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挖掘的古代针灸治疗阳痿的处方分析

来源 :中国针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xmmm12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中华医典》中古代针灸治疗阳痿的选穴组方规律。以阳痿、阴痿等检索词检索《中华医典》第5版数据库并筛选和提取阳痿的处方条文、穴位及频次等相关信息,使用Microsoft Excel、Weka3.8.4等软件分析古代针灸治疗阳痿的选穴及组方规律。共筛选出符合要求的55条穴位处方条文,其中复方17个,余为单穴方,共涉及24个腧穴。治疗阳痿使用频次排前5位的腧穴为阴谷、曲泉、气冲、太冲、然谷;聚类分析发现阴谷、曲泉-气冲、太冲-然谷-行间、命门-中封-鱼际-阳谷各趋于一组;多层关联分析发现较
其他文献
腰痛,又称“腰脊痛”,是以自觉腰部疼痛为主症的临床常见疾病。针灸作为治疗腰痛的首选疗法[1],治疗时多取足太阳膀胱经穴和阿是穴,较少取足阳明胃经穴。治腰痛取足阳明最早见于《素问·刺腰痛》所载:“腰痛上寒不可顾,刺足阳明”,宋代《针灸资生经·第六》记载:“三里⋯⋯主腰痛不可顾”,《针灸神书·琼瑶真人十段锦周流气上气下秘诀二十一》曰:“冷痹肾俞三里提”,明代《通玄指要赋》引《针灸神书》载:“冷痹肾败,取足阳明之土”,均强调足三里治疗腰痛的重要性。关于足三里穴配伍应用古代文献研究[2]发现,足三里治疗腰脊痛条文
从针刺对生殖内分泌系统的影响、对神经系统的调节、对免疫功能的改善、对自由基代谢的干预、对不良情绪的调节5个方面,分析总结针刺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可能作用机制.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