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金融政策选择的博弈论分析

来源 :开放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ya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博弈论的角度出发,选择制定金融政策的政府部门和接受调控的投资者作为博弈双方来讨论经济增长中两者的博弈。在完美信息条件下,政府和投资者最终达成的均衡是政府无法使用向市场“投钱”的办法来加快经济增长,经济只能按照一个不快但稳定的速度增长;投资者在此市场上无法获得超额利润。而当不完美信息条件占主导地位时,本文通过对政府金融政策和投资者应对措施进行分析后计算出两者的反应函数,并求出双方的均衡点,得出了影响均衡点的两大因素:物价水平目标Ω和下一期货币供应量的预期水平Mt+1。最后,本文运用全文分析的结论,尝试为当前政府采用何种金融政策提供建议。
  [关键词]经济过热 博弈 反应函数 均衡点 金融政策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623(2007)05-0043-04
  [作者简介]赵晓(1967—),江西奉新人,北京科技大学经管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宏观经济;李泽正,北京科技大学本科生,研究方向:金融。
  
  进入2006年以来,国内宏观经济发生两大突出的变化,其一是越来越与国际经济联系在一起,而联系的渠道和以往不同,不仅在于贸易渠道和传统的外商直接投资(FDI)渠道,还在于人民币升值所引发的金融套利;其二是由于A股市值的迅速膨胀,宏观经济与资本市场的关系日益密切,股市作为经济晴雨表的作用开始显现。然而,对于上述的变化,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决策者都还不能完全适应,能将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宏观经济与资本市场通盘考虑的人较少,比如政府有关部门的决策在诸如“5·30”股市暴跌的事件上显示出非常不成熟的一面。因此,有必要重新思考经济的演变与政策的演变,对政府的金融政策进行反思。
  本文从博弈论的角度出发,选择制定金融政策的政府部门和接受调控的投资者作为博弈双方来讨论经济增长中两者的博弈。一个重要的结论是,在完美信息条件下,政府和投资者最终达成的均衡是政府无法使用向市场“投钱”的办法来加快经济增长,经济只能按照一个不快但稳定的速度增长,投资者在此市场上无法获得超额利润;而当不完美信息条件占主导地位时,物价水平目标Ω和下一期货币供应量的预期水平Mt+1成为影响政府和投资者均衡点的两大因素,而均衡资产价格与Ω密切相关。本文由此得出一个重要的政策结论,即政府为了防止资产价格上涨过度,其最有效的政策可能不是类似于“股市打压”、“房地产打压”之类的行政政策,而是要将Ω设法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重点调节投资者对货币供应量有稳定、良好的预期,如此既有助于投资者的投资选择,也有助于实现政府金融政策的调节效果,当政府和投资者博弈时尽量趋近均衡点,就可以使双方的损失降到最低,成为博弈双方的最佳选择。
  
  一、对效果不佳的金融政策需要重新审视
  
  近些年,在全球经济复苏的带动下,中国国内的投资机会越来越多,尤其是中国的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另一方面,政府采取有管制的浮动汇率制度,压制人民币汇率升值的速度,由此产生了巨大的套利机会,引发大量的热钱流入中国,造成金融市场流动性过剩。
  为了降低流动性过剩的金融风险,央行三番五次提高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试图收缩银根,缓解投资过热,然而,这些货币政策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相关市场依然火爆,上涨连连。央行这两年11次调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上证指数在这11次调整中,有10次以上涨回应,效果可见一斑。政府还采用了利率、印花税和利息税的手段,这些政策的出台要么就像调节存款准备金率一样效果不明显,要么调节过度,造成股市短期内急剧下跌。
  然而,在经济过热的环境下,无论是政府还是投资者,都无法充分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就拿房地产市场来说,人们的工资涨了,反而买不到房子了,原因何在?过热的经济带来的不仅仅是高工资,还有更高的房价!因此,怎样给当前经济降温,使得政府和投资者能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全部成果,是当前政府制定金融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
  如果从货币供给的角度出发,应用博弈理论分析,那么政府和投资者在非合作博弈中为了最小化自己的损失,都会进行一定的政策和投资行为的选择,并最终达到一个相对的均衡。分析这个均衡点,有助于政府在调控经济中金融货币政策的选择和把握。
  
