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有效作文教学探索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er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有感而无言,有言而难书”是小学生作文教学中面临的一大绊脚石。“作文难,如蜀道难;难作文,如上青天!”同样也成为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工作中一块难啃的硬骨头。教书而育人,作为学生作文的引导者,怎样让学生好下手,易动笔,乐于表达呢?我尝试着提出了“积累—模仿—创新”三部曲,较为短时、扎实、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在此与各位同行,老师们探讨并希望得到指正。
  一、积累一部曲
  学生拿到作文题目,往往是一脸茫然,无从下手。肚里的词像是挤牙膏,挤一点,是一点,东拼西凑,呕心沥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根本原因是平时积累不够,肚里没货。要想让学生写作时文思泉涌,落笔成章,一泻千里,平时必须要有足够的积累。
  1.学校的积累——课文背诵
  入选语文课本的文章无不是经典之作,或文采斐然,或充满哲理,对学生的语言、思想及灵魂塑造方面都具有指导作用。学生要大量地熟读甚至背诵课文,在此过程中反复咀嚼文本,才能获得真正的营养,使之真正成为自己的积累,为自己的作文奠定基础。例如: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烟台的海》,作者按照冬、春、夏、秋的时间顺序为主线生动详细地描写了烟台的海是那样美丽,那样摄人心魄。《三亚落日》的色彩美、形态美、意境美,在作者笔下如一幅美丽的写生泼墨,跃然纸上。《记金华的双龙洞》作者以摄影师的镜头勾勒出了金华双龙洞的外洞、孔隙、内洞的特点……学生在熟读、背诵这些文章时,随着作者的文字沉浸其中,如沐春风,进行了一场视觉、听觉甚至味觉的旅行,受到了灵魂的洗礼。长此以往,我们的学生通过这样的积累,就会达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效果。
  2.学校外的积累——优秀范文
  课本上的文章只是一种被迫的积累,背诵优秀范文就可以长效积累,这种积累的优点是时间短、针对性强、效果明显。例如,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作文是“童年趣事”。一开始,我就让学生从课外读物或网上挑选有关童年趣事的文章,比赛看谁选的作文好,并作出评论公布表扬。学生为了选出心目中最好的范文,为了获得老师及同学的夸奖,他们会读较多的有关童年趣事的文章(这个查找、阅读的过程也是个学习写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真正地去用心读书,用心体会,用心比较)。教师引导学生把学生收集的优秀作文加以评选、整理成为单元范文。在第一单元习作前有计划地分篇,让学生背下来,而且要绘声绘色地体验出来,到写单元作文时,学生对“童年趣事”这类文章已经做到了肚里有货,教师在具体指导学生写作“童年趣事”时也降低了难度,同时给学生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总之,范文积累努力让学生达到了“没吃过猪肉,却见过猪走”的效果。
  3.广泛阅读——素材积累
  新课标规定小学高年级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00万字。
  吕叔湘先生说过:“问语文学得好的人,都说是课外看书多。”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學生读的书越多,他的思考就越清晰,他的智慧力量就越活跃。”事实证明,读是写的基础,没有大量的阅读做基础,写作终将成为空中楼阁。所以,我要求学生要广泛阅读,甚至开列书单,凡是手边的书无论天文地理、小说散文、历史哲学……只要兴之所至都可以广泛涉猎。这种阅读没有压力,随手翻翻可以,一目十行也行,于潜移默化中开阔视野,激发了学生的阅读热情,在润物细无声中陶冶情操,提升了写作能力。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语言积累是一个漫长而又艰巨的过程,我们语文教师只有不断地引导学生丰富积累的内容,开辟积累的途径,提高阅读兴趣,了解世界的真善美,假恶丑,胸有千言,学生写作时才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二、模仿二部曲
