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巴利:我拍摄的不是“模特”,而是“人”

来源 :优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qllm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我来说,一张肖像就是要从对象那里获得某种东西,而这也是我认为我的照片别人无法模仿的原因。那实际上不是关于摄影,而是关于在照片中的感情。”
  ——大卫·巴利
  也许你不知道什么是“摇摆伦敦”,但你不可能没有被伦敦摇摆过,尤其在Vintage风大行其道的近几年,厚刘海、黑白条纹、中跟尖头鞋、彩袜等至IN的时尚元素,都是上世纪60年代“摇摆伦敦”的产物。而推动者正是摄影师大卫·巴利(David Bailey),他与摄影师泰伦斯·多诺万(Terence Donovan)、布莱恩·达菲(Brian Duffy)被看做是“摇摆伦敦”的核心人物。他们与《Vogue》以及时尚偶像合作,碰撞出无数前卫作品,包括披头士(The Beatles)、 崔姬(Twiggy)和奥黛丽·赫本(Audrey Hepburn)。
  “摇摆伦敦”的概念比较笼统,指的是20世纪60年代英国伦敦流行的青年文化现象,除了首当其冲的时尚外,也涉及到音乐、电影、电视等领域。性解放、嬉皮士、迷幻药、享乐至上、自我主义、娱乐至死……探访这些当代潮流的历史,几乎无一例外要回溯到上世纪60年代的英国——而伦敦,正是那个原点。这个城市在音乐、时装和电影领域爆发出了巨大的影响力,“伦敦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期,正在大摇大摆地向我们走来,好一番繁荣景象。”
  小标:《放大》男主角的原型
  上世界60年代的年轻人拥有与父辈完全不相同的价值观,享受到新的自由,所有的人都渴望并可以参加到这个游戏中来。大卫·巴利的照片记录了那个时代的激动——他拍摄的时装摄影因大胆的情色渲染和模特的个性表现,令人难以忘怀,而他的人像摄影则以别具一格的构图和精雕细刻,在强化被摄对象外形的同时,也深入到对象的内心世界。
  这个来自疯狂东区街头的摄影师,甚至说服米开朗琪罗·安东尼奥尼(Michelangelo Antonioni)拍摄了电影《放大》,其中男主角是以大卫·巴利作为原形的角色。
  《放大》在英美两地都受到了极大的欢迎,人们从中看到了离自己很近的典型的60年代生活。经典剧照之一就是摄影师跨坐在模特身上,近距离拍摄模特的面部表情。那是对上世纪60年代的忠实记录,也是对巴利现实生活的写照。他帅气的形象和作为摄影师的才华总是让女人们为他争风吃醋。在给模特拍照片的过程中,常常会有模特嫉妒地哭叫起来,她们担心他不喜欢或是厌倦她们。
  事实是,巴利总是对准模特拍上两张就草草收场,他用一卷甚至几张胶片就完成一组大片。不同的题材与对象,他的拍摄时间从五分钟到两三个小时都说不定。在他眼中,拍摄的不是“模特”而是“人”。他给数以百计的60年代偶像都拍过照片。吃惊的是,那些名流政要们也像那些模特们一样崇拜他。因为他始终坚持着自己的方法,一边聊天一边抓拍着自己的肖像人物。对他而言,聊天是必要的,是得以从对象口中获取故事与个性的途径,“一张肖像就是要从对象那里获得某种东西,而这也是我认为我的照片别人无法模仿的原因。那实际上不是关于摄影,而是关于在照片中的感情。”
  小标:“不负责任”的坏小子
  巴利的私生活像好莱坞明星一样得到媒体和大众的关注,他成了狗仔队研究的对象,成了小报花边的常客。人们说大卫·巴利是个十足的坏小子,他经历六段感情四次婚姻,“一时兴起”、“不负责任”是对他的评价。
  1964年,巴利用他的不拘一格,他的豪放多情,俘虏了波兰斯基电影《冷血惊魂》的女主角凯瑟琳·德纳芙。两人在第二年闪电结婚。除去这段只有三年的恋曲,他与时装缪斯简·诗琳普顿(Jean Shrimpton)的关系同样为人津津乐道。
