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黑色素瘤103例临床病理分析

来源 :中国现代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jinb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103例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特点与病理特征。并将病程作为一个独立研究对象,探讨其与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京鼓楼医院烧伤整形科2010年1月~2018年8月收治的恶性黑色素瘤患者103例,分析其临床特点和病理特征,探讨病程与Breslow厚度、Clark分级之间的关系。 结果 103例患者中男48例,女55例,年龄35~86岁,平均63岁;发病年龄以>60岁者居多,共60例(58.25%)。病程小于5年的共71例(68.93%),其中1年以下者30例,1~3年者31例。多数发生于肢端,共95例(92.23%),肿块体积0.6 cm×0.6 cm×0.3 cm~8.0 cm×7.5 cm×3.0 cm。肿瘤细胞大多数处于垂直生长期,少数处于水平生长期,细胞形态多样;多数患者Breslow厚度>4 mm,共 39例(37.86%);Clark分级处于Ⅳ、Ⅴ级者较多,共52例(50.45%)。共41例(54.01%)行免疫组化检测确诊。 结论 本组MM发病年龄以60岁以上者居多,病程在5年以下者占大多数,好发部位为肢端,肿瘤细胞形态多样,Clark分级多数处于Ⅳ、Ⅴ级,免疫组化检测有助于诊断。
  [关键词] 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病理;免疫组织化学
  [中图分类号] R739.5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 构建大鼠糖尿病肾病模型,对比氯沙坦联合前列腺素E1与ACEI类药物对模型大鼠的药效学差异。方法 大鼠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联合食物诱导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按其给药方式分为空白组、模型对照组、卡托普利组、氯沙坦组、前列腺素E1组、氯沙坦联合前列腺素E1组,造模成功后连续用药4周,观察其血糖(Glu)、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胰岛素(FINS)、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
[摘要] 目的 探討肺部超声(lung utrasonography,LUS)评分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者病情评估价值。 方法 采用前瞻性双盲队列研究,选取2016年7月~2018年1月33例ARDS患者为研究对象,ARDS诊断符合柏林定义,根据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OI)将患者分为轻中度组
[摘要] 目的 利用不良事件管理平台,加强关键环节质控,缩短管理路径,构建新的护理不良事件管理模式,提高护理不良事件主动报告率,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保障患者医疗安全。 方法 运用医院现有不良事件管理平台,加强护理安全文化氛围营造、护理不良事件非惩罚上报、事件还原调查及分析整改等关键环节质控,构建新的护理不良事件管理模式。 结果 实施基于平台及关键环节质控的护理不良事件管理模式后,护理不良事件报
[摘要] 目的 探讨小细胞肺癌的CT表现与血清肿瘤标志物NSE、CYF21-1、CEA浓度的相关性。 方法 收集整理经病理证实的21例小细胞肺癌患者的CT资料与血清肿瘤标志物NSE、CYF21-1、CEA的浓度,将CT表现分型间肿瘤标志物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密度均匀与密度不均(15/6)、有心包积液与无心包积液(3/18)者的血清CEA浓度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有血管包埋与无血管包
[摘要] 目前,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患者逐年增多,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居于痴呆发病原因第二位。而血管性痴呆是唯一可通过早诊断、早治疗达到控制病情进展,甚至达到临床痊愈的痴呆。VaD是由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VCI)发展而来。由此可见,了解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发病机
[摘要] 目的 通过对医院常见革兰阴性菌耐药监测,进行抗菌药物预警,从而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技术支持。 方法 从医院信息系统中提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消耗抗菌药物种类、数量,利用Excel2000对数据进行汇总分析,从检验科获取期间的细菌学检查和药敏资料,选取大肠埃希菌等临床常见病原菌的分离株和耐药资料,用WHONET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对排名前四的革兰阴性菌耐药率按3
[摘要] 目的 探讨自体NK细胞联合化疗、靶向治疗对晚期结肠癌患者的综合治疗疗效。 方法 收集2015年6月~2017年10月本院Ⅳ期结肠癌患者37例,治疗方案经患者知情同意,共分为两组,单克隆靶向药联合化疗药物和体外培养NK细胞(A组)17例,化疗联合单克隆靶向药物治疗20例(B组),均经病理证实为结肠腺癌。统计患者治疗疗效,分析治疗前后PS评分、粒/淋(Neutrophil to Lympho
[摘要] 目的 观察平秘脏腑推拿改善肿瘤患者进食欲望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2015年7月~2018年6月我院100例符合肿瘤相关厌食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营养支持及肿瘤科专科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平秘脏腑推拿手法。疗程开始前及结束后,分别使用体重、生化指标、食欲VAS评分及Anderson症状评分对疗效进行评估。 结果 疗程结束后评估,治疗组患者体重为(53.53±1.20)kg,与
[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期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变化。 方法 收集2015年7月~2017年7月的老年期抑郁症患者(观察组,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及健康老年人(对照组),各80例,观察24周。对抑郁情况、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等进行研究。 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MMSE、ADL评分均较对照组差(P<0.01);治疗后较前改善(P<0.01),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摘要] 目的 探討不同分型早期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手术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早期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患者42例,根据其植入部位分为内生型组和外生型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临床指标及宫腔镜治疗的手术成功率及出血抢救率。 结果 42例早期CSP患者均经临床资料及彩超、MRI分析进行明确诊断,32例为内生型组,10例为外生型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