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雄兵 门兴格拉德巴赫(1974~1977)

来源 :足球俱乐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668969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如今的德国足坛,拜仁慕尼黑、不莱梅和斯图加特等强队主宰了话语权,门兴格拉德巴赫甚至不能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德甲席位。然而历史永远是值得尊敬的,上世纪70年代,门兴格拉德巴赫与拜仁慕尼黑在德国足坛上演了惊心动魄的龙虎斗,前者以五次德甲冠军和两次欧洲联盟杯冠军的成绩,成为了当之无愧的顶级强队。尤其是从1974年至1977年,门兴格拉德巴赫赢得了联赛三连冠,以及一次欧洲联盟杯冠军和一次欧洲冠军杯亚军。这是俱乐部最辉煌的时代,值得人们永远铭记。
  


  【流金岁月】
  门兴格拉德巴赫位于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的杜塞尔多夫行政区,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城。1900年,门兴格拉德巴赫俱乐部宣告成立;1960年,门兴格拉德巴赫队初露峥嵘,首次夺得了德国杯冠军;十年后,门兴队首次染指德甲王冠,次年又蝉联了这一荣誉。主教练魏斯魏勒以他出众的才华和卓越的工作,使门兴队成为西德足坛重要的新生力量。
  不过,乌多·拉特克(Ud o L a t t e k)率领拜仁慕尼黑结束了门兴队的冠军之路,并且完成了三连冠。门兴队由于中场核心金特·内策尔(Gunter Netzer)转会皇马而实力受损,但魏斯魏勒很快挖掘出年轻的施蒂利克,锋线上补充了丹麦双星西蒙森和延森,终于卷土重来。1974/1975赛季,拥有福格茨、邦霍夫、海因克斯等旧将加上新人助阵的门兴队趁拜仁鏖战欧洲赛场之机,一举夺回了联赛桂冠。同时,门兴也是两线并进,在欧洲联盟杯赛场上一路过关后,半决赛遭遇同胞科隆队,魏斯魏勒挥师以3∶1和1∶0两胜旧主。决赛中,门兴队锋线双星交相辉映,西蒙森首尾两击,海因克斯连下三城,以5∶1狂胜荷兰特温特队,为西德首次捧回了联盟杯王冠。
  此后,魏斯魏勒功成身退,由拉特克接掌教鞭。作为已经在拜仁慕尼黑取得过成功的名帅,拉特克率领门兴队完成了联赛三连冠伟业。1975/1976赛季,门兴队堪称平局大师,以13平16胜只负5场的战绩,超过汉堡队4分夺冠。1976/1977赛季异常惊险,群雄并起之下,门兴队最终只领先沙尔克04和不伦瑞克一分而问鼎。在欧洲冠军杯赛场上,他们连克都灵、布鲁日和基辅迪纳莫,首次进入决赛。由于此前拜仁被基辅淘汰出局,门兴自然希望把奖杯留在西德,但是最终却以1∶3负于利物浦队,屈居亚军。
  至此,门兴格拉德巴赫开创了其历史上最为辉煌的灿烂时代。1979年,拉特克率领球队再夺联盟杯桂冠,为该队如梦似幻的1970年代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尽管此后的门兴队再没有达到过这样的高度,但那次白驹过隙般的梦幻体验,依然是门兴球迷记忆中的最美。
  
  【功勋教练】