  他们俩的结合成就了彼此。诗琳普顿拥有美貌以及与生俱来的镜头感。而巴利则具有鲜明的个性及创造力。1960年,巴利和诗琳普顿受《VOGUE》时装编辑Clare Rendlesham的邀请拍摄照片。Clare习惯传统、保守的拍摄方式,比如以曼哈顿的天际线为背景,而巴利则让诗琳普顿在不那么精致的背景前摆出非传统的、具有现实感的姿势。两套照片传到《VOGUE》总部,巴利和诗琳普顿赢了Clare,继而改变了整个时尚界的拍摄风格。而巴利也从不知名的小摄影师一举成为新势力的代表,那时的他才刚刚二十出头。在这个标志性的拍摄中,没有诗琳普顿的美貌和表现力,或缺少巴利大胆出位的创造力,两人都不会一举成功。
  巴利被诗琳普顿深深地吸引,“她是我的终极缪斯,我再也不想看一眼其他模特了。”可惜的是,电光火石般的爱情总是短暂,巴利在与缪斯女神相恋四年后,又看上年仅15岁、有着极大眼睛、超细腰身、发育不良体格的Lesley Hornby,并将后者以mini girl的经典形象永远封存在时装史中。至今人们还会以赞叹的语气称道,崔姬Twiggy(Lesley Hornby的绰号)才是那个时代的写照。
  小标:不被束缚的摄影师
  巴利于1938年出生于伦敦东区贫民区,没有受过完整的教育。1956年,成年后的巴利去到英国皇家空军服义务兵役,买了一个照相机打发时间。一次偶然,他看到了法国摄影家卡蒂-布列松拍摄的一张印度女人远眺喜马拉雅山的照片。这件事真正改变了巴利。
  “在这之前,我最感兴趣的就是冲胶卷。然后我看到了卡蒂的照片并因此意识到,摄影可以提供某种东西。正好在这之前不久,我也同时发现了毕加索,那好像变成了一种信仰。它改变了我的生活。”巴利也从毕加索身上学会了“不守规矩”:“自行车轮为什么一定要是圆的?毕加索有着简洁的视觉独创力,一点都不复杂,从来也不做作。我的摄影也是这样,就是简单。我不会介意有人不喜欢,我只做自己的艺术。”
  巴利的照片与他的人生一样,都有一种桀骜不驯的强硬与孤高作为底色,因此显得个性鲜明、风格强烈。他精力充沛,即便现在已经年逾古稀。他不仅拍摄、画画、做雕塑,还跑去阿富汗为士兵们拍照。
  “要是不走运的话,我会一辈子生活在伦敦东区那个穷地方,有时我仍然难以置信自己的运气。”现在的他每年都要到位于英格兰南部达特穆尔的别居,一座与世隔绝、建于13世纪的石匠房屋中住上一阵子。他说自己一直喜欢恬静的生活,是媒体添油加醋渲染了他享乐主义的形象。与公众对他的误解截然相反的是,巴利的妻子说他33岁以后就滴酒未沾,也不太外出——或许这才是真正的大卫·巴利,不被任何标签束缚,率性随心地活着。
其他文献
1、嚼舌根:  美国罗得岛州布朗大学(Rhode Island's Brown University)的研究者们发现,花20分钟聊他人的八卦或者不幸,能帮助96%的人们缓解压力、紧张、不安的情绪,疗效保持4个小时。抱积极态度聊八卦的女人在3个月内,抑郁症状会减轻72%——因为起劲地聊他人八卦会刺激结合本能(bonding instincts),加速大脑强大的、积极向上的抗抑郁激素的分泌。  3、咬
期刊
导演安东尼奥尼在电影《Blow up》中,带观众领略到“摇摆伦敦”(Swinging London)的全盛时期的风貌。但在20世纪60年代,不仅是伦敦,全世界都在跟着“摇摆”;不只充满激情、青春、躁动,那同时也是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代,“时髦而又放纵”:Hippie的爱与和平,乌托邦的憧憬,摇滚乐的特立独行,波普艺术的大行其道,Bohemie的自由与流浪,甚至是毒品的侵袭泛滥,这所有的一切造就出了一
期刊
题头:女人有多爱男人那满面青皮胡茬散发的颓废和狂野,就有多恨邋遢痴汉乱糟胡子上闪烁的油腻和猥琐。  男人的胡子,于有的女人,是性感,是雄性荷尔蒙,是安全感,是想吻他的冲动,是刺刺麻麻的疼痛,是幻想,是粗糙可爱,是神秘;  于有的女人来说是不干净,是装,是堵长满野草的墙。  女人有多爱男人那满面青皮胡茬散发的颓废和狂野,就有多恨邋遢痴汉乱糟胡子上闪烁的油腻和猥琐。  YES  “年轻男生有浅浅胡茬,