  二、完美信息条件下
  政府金融政策的博弈论分析
  
  由经济学原理可知,政府在制定经济金融政策时,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是主要手段之一。政府对货币供应量的选择有两种,低供应量和高供应量。当宏观经济中的其他因素一定时,如果政府选择低货币供应量,物价(包括资产价格)会下降;如果选择高货币供应量,物价会上涨。对于投资者来说,当资产价格上升时,他们可获得额外利润;而若资产价格下跌,则将遭受损失。因此投资者将以自己的预期价格选择投资,若其预期价格高扬,将选择高价投资策略,反之选择低价投资策略。
  由此我们可得以下投资者和政府的效用矩阵:
  当政府采取高货币供应量政策时,投资者有两个选择:如果选择高价投资策略,则能在价格水平上涨中获利,得到1个单位的效用,而由于高货币供应和投资者高价预期,导致物价大涨,通货膨胀,社会福利下降,因此政府的效用为-1个单位;若投资者选择低价投资策略,将有助于物价的平稳,政府将实现高货币供应量下的高增长、低膨胀目标,因此政府效用为2个单位,而投资者在这个过程中不但没能取得收益,还会使自己的财富因时间流逝而贬值,因此效用为-1个单位。当政府采取低供应的货币策略时,投资者也有两个选择:如果选择高价投资策略,将因价格水平没有预期上涨而遭受到投资损失,效用为-2,在此过程中政府也没有取得额外效用;若选择低价投资策略,则财富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按照无风险利率增长,效用为0个单位,但政府却取得了慢而稳定的增长,因此效用为1个单位。
  在分析了政府与投资者的博弈后,我们将其画成“博弈树”,并用反向归纳策略求出其均衡。
  如上图所示,在博弈树中,一共有四个最终结果,分别是(-1,1),(2,-1),(0,-2),(1,0)。政府和投资者各有两个选择。由于是完美信息博弈,因此投资者在进行决策时,已经知道政府是采取高货币供应量还是低货币供应量,而政府也知道投资者已经了解他们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政府选择高供应量,那么,投资者在其剩下的两个选择中要么选择高价投资策略,获取1个单位的效用,要么选择低价投资策略,获取-1个单位的效用。根据投资者效用最大化原理,他们显然会选择高价投资策略。此时博弈以(-1,1)的结果告终,政府获得了-1个单位的效用。同理如果政府选择低供应量策略,投资者在经过比较后必然选择低价投资策略,此时博弈以(1,0)的结果告终,政府获取1个单位的效用。由此可见,政府要么获取-1个单位的效用,要么获取1个单位的效用,理性的政府当然会选择低供应量的决策,来获取1个单位的效用。因此,这个博弈的均衡结果必定是(1,0)。
  换个说法就是,在完美的市场均衡条件下,政府不会采取提高货币供应量的策略来刺激经济增长,因为那样政府不会得到效用最大化。相反,政府仅仅会发行适当的货币来满足经济运行的需要,保持经济稳定而又持续的增长。在这种条件下,投资者也无法获得超额利润,而只能获得市场平均利润。这个结果是符合现实的。
  
  三、非完美信息条件下
  政府金融政策的博弈论分析
  
  我们都知道,完美的状态是很难存在的,现实当中往往是不完美的,信息也不会完整、可靠地传递给投资者。此外,政府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也很难具体量化。
  本文尝试设立模型以分析非完美信息条件下政府与投资者的博弈。该模型以政府宏观调控中控制货币供应量的选择为出发点,从最小化政府和投资者损失的角度考虑两者在信息不完美的非合作博弈中达到的均衡。
  对于政府来说,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就业增加和国际收支平衡是其最主要的调控目标。由于本文研究的是短期内的政府和投资者的博弈,而经济的增长主要跟长期的资本存量、劳动力以及技术进步有关,对一两个时期内的货币供应量的反应不大,就业水平和经济增长相关性很大,也不是短期内能够决定的,故本文模型中的政府损失函数仅分析物价和对外竞争力两个因素,政府的损失函数定义如下:
  
