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的相关性

来源 :考试与评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6034699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化学是一个实用性非常强的学科,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蕴含着很多的化学知识。化学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进行化学实验,通过让学生操作化学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进而推动情景教学的实施。化学教学的目的除了让学生掌握化学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将学习到的化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本文将中学化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启发学生形成善于发现生活现象的本质的能力。
  【关键词】 化学教学  化学实验  生活实际  结合
  一、生活中处处蕴含着化学知识
  化学是一个实用性非常强的学科,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蕴含着很多的化学知识,将我们生活中的例子运用到化学教学中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的知识点。我们要善于发现生活中与化学相关的现象,并且与化学教学紧密地结合,在进行新的化学课堂导读中,先由生活中相关的知识进行引导,并且可以鼓励学生列举出生活中相关的生活现象。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使得整个课堂丰富多彩。能够使学生主动跟随老师的步伐,积极投入到课堂的互动和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效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例如在讲解酸碱知识点时,可以联系到我们实际生活中经常吃到的馒头的制作过程,我们都知道蒸馒头时首先要让面团进行发酵,而在发酵过程中通常会产生乳酸,为了中和掉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乳酸,通常需要加入碳酸钠(Na2CO3)进而保证馒头的香甜可口。学生可以很快速地理解这个知识点,并且掌握酸碱中和这个知识点。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在开展新课过程时要学会运用生活中的化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二、化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推动情景教学的实施
  化学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进行化学实验,通过让学生操作化学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很多教师在化学教学的过程中,往往被传统的教学模式所束缚,只是生硬地讲解书本上的知识。这种教学模式会让学生理解新知识更加困难,甚至产生厌倦化学的心理。另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初中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更加倾向于接受形象而具体的事物,但是化学涉及到的知识却是抽象生动的知识。因此作为化学教师要寻求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将化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教师通过采集整合生活中相关的生活现象,将其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既能丰富课堂的教学又能让学生由具体的事物逐渐联想到抽象的事物。例如在教学“氢氧化钠”的腐蚀性时,很多教师只凭口头叙述来讲解,学生想象不到腐蚀发生的过程,更无法探究其原因,理解起来比较困难。通过生活化的实验设计,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试验的设计、操作和总结,组织学生收集树皮树叶等日常生活中容易腐烂的东西,用氢氧化钠对其进行腐蚀,观察其产生的实验现象,并让学生根据实验现象进行总结。通过将化学实验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推动化学学科的情景教学。
  三、利用课堂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生活中蕴含的化学知识可以推动课堂教学的实施,同样我们在化学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也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生活上的难题。化学作为我们初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和其他学科一样不可避免地需要为应试教育服务,需要根据分数的高低来判断学生对新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学生考的分数高证明该知识点掌握得比较扎实,相反则对知识点掌握得不够牢固。但是仅仅凭靠这种判断模式并不够科学,因为如果仅仅是为了考取较高一点的分数,教师就需要发给学生海量的试卷进行刷题来达到对某知识点的掌握,而不是通过联系实际进行课堂教学实现对知识点的掌握。这样只能导致教师和学生都比较累,不能实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教师应该通过科学的课堂教学设计,将生活问题的解决和化学知识联系在一起进行有效学习。例如某个学生提出疑问说“为什么吃了一半的蘋果放置一会儿苹果的表面会变色?”在学习到氧化反应这一章的知识时,可以通过列举这个生活现象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习完氧化反应之后,学生也能更好地解释生活中的这一现象。通过学习更多的化学知识,能够解决更多的生活难题。
  四、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提高化学学习效率
  化学教学的目的除了让学生掌握化学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将学习到的化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化学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教学有很大的区别,主要在于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进行化学实验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合理、科学及生活化的化学实验教学,能够使得学生充分学习和体验化学现象,并得到相关化学知识的第一手资料。学生在操作实验的过程中提高了动手能力,通过实验现象更好地理解实验的结果。例如在学习了燃烧这一节的知识后,通过分析燃烧产生的气体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使得学生养成保护环境的意识,实现废物利用,减少对物体的燃烧。在学习了如何对水的PH值进行测试这一节内容后,联系现实生活中某些地区出现的酸雨,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对社会造成的危害,鼓励学生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学生通过进行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感受化学的奥妙,提高化学学习的效率。
  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实践活动,比如列举出一些生活中将常出现的生活现象,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知识竞答,运用在课堂上学习到的化学知识解释这些生活现象。学生可以在一种轻松愉快的学生环境下达到对知识点的掌握,并且能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教师通过挖掘生活中的化学教学素材,并将它们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将原本枯燥无味的化学知识融入到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总结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蕴含着很多的化学知识,将我们生活中的例子运用到化学教学中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的知识点。作为中学化学教师要注重课堂与生活实际相结合,鼓励学生用课堂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多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提高化学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 宣超.农村初中化学概念教学有效性方法初探[J].新课程导学,2012(20).