期刊
题头:  朱天衣在她的新书《我的山居动物同伴们》中写到了这样一个场景:“每当劳动到一个地步,汗湿了又干、干了又湿,衣衫上快结晶出盐粒时,我便会整个人跑进溪水里,洗衣、洗身,顺便洗洗心神,有时枕着石头小憩一番,看着透过绿叶的光影斑斓得撒在周身,溪水在耳际呼噜呼噜流过。”  朱天衣,对于大陆读者来说,一直是一个熟悉的名字,神秘的人。  不少人能说出中国台湾文坛朱天文、朱天心、朱天衣这“朱家三姐妹”的名
期刊
英美剧风头如此之盛,让日韩剧都纷纷失了光彩。剧集所涵盖的类型之广,范围之大,堪称一绝,同时又能增强我们对西方世界的了解和认知。但时尚姑娘们看英美剧,可别单单看漂亮的衣服,西方美人的面孔妆容也值得称道。这次我们特意挑选了四部具有代表性的英美剧作品及女主角妆容,学学看。  (小标)《唐顿庄园》的贵族妆  这是发生在英国Grantham伯爵一家的电视剧,故事从1912年4月泰坦尼克号沉没开始讲起,讲述了
期刊
从于丽的脸上,你不大判断得出她的感情。她不太会动容,也不激烈,她没有她这样年纪女人的喜怒形于色,也不会突然声音高八度去表达。她穿素色的衣服,看不出有没有化妆,但是她眼神清亮,声音轻柔委婉,这两样东西在她身上有磁铁一样的魔力,所以,当你一旦和她交谈,你便很容易被她吸引。  她的名片上印着——“嘉艺雅藏 高级翡翠珠宝 董事总经理”的头衔,可光看相貌,你会以为她只是刚毕业的学生,可就是这个生于1984年
期刊
有人从来未相见,有人则抢着说再见。2013年的冬天迟迟未到,50岁的小马哥Marc Jacobs就宣布离开Louis Vuitton,留下暗黑风格浓郁的2014春夏系列作为最后一季作品。上一次见小马哥是在卢浮宫的时装秀,当时他身穿睡衣为2013秋冬系列谢幕,对着环形看台的观众挥手致意时依然风骚蚀骨,压根没有表现出一丝要离开的意思,如今骤然离开,反教一众看官难以接受。虽说没有热烈地爱过小马哥,当他大
期刊
在地中海与黑海之间,著名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将欧亚大陆一分为二,同时也使一座远近闻名的城市由此分别属于欧亚两洲,在古代,人们叫它叫君士坦丁堡,现如今,它的名字是伊斯坦布尔。  不论用哪一个名字,它们赋予这座奇迹之城的气息,总是与恢宏、古老和耐人寻味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这里曾经是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中心,三个古老帝国的文化遗迹在此以奇特的方式相遇。  此夜繁星满天,欧洲岸边的写字间里,一位
期刊
“塞舌尔5晚休闲之旅”、“爱琴海紫色落日神话之旅”,进门处这样的旅游行程资料,对比室内外落落大方的格调,令人略微有些恍神,事实上,如果你酷爱旅游,却又厌烦了千篇一律的流水线行程,你可以到这里来自己设计一条路线,至于繁琐手续和恼人的住宿问题,甚至于在你脑中一闪而过的自驾念头,都有人为你解决,其私人订制的专业度绝对胜过普通旅行社,虽然它只是一家西餐厅。  ViaVia cafe,有个好听的中文名字“微
期刊
在美食界,《米其林美食指南》的大名无人不知,影响力也可以说是无人能敌;不过,要说起Bib Gourmand“必比登”这个名字,大家恐怕就要陌生得多了。其实,Bib Gourmand也是《米其林美食指南》旗下近年来新衍生出的一个项目,由于一开始就使用了米其林车胎人(Bibendum)的卡通形象,所以被称为“米其林车胎人美食”。但是这样说,我们仍然不是知道它和传统的米其林美食指南的区别何在,所以还得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