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炔化合物氧化胁迫下稗草细胞保护酶系的反应

来源 :武汉植物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iuyang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多炔类化合物1-苯基-4-(3,4-亚甲二氧)-苯基丁二炔(简称化合物5)处理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愈伤组织, 经紫外光(320~400 nm)照射后,诱导细胞内形成氧化胁迫环境.利用生化酶学方法,测定几种保护酶系在氧化环境下的活性变化.发现经化合物5和照光处理后,可诱导激活细胞内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而超氧化歧化酶(SOD)则表现为活性受抑制.以0.1~10 mg/L的浓度处理,所测GST、GSH-
其他文献
<正>~~
期刊
目的:观察P120- 连环蛋白(P120- catenin,P120ctn)、E- 钙粘蛋白(E- cadherin,E- cad)与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在口腔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中的表达.方
目的:观察3种排龈线在不同浸提时间下的细胞毒性。方法:用DMEM细胞培养液制备肾上腺素排龈线、硫酸铝排龈线、不含药排龈线分别浸提5、10、15、30 min的浸提液,用于培养人牙龈
对山毛榉科水青冈属6种、1亚种、1栽培变种的ITS区片段进行了测序和分析,并对其中2个具有ITS序列多态性的分类群进行了ITS区克隆.水青冈属ITS系统发育树聚成两支,位于基部的
对采自湖北神农架的神农香菊(Dendranthema indicum(L.) Des Monl.var.aromaticum Q.H.Liu et S.F.Zhang var.nov.)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从中分离到5个化合物,利用波谱分析技
运用DDRT-PCR对红莲型杂交稻组合红莲优6号及其亲本、保持系(粤泰A、粤泰B、9311)的一叶期、三叶期叶片基因表达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杂种与亲本之间在同一发育时期基因表
以植物属分布区类型的百分比为指标,分别采用系统聚类分析的最短距离法、最长距离法、中间距离法、重心法、离差平方和法、类平均法和可变法等7种方法,对中国46个地区的植物区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给出了其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的树状聚类图,求得各地区植物区系之间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在一定的经度范围内(中国东半部地区),两个地区植物区系之间的亲缘关系与其所处的纬度相关,即纬度相近其亲缘关系也相近,反之即疏远。
综合<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第1册)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1批),江西省有珍稀濒危植物95种.它们具有种类多、起源古老、分布范围广、区系地理成分复杂等特点,
武陵源共有种子植物171科、742属、1 468种(含栽培种,下同).其中裸子植物8科、24属、39种;被子植物163科、718属、1 429种.在科属种不同的水平上对武陵源种子植物区系特征进
综述了大豆遗传转化体系及其优缺点,转基因大豆的研究成果、生产状况和生物安全性评价,分析了大豆遗传转化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解决办法,展望了未来大豆遗传转化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