  [2] 俞山红.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江苏教育研究,2012(19).
  [3] 王增宝.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建设精品实验项目[J].实验室科学,2016(05).
其他文献
【摘 要】 “教师的语言如火炬般照亮学生美好的未来;教师的语言如智慧钥匙能巧妙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教师的语言如种子一样深埋在学生幼小的内心。”这句话足以说明,教师课堂表达能力的强弱、语言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优劣成败。我们见过许多特级教师的课堂,他们之所以能感染每一个学生,让其主动积极的参与到教与学中来,我想正是因为他们精彩的课堂教学评价语深深地吸引、感动、激励着每一个孩子,课堂
期刊
课堂教学提问艺术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有效地提问具有增进师生交流、集中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表达能力、提供教学反馈信息等教育功能。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往往波澜起伏、有声有色,令学生入情入境、欲罢不能,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那精彩迭出的提问艺术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因此,我认为有效地提问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提出问题在关键点上  每堂课需
期刊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各种行之有效的新型教学手段应运而生,并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成效。本文就以高中地理学科为例,谈谈如何借助多元教学法构建有效课堂,促使学生学习能力及成绩取得一个更好提升。  【关键词】 高中地理 多元教学法 有效课堂  基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传统式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代化教学需求,这就需要广大一线地理教师积极更新自身教学理念,并结合学生学情及学习水平创设多
期刊
【摘 要】 朗读能力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过程中应具备的能力,良好的朗读能力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也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直接体现。然而,农村小学语文课堂的朗读现状却不容乐观,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在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朗读能力,提高学生朗读水平。  【关键词】 农村小学 语文课堂 朗读能力 培养策略  朗读是将语言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再创造。作为语文教学中常见的学习方法,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
期刊
【摘 要】 小学数学中段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性格、兴趣等为学生构建课堂,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为学生设计的课堂形式,才更适宜学生从课堂中获取数学知识。本文主要从根据学生年龄特征设计教学过程、根据学生性格选用交流方式以及根据学生兴趣规划课堂活动等方面探讨小学数学中段教学中和谐课堂的建立方式。  【关键词】 小学数学 中段教学 和谐课堂  数学课堂的和谐氛围,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和谐课堂
期刊
【摘 要】 随着国家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行,传统“填鸭式”的教学形式已经不能再在教育行业中广泛施行了。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更加合理和科学的教学形式不断涌现而出。数学文化渗透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教学方式,其能够让高中学生充分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背后的内涵和深入知识点,有助于学生更加全面和理性地掌握数学知识,对于高中数学教学课堂质量的提高有着积极作用。本文将针对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文化的渗透形式进行探讨,旨在对高
期刊
【摘 要】 素质教育下,小学美术已从一门不受重视的边缘性学科转变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学科。为提高小学美术教育的水平,必须正视当前存在于小学美术教育中的问题,并采取相应方法解决这些问题。  【关键词】 小学美术教育 教育问题 应对方法  美术教育具有帮助学生释放内心情感和提高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重要作用,因此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小学是学生学习美术的重要阶段,高质量的小学美术教育,可以陶
期刊
【摘 要】 在小学音乐课堂上乐器是课堂上的重点内容,课堂上对于乐器的演奏可以激发学生对于音乐课的兴趣,以及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等等。在小学的音乐课堂上,教师应该注重乐器的演奏。乐器的演奏是小学音乐課堂上必不可少的一个教学工具。  【关键词】 乐器 小学音乐教学 兴趣 创造力  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不仅仅只是教学生唱儿歌,更应该让他们被这种音乐带来的艺术感所熏陶,对音乐能够产生浓厚的兴趣。乐器在小学课
期刊
【摘 要】 羽毛球是初中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于锻炼学生身体素质,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由于体育教师采取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再加上学生对羽毛球技术掌握情况不等,导致班级存在两极分化现象。差异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衍生而出的教学方式,立足于学生个性差异,促使不同水平学生在差异合作学习下均能获得提升和发展。  【关键词】 初中 羽毛球 差异合作学习 策略  每个学生均为独立的个体,其生活背景
期刊
【摘 要】 本文立足于小学低段数学教学实际情况,从“恰当利用多媒体技术”“给予学生鼓励”“与家长形成合力”三个方面入手,针对提高小学低段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进行了初步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 小学数学 低段教学 教学有效性 多媒体技术  小学低段数学是学生们接触数学知识的开始,学好数学将对学生日后的数学学习坚定良好的基础。也正因为如此,不少小学数学低段任课教师致力于探究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与方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