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尧之行政文化与墨子“尚贤”思想的关系

来源 :时代报告(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ertrunt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行政文化是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尚贤”思想不仅是尧之行政文化的重要体现,也是墨家思想的重要内涵,墨子思想是尧之行政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尧之行政文化中的“重贤”思想与墨子的政治期待相吻合.本文通过对“重贤”、“众贤”、“进贤”、“使能”等四个方面的简要分析,力求揭示二者之间的继承和发展关系.
其他文献
孔子是中華民族的求道者和先知先覚者,其所體悟並履行的仁道具有三個特黠,分别是真理至簡,學習並重和推己及人.孔子肉身雖没,其精神卻通過典籍和曆代賢人流傅千古.“天不燮,
老子主张的政治哲学和行事方式的核心是“无为”.在老子看来,“无为”是圣人“治天下”、“取天下”的基本原则.通过介绍老子所处时代背景,了解“无为”思想提出的必然性.介
美是一种生命活力,美是一个流动的范畴,始终是宗白华建构美学体系的思想根基,也是他历次美学论争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活力”说认为美来源于自然的活力运动,因此,对生命活力的
政治与道德自古以来就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无论在过去还是在现在,政治制度的制定和政治行为都是以道德为基础的.但是,目前随着经济竞争的自由化,少数人不再用“为致以德”
孟德斯鸠的政体理论包括政体的定义、性质、原则、腐化等一系列问题,并将政体划分为三种类型,即共和政体(民主政体、贵族政体)、君主政体和专制政体.在我国当前深化改革的转
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和”看协商民主为何能在中国存在,通过中西方协商民主产生背景的不同,政治内在规定性不同,参与者平等地位不同的分析看中国必须选则协商民主的原因.并提
近年来随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广泛讨论,学者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维方式问题也重新进行审视和探讨,纷纷提出不同的观点.实践思维方式是先进性的思维方式,把
本文将从布迪厄文化资本理论视角出发,通过对中国教育入学机会和选拔方式两方面的分析,认为考试并不能实现教育的公平性,考试背后存在的不平等因素是影响教育公平的重要因素.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来源于古代生态伦理思想的哲儒家的“天人合一”,“仁爱”思想.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爱护自然,实现天地人为一体的精神追求,本文通过对当今
明末清初,面对回族文化的衰落现象,回族先贤们发起了一场文化复兴运动,其标志是以儒诠经运动和创办经堂教育.通过以儒诠经运动,可以在思想上指导回族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