  亨内斯·魏斯魏勒(Hennes Weisweiler)没有魏斯魏勒,门兴队的崛起或许将遥遥无期,许多时候,名帅的魔力就在于此。1919年12月5日,魏斯魏勒出生于科隆,其球员时代就是在科隆队度过的,教练生涯同样始于科隆队。1964年,魏斯魏勒执掌门兴队教鞭,一手把这支名不见经传的球队带上了联赛冠军的宝座。三次联赛冠军、两次德国杯冠军和一次欧洲联盟杯冠军,这就是魏斯魏勒在11年里带给门兴队的荣誉。
  1975/1976赛季,魏斯魏勒前往西甲执教巴塞罗那队。赛季结束后他重返科隆队,上世纪80年代中期又先后执教过纽约宇宙和苏黎世草蜢队。教练生涯中,除了在巴塞罗那,魏斯魏勒执教其他四支球队都获得过联赛冠军。1983年,他率领草蜢队夺取了瑞士联赛和杯赛的双冠王,同年7月5日于苏黎世不幸去世。
  拉特克[本刊上期“史记”栏目中有介绍]与魏斯魏勒联手导演了上世纪70年代的德甲双雄会,又“共同”缔造了门兴队的黄金时代。1974/1975赛季魏斯魏勒率门兴队东山再起,拜仁则在联赛中低迷,导致拉特克的下课;但是魏斯魏勒告别门兴却给拉特克提供了继任的机会。两人还都曾执教过巴塞罗那队,真的颇有渊源。
  


  【王朝重量】
  1975年~1977年,门兴格拉德巴赫三夺德甲冠军,成为了第二支完成德甲三连冠伟业的球队。尽管白衣战士们在欧洲冠军杯决赛中失利,但是两座欧洲联盟杯也足以体现出这支小城球队的伟大。福格茨、内策尔、施蒂利克、邦霍夫、海因克斯、西蒙森……当时的门兴队培养出了一大批人们耳熟能详的球星;后来的两位巨星马特乌斯和埃芬博格,职业生涯也都是从门兴队起步的。1974年,西德队问鼎世界杯,门兴队贡献了五名球员:福格茨、邦霍夫、海因克斯、维默尔和克勒夫,不过只有福格茨是绝对主力。
  
  【黄金战将】
  尤普·海因克斯(Jupp Heynckes)1 9 4 5 年5 月9 日, 海因克斯出生于门兴格拉德巴赫,是德甲历史上的伟大射手之一。海因克斯为门兴队效力1 1 个赛季(1964~1967、1970~1978,期间三个赛季在汉诺威9 6队),参加了2 8 3场甲级联赛,射入1 9 5球,两次荣膺最佳射手,至今保持着门兴队的进球纪录。在1975年欧洲联盟杯决赛上,门兴队打入特温特队五球,其中有三个来自于海因克斯,那也是联盟杯决赛史上的第一个帽子戏法。1979年,退役不久的海因克斯拿起了门兴队的教鞭,此后他还执教过拜仁慕尼黑、毕尔巴鄂、皇马、本菲卡和沙尔克04等强队。海因克斯率领拜仁两获联赛冠军(1989、1990),1997年他接替卡佩罗出任皇马主帅,率队夺取了1998年欧洲冠军杯。
  贝尔蒂·福格茨(Berti Vogts)1946年12月30日,福格茨出生于杜塞尔多夫附近的比特根。福格茨堪称门兴格拉德巴赫队的活化石,他见证了该队历史上最辉煌的年代。作为足球史上著名的右后卫,福格茨沉着稳健,极具大将风范。他整个职业生涯都在门兴队度过,其中有十个赛季联赛“全勤”,他共参加了419场联赛,打入32球。福格茨帮助球队获得了五次联赛冠军和两次欧洲联盟杯冠军,并闯进过冠军杯决赛。在西德队,他参赛96场,是1972年欧洲杯和1974年世界杯冠军队的主力。退役后,福格茨在上世纪90年代曾长期担任德国队主教练,并夺取了1996年欧洲杯冠军,后来还执教过勒沃库森、科威特和苏格兰等球队。目前,他即将率领尼日利亚队角逐本届非洲杯。
  赫伯特·维默尔(Herbert Wimmer)1944年11月9日,维默尔出生于德国。作为德国足坛著名的中场永动机,他职业生涯的当打之年都是在门兴格拉德巴赫队度过的。维默尔代表门兴队参加了366场联赛,进球52个。在西德队,他随队夺得了1972年欧洲杯和1974年世界杯桂冠,并在1972年欧洲杯与苏联队进行的决赛中,攻入了一个进球。
