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与责任托起明天的“太阳”

来源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09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命意识,并且悄悄地追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取向,并且默默地奋进。太阳不语,却把它的光辉洒向宇宙,大地不语,却把她的宝藏献给人类。我作为一名教师,普通而又平凡,愿像太阳的一束光,大地的一寸土,用辛勤的汗水,培育祖国的花朵,用知识的甘露,滋润孩子们的心灵。新学期伊始,我们全校教师和生活条件优越的学生乘坐两辆校车,去感受孩子们艰苦的求学之路。沿途我们路径东安屯、轮胎厂、师范学校等地。路途的遥远与颠簸,使我们体会到了学生们上学的艰苦。当我们下车来到生活困难学生家慰问时,看到的是:巴掌大的小屋,凌乱的土炕,昏暗的灯光下,一个年仅十岁的孩子正在写作业。我心里一阵酸楚,伴随一种庄严的使命充溢胸间的同时,在我的心灵深处也一直思索着这样一个问题:我应该为学生做些什麽呢?
  记得孔子曾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韩愈也曾说:“以一身立教,而为师于百千万年间,其身亡而其教存。”这些都充分说明,教师应以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用人格的魅力、乐观向上的精神感染学生;以严谨求实的学风、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因此我认为,为师者应做到:
  一、用爱播撒教育的天空
  1. 爱就是关怀,架起沟通学生心灵的桥梁。高尔基就曾经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师爱是教育的“润滑剂”,是进行教育的必要条件。当教师全身心地爱护、关心、帮助学生,做学生的贴心人时,师爱就成了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而这种力量是鼓起儿童智力、道德、个性向上发展的风帆。当学生父母离异、无家可归时,我把孩子接到家中,给他以家庭的温暖;当学生痴迷于电子游戏时,我循循善诱、耐心开导、送上贴心的话语;当学生成绩不佳时,我帮他辅导,送上鼓励的微笑;当学生有缺陷、被歧视时,我抚平他心灵的创伤,给予精神的慰藉;当学生遭受挫折、遇到困难时,我给予他向上攀登的力量。
  2. 爱就是尊重,维护学生强烈的自尊心。尊重、理解学生是消除教育盲点的基础。尊重学生是班主任老师沟通师生感情的重要手段。只有尊重、理解学生,才能唤起学生对班主任老师的理解和支持,所以我时时提醒自己应该从他们的心理发展特点出发,理解他们的要求和想法,理解他们的幼稚和天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与我缩小心理距离。为此,我尊重每一个孩子,不大声训斥学生、不冷落学生、不随意当众批评学生、更不羞辱嘲笑学生,学生在我的尊重下,更加自尊、自爱、自强、自信。
  实践证明,只有尊重人,才能感化人,教师只有尊重学生,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接受老师的教育。辛勤的汗水换来丰硕的果实,不知两毛钱是什么东西的刘同学早已名列前茅,连数数都数不明白的张同学也已成了班级的名言小博士。为此,我时常引以为自豪。
  3. 愛就是责任,树立学生向前发展的风向标。爱学生要深入地爱,要理智地爱。也就是说要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不娇惯、不溺爱。对其缺点错误,不纵容、不姑息、决不放任。师爱既蕴含着强烈的情感色彩,又表现出深刻的理智,不仅着眼于学生目前的得失和苦乐,更应注重学生未来的发展和前途。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牢牢地树立起责任意识。有了强烈的责任感与事业心,我们才会敬业、乐业,也才能一辈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记得汶川地震时,教室塌了,我们的老师去救护学生,正是因为老师有这种道德,有这种人性的责任、义务,才会去呵护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而在日常教育工作中,当我们站在讲台上看着下面几十双渴望的眼睛时,教师需要有把他们教育成才的责任感。是责任,促使我们完成每一天、每一件平凡的工作。为了传授知识,我们有责任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不断改进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及时进行归纳总结,以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适应新课程教学的需要。
  爱与责任,相得益彰。“爱”与“责任”是师德的灵魂。“爱”是责任的体现,而“责任”是爱的化身。有责任感的教师有着坚定的教育信念确信“只有学生问题,没有问题学生”,因为教师的鼓励、赞美、欣赏和支持,永远是学生最好的礼物。透过爱的鼓励和安慰,让他们更加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担负起我们师者肩上的责任。
  二、深入钻研,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在教学这条五彩之路上,应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通过几年的深入探求,我努力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
