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政、救亡与启蒙:再论鄂州约法之人权条款

来源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xwindow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鄂州约法在中国宪政史上的意义是以其完善的人权条款而被赋予的。继武昌起义后的各省约法争相效仿鄂州约法,并且完全承袭了其中的人权条款。人权条款的全面性和体系性与军权与民权相约而成的约法性质有关。以鄂州约法为代表的民初约法是在"建政"而非"建国"的意义上使用约法,包括人权条款。因此,人权条款虽然以法条的形式存在,但依然只是具有救亡和启蒙的宣言性意义。人权条款与邹容和孙中山等人的思想颇有渊源,但本质上并未摆脱形式化的色彩。在当时南北革命党人、立宪派和旧军阀官僚的权力争夺中,人权条款几近沦为空文,所幸在此后民国立宪
其他文献
研究了27SiMn在煤矿井下褐煤环境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结果表明,矿井水为中性溶液,与褐煤混合后混合物呈酸性,这一酸性介质加速了27SiMn的腐蚀.
尊重人权成为国际社会与国际事务的普遍标准。“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国际化企业人权责任成为当前中国政府与国际化企业面临的现实问题。超国家层面的国际司法机构与司法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