  赖纳·邦霍夫(Rainer Bonhof)1952年3月29日,邦霍夫出生于西德的埃默里希。邦霍夫是一名多才多艺的中场球星,也是1974年世界杯冠军队的成员之一。邦霍夫不仅长于中场组织,后插上射门也是其拿手好戏。在效力门兴队的八个赛季中,他参加了231场甲级联赛,打进4 2球。1 9 7 8年,邦霍夫转会西班牙巴伦西亚队,与肯佩斯携手为球队夺取了欧洲优胜者杯冠军(1980年)。此后他归国加盟科隆队,1983年在柏林赫塔退役。2006年9月1日,邦霍夫与切尔西俱乐部签约,成为其在德国和奥地利的球探。乌利·施蒂利克(Uli Stielike)1954年11月15日出生于西德K e t s c h,1972年从门兴队出道,在门兴队进入黄金时代后,也放射出了自己的光芒。施蒂利克生就一副钢筋铁骨,在中场的组织和拦截能力都非常突出。他在门兴队效力四个赛季便功成名就,三个联赛冠军和进入冠军杯决赛使他名扬欧陆,皇马在1977年付出高昂转会费将其带到伯纳乌,他马上又帮助新主完成了联赛三连冠。作为球队的中场发动机,施蒂利克在国家队的表现同样出色,1980年欧洲杯冠军和1982年世界杯亚军,都有他立下的汗马功劳。
  阿兰·西蒙森(Allan Simonsen)1952年12月15日,西蒙斯出生于丹麦的瓦埃勒。绰号“丹麦炸药”的西蒙森是一名冲击力极强的前锋,出道于瓦埃勒队的他在1972年被门兴队相中,与同胞延森一起加盟门兴队。经过两个赛季的德甲磨炼后,西蒙森就成为了海因克斯的好搭档。西蒙森的爆发与门兴队的黄金时代同步,他帮助球队完成了联赛三连冠,夺取了两座欧洲联盟杯(两届决赛上都有入球),并在1977年的欧洲冠军杯决赛中,一度为球队扳平了比分。1977年,他荣膺欧洲金球奖,迄今为止仍是丹麦唯一的欧洲足球先生。西蒙森为门兴队效力七个赛季,此后转投巴塞罗那队,1989年在母队瓦埃勒退役。从1994年至2004年,西蒙森分别担任过法罗群岛和卢森堡队的主教练。
其他文献
亨利离开,宣告了“兵工厂”一个时代的终结,黄金般的记忆,此后将留存于人们的心底和厚重的史册。而整部足球史中,金戈映日月,铁马踏山河,喧嚣的硝烟里,捧出了一个个绿茵豪门的帝国时代。那是艺术之花的激情盛放,那是冠军之夜的欢乐人海,经典生于创造,历史指引未来——熟悉或陌生的岁月,铭记或忘却的身影,都将重新回归属于他们的时光,是艺术,是激情,是创造,是奖杯,提取智慧,触摸灵魂……重温岁月的断片、帝国的兴衰
期刊
提及三后卫的概念,想必大多数球迷都不会陌生。三后卫的防守阵型并不神秘,就连《足球经理》等电脑游戏,都把三后卫作为最基本的选择模式之一。然而,思维的惯性容易让人丧失对急遽变化的世界足坛的敏感,事实上,在全球范围内,如今已鲜有强队使用三后卫配置。就像德国足球名宿贝肯鲍尔所说的那样,三后卫“已经走向穷途末路”。要知道,德国足球的三后卫传统,恰恰源于以贝肯鲍尔为核心的“自由人”战术。当“足球皇帝”亲口否定
期刊
“电子信虫”经验谈     我一直坚持做一个“电子信虫”,并且已经坚持了整整四年。从高一暑假第一次尝试做“电子信虫”到现在,通过写电子邮件,我收获了近百封来自各个球队的回信和许多精致的纪念品。现在,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下我作为“电子信虫”的一些经验。  记得一些老信虫说过,“地毯式轰炸”不可取,长期对一个球队进行“地毯式轰炸”,会使对方反感。而我说的“地毯式轰炸”是横向的,视情况而定的。作为一名学生,
期刊