  万物皆有一定之规,文章也是如此。打仗有兵书,下棋有棋谱,作文教学也要有作文谱,“作文谱”从何而来?小学生模仿能力强,好奇心也强,所以这个“作文谱”应该主要从“模仿”而来。谈到学生模仿习作时,有的人可能不理解:都什么年代了还让学生用这种落后的手段,现在不是提倡创新吗?试想一下,如果没有斯帕拉捷揭开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又怎会有雷达的问世?如果离开了习作的模仿而空谈学生的创新作文,恐怕只是“海市蜃楼,一厢情愿而已”,“照猫画虎”“依葫芦画瓢”使学生降低了写作的难度,消除了学生畏难心理,并乐在其中,给学生习作创新搭建了一个跳跃的平台。朱熹说:“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之既久,自然纯熟。”所以我认为学生模仿习作是学生习作由生到熟、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必不可少的过程。
  1.全仿
  即是从整体上模仿范文的方式。如写《我爱故乡的××》,可要求全面模仿小学语文课文《我爱故乡的杨梅》的结构:按照杨梅的生长过程,由整体到部分,由表及里进行叙述,通过“眼看、手摸、嘴尝”进行观察,采用拟人手法及细腻的描写手法,使读者对杨梅产生如见其形、如观其色、如品其味的感觉。如布置作文《我爱家乡的核桃》。
  2.点仿
  即是从局部上模仿范文的方式。局部模仿,内容较多,范文较广,它是训练学生作文基本功的有效方法之一。主要包括:句式表达、段落构成、开头结尾、过渡照应、抒情联想、描写议论等。如,要训练人物细节描写,可依照《理想的风筝》一课中的“逢到要写板书的时候,他用圆木棍撑地,右腿离地,身体急速的一转,便转向黑板。写完了粗壮的粉笔字,又以拐杖为圆心,再转向讲台……”一段进行训练,布置作文《××老师的一节课》。
  3.杂仿
  即是从几篇范文选取各自最突出的特点将其整合成一篇完整的文章,糅合和在一起,有机结合。例如,《校园的月季花》,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以《夹竹桃》《广玉兰》为例进行组合。比如,开头和结尾可以用这两篇文章的诗一样的语言,引导学生移植到我们校园的月季花上,它的成长过程以及美丽开放:月季花对我们校园生活的影响;月季花对学生心灵的启迪;月季花引发对人生的思考。
其他文献
汉语网络热词的出现给译者带来了很大挑战,如何最大限度地实现意义的传递直接影响到中文网络热词在译入语文化中的生命力.本文以奈达符号学翻译观为依据,对网络热词的可译与
班主任要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建立一套自己的班级管理模式,形成班级强大的凝聚力,让每位学生都能在班集体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即所谓:给孩子一片阳光地带,使
期刊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是语文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因此,在当前的新课程背景下,应该对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引起足够重视.但是,传统的语文阅
我比弟弟棒陈弘毅考试的时候我在想如果弟弟来考一定考不出来我比弟弟棒堆雪人我要上学去妈妈要上班去妈妈说我们堆个雪人来看门吧张翔五角星胡高翔我考了一百分老师奖给我一
期刊
【摘 要】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多媒体辅助教学已被广泛引入教育教学过程,笔者认为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应利用课堂教学主渠道,巧妙激趣,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合理的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实现课堂的有效教学,提高中职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 有效性;多媒体;中职语文;教学  前言: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企业对中职院校的毕业生有
学生由于知识水平、思维能力、观察能力的限制,一般很难自主完成教学任务,这就要求教师依据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特点及认知规律适时引导,提出问题,完成科学探究.下面结合具体
英语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学科,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实施趣味性教学,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找到英语学习的快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English a
大部分教育者还没能弄清什么是真正的素质教育,有很多教育者都把素质教育简单理解为是与应试教育相对的教育;国家的富强离不开素质教育,社会的进步离不开素质教育.
一、引言rn关于翻译技巧,至今还没有统一的标准.郭著章(2003)将常用翻译技巧概括为八大类.冯庆华(2008)则从语义翻译、词法翻译和句法翻译三个方面论述翻译技巧.对翻译技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