  由均衡点的方程可以看出,在一定时期内,当经济结构稳定时,即模型中各个权重数值一定时,影响政府和投资者的均衡点中的均衡货币供应量 的因素主要有两项,一个是政府制定的目标价格水平Ω;另一个是下一期的货币供应量的预期Mt+1。当政府制定的目标价格水平较高时,博弈双方达到均衡时的货币供应量就大;而当预期的下一阶段货币供应量较高时,本期的均衡货币供应量也就越小。影响均衡资产价格 的因素主要是政府的计划价格水平,因为此时已经到达均衡水平,所以无论是Mt还是Mt+1都无法对 产生影响。
  
  四、博弈论下的政府金融政策建议
  
  在流动性过剩的情况下,回笼资金以促使国民经济更加健康的发展已成共识。然而,在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的预期下,境外资金不断流入国内,为降低资金流动性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从上面的分析来看,如果市场上的资金过多时,Mt远大于均衡值 ,从而使得政府和投资者的损失远大于理论上的最小值。
  降低流动性是一个漫长而又艰辛的过程,为此有时候政府甚至不惜采取诸如“5·30”这样的明显打压的政策,使得市场大起大落,甚至引发社会矛盾。而我们前面的分析认为,在降低流动性的过程中,由于实际的货币供应量Mt会远大于博弈均衡点上的均衡货币供应量
  ,因此无论是政府还是投资者,遭受的损失都会大于理论上的最小损失。基于此,我们认为,最优的政策应该是在政府金融政策调节的过程中,从博弈论角度出发,尽量考虑在努力控制货币供应量、降低流动性的同时,通过对Ω与Mt+1的控制,增加政府与投资者博弈中的均衡货币供应量,缩小它们与实际值的差距,这样,便能尽量降低政府和投资者的损失,减少调控过程中的“痛苦”。而在均衡点方程中,我们也已经看到,均衡资产价格与Ω密切相关,因此,为了防止资产价格上涨过度,政府要尽量将Ω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重点调节投资者对货币供应量的预期Mt+1,稳定的、良好的政策预期,既有助于投资者的投资选择,也有助于实现政府金融政策的调节效果,当政府和投资者博弈时尽量趋近均衡点,就可以使双方的损失降到最低,这才是博弈双方的最佳选择。
  
  [参考文献]
  [1]郑振龙.金融前沿理论[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2]平新乔.微观经济学十八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收稿日期: 2007-09-25 责任编辑: 垠 喜)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从关注经济收入到非财富因素对人们感知幸福的影响,幸福理论的发展脉络告诉我们,经济发展需要文化自觉的方向指导,这也决定了“建设幸福”具有独特的文化路径要求。广东省率
金秋十月,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举国期盼、举世瞩目。认真宣传、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是贯穿党和国家全局工作的主线。2017年10月31日,江西省扶贫和移民办在南昌召开全省设区市
目的:探讨南通地区中医院护理教育培训现状与对策。方法:选取南通市7家中医院的635名护理人员,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中医护理教育培训现状调查。结果:被调查人员愿意参加
目的:探讨早期吮吸及乳房按摩对初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及乳房胀痛的影响。方法:将196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
民间有句俗话,叫做“懒妈养勤快儿,勤快妈养懒儿”。初听这话时,我只是个不到10岁的孩子,自然不能明白其中的含义。稍微懂事后,母亲为我解释了俗话的意思:如果母亲懒惰,孩子会被迫为
中低位直肠癌占全部直肠癌的大部分,对于此类疾病的手术治疗主要有miles、dixon术式。近年来,由于吻合器技术及直肠癌病理学发展,保肛的直肠癌手术即Dixon术实施的越来越多。
"三眼一板"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7册第4单元《白鹅》中出现的一个词语,原出自《词学集成》卷三:"以指尖节候拍,即今之三眼一板也。"比喻言语、行动有条理或合规矩,有时也比喻做事死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