优势,已被广大教师们采用。本文对新教改时代如何发挥互动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实践的运用提出工作思路,希望对提升初中英语教学水平有所启示。  关键词:互动教学;初中英语;实践应用  互动式
摘 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提倡注重学生兴趣培养,要使学生自发的融入课程学习之中,从而在兴趣的引领下,实现主体知识构建。为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也应如此,教师要认识到学习兴趣培养的重要性,强化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为此在本文中笔者将结合自身的实践教学经验,对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以下建议。  关键词:初中历史;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历史知识体系复杂,而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