数字    15   在欧青赛半决赛东道主荷兰对英格兰的比赛中,两队在120分钟内打成1∶1,不得不进入残酷的点球大战。在前5轮主罚中,双方战成4∶4!双方只得进行更为残酷的一对一的罚球大战,随后三轮双方均打中,比分战成7∶7!关键时刻,来自西汉姆联的中场科克尔率先犯错,他主罚的点球被荷兰门将扑出;而荷兰人克勒斯维克的点球却阴差阳错地“打飞机”。点球大战还得继续!直到12∶12后,英格兰队的德比希
期刊
新赛季开打之前,欧洲各大豪门往往在转会市场上疯狂挥舞支票簿,而大多数天价转会却出现在那些功成名就的球星身上。然而今年的情况却与以往有所不同,那些此前毫无高水平赛事经历的新秀,却突然成为了转会市场上的宠儿。曼联已经分别斥资1700万英镑和1400万英镑签下了两名新人:19岁的安德森和20岁的纳尼;利物浦也不甘示弱,红军以2650万英镑的天价将马竞金童托雷斯召至麾下。与此同时,切尔西也有可能用1700
期刊
如果让一个巴塞罗那球迷用一句话形容他心爱的俱乐部,他可能会说巴萨不止是一家俱乐部,作为加泰罗尼亚精神的载体,巴萨的红蓝剑条衫是巴塞罗那这座城市的象征。不管男人还是女人,都会坐在咖啡馆里读着《世界体育报》,谈论着巴萨的上一场和下一场比赛。对于他们而言,诺坎普就是他们的精神家园。  嗑着瓜子,啃着汉堡,骂着裁判,诺坎普的看台上汇聚着世界各地来这里“朝拜”的人们,希望能体验巴萨精神。俱乐部当然不会放过商
期刊
筒子们,偶来鸟。偶是来干什么捏?什么也米干。就是闲来无事冲出来吼两声。现在不是流行评选“我心中的最佳阵容”什么的吗?今天我就来给咱论坛也评个最佳阵容!这可不是简单地给11个人排个位置。这里有老论坛曾经的历史,也有新论坛今天的成就。有人曾经辉煌荣耀但现在已经淡出论坛、有人一直守侯着论坛从开始到现在、有人刚刚涉足论坛正在期待着我们的未来。我们见证了米兰、曼联、巴萨、皇马等家族的建设和成长、也见证了这几
期刊
2008年初,非洲杯从未如此牵动欧洲足球人的心绪.遍布欧洲球会的非洲兵团将集体告假,关于非洲杯的论战上升到了新的高度.球员们委婉地表达“忠义难两全”,欧洲教练抨击赛程莫名其妙,非洲名宿辩解2月是唯一适合这片快被烤焦了的大陆全民参与的日子。去年8月,波尔多签下塞内加尔后卫迪亚瓦拉,白纸黑字写明“不得参加非洲杯”,而今球员本人一心报国,届时参赛归来很可能遭到球会处罚,更令业内一片哗然。  从1886年
期刊
在德国足球界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傲赴沙尔克永远不缺少激情。上赛季德甲联赛沙尔克04主场与斯图加特的比赛进行到第69分钟,沙尔克04利用角球的机会由塞尔维亚后卫克尔斯塔伊奇打进一球,主场61506名球迷发出了震耳欲聋的吼声。欢呼的球迷们或许没有想到,他们的“惊天一呼”已经创造了一个世界纪录——在进球的一刹那,安放在傲赴沙尔克球场的仪器测量出球迷的呼声为129分贝——有史以来人为制造的最大“噪音”。要知
期刊
西班牙一直都是欧洲劲旅,但关键时刻又总是掉链子,在成年国家队的荣誉榜上数来数去,拿得出手的只有1964年第二届欧洲杯的冠军。不过,欧洲群雄对此显得不以为然,因为这个冠军被认为是“佛朗哥的冠军”,而不是西班牙的。  必须强调的是,佛朗哥不是一名球员,而是一名独裁者,在并不怎么理解足球规则的独裁将军看来,“佛朗哥的冠军”的政治意义高于一切。  凡事都分两面,佛朗哥把西班牙足球当成了一种政治表现,西班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