  1. 教方法,做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让学生学会学习。建立自信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但仅凭学生的信心是不够的,还要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现代的学生应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教师应在充分相信学生的基础上,有计划地进行学法指导。使其不断具备自学的能力,更加有效地学习。使学生“想学”、“能学”、“会学”、“坚持学”,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2. 换角色,做学生积极的旁观者。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所谓“旁观者”是指教师从专制的讲台走下来,走到学生中去。让学生做“小老师”,老师做“大学生”。为学生搭建舞台,展现风采。学生在自主观察、实验或讨论时,教师要积极地看,积极地听,设身处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积极”的“旁观者”是指教师在幕后要认真观察、耐心倾听,导以方向、注以动力,保护自主的火种,激发自主探究的热望。使其在有方向、有目标、有方法、有热情的探究氛围中不断深入。每个孩子都有表现自我的欲望,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需求。学生的视野是宽阔的,很少受思维定势的限制,大胆放手,“帮助孩子起飞”,努力创设一片信任的天空,“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
  3. 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空间,即:问题空间、探究空间、实践与创新空间。假如你拥有一园竹篱,就会培育出欢快的小鸡,假如你拥有一片树林,就会培育出欢畅的小鸟,假如你拥有高山、大海、蓝天就会培育出振翅高翔的雄鹰!通过不断的探索,确立了“疑、思、探、明、用”探究式教学的教学模式。教育不光是给孩子们知识,教育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以积极的生存心境、积极的人生态度对待生活。   三、为学生创设体验的空间
  少年儿童是未成年人。社会阅历浅,所了解的社会岗位不多,扮演的角色也单一。为了帮助队员了解国情,认识社会,作为辅导员的我,深深地认识到组织队员学好课本知识的同时,还应尽可能地带领他们深入到社会、学校、家庭生活中去,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中去。
  1. 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应积极开展学科活动课,促使队员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还应组织学生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小考察、小论文等活动,让学生接触现代科技、学习和运用网络技术,了解科技进步的成果,体验科学技术的巨大力量,在体验中培养崇尚科学、反对迷信、追求真知、勇于探索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生动活泼的学习过程中体验学习知识技能时的幸福感觉,激发学生上进的积极性。
  2. 引导学生在家庭生活中体验,帮助他们增强生活能力。如,经常引导学生通过扮演“家务劳动小岗位”、“学当一天家”、“过把瘾”、“我和爸爸(妈妈)一天生活纪实“大追踪”、“爸爸(妈妈)的眼睛”大特写、一分钟赞美——夸夸我的好爸爸(好妈妈)”、“跟爸爸妈妈学一招”等角色,鼓励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体验爸爸、妈妈的辛劳,从而增强两代人之间的沟通,明白孝敬父母的道理,感受亲情的温馨,养成热爱劳动品质,学会为父母分忧、学习生活自理的本领。
  3. 引导学生在社会生活中体验,以加快他们的社会进程。引导学生走进社会,去接触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体验劳动的艰辛与价值,使他们深深感到交警和消防官兵的艰辛,不仅他們的安全意识得到了增强,而且在参与实践中,他们也获得了工作过程中的艰辛和完成任务后的快乐与收获。
  4. 引导少年儿童在大自然中去体验,培养健全美好的心灵。我经常促使学生对周围的环境污染等情况进行广泛深入地调查,了解环境恶化给人类带来的危害。树立人人争做“环保小卫士”的意识,从而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操。体验使学生们插上了理想的翅膀,在实践中,他们亲身体验和感悟到了生活的真谛,体验到了收获的快乐。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或许是农夫的写照。而对于教师,特别是小学教师,那便是“日出而作,日落而不息”。无私的奉献光和热,默默哺育着大地的万物,却从不询问人们为何不对其注目献礼”这或许是太阳的风格,也正是我一直以来的追求。我扪心自问,为了什么,我要这样不知疲倦?为了什么,我要这样全心投入?为了什么,我要让它占据我的整个心灵?
  心灵回答,内心索引,为了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更是为了那神圣的召唤!
其他文献
陈修文,安徽太和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39123部队中队长,在被劫持的直升机上,作为驾驶员的他,同林彪死党进行了英勇的斗争。 Chen Xiuwen, Taihe County, Anhui Province,
大连市(五县、两区)有丰富的非金属矿资源。过去由于管理混乱,乱采乱挖情况严重,资源浪费惊人。1980年7月在市政府和建材局的重视下,成立了矿产资源调查组,作了三个月的调查,
研究了0%,50%和100%的3种再生骨料替代率下,再生混凝土的基本物理和力学性能,分析了钢骨再生混凝土短柱的高温性能及其加固行为,得到了不同再生骨料替代率、不同温度和CFRP加
我国今后将要大力发展大中型水泥企业,提高这类企业产品在水泥总产量中的比例,改变产品结构,增加水泥工业的骨干力量。要达到这个目的,除了加快发展大中型企业外,应该将一部
摘要:小学教育在人生中属于筑底阶段的教育,属于人生的奠基工程。筑底,就是夯实人生的地基,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筑什么底,奠什么基呢?我们觉得人生“三底”最重要,即底线、底色、底气。  关键词:精致德育;细节教育;体验教育;主题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4-003-3  题记:悠悠运河水,巍巍锡惠山,诉说着无锡城市灿若星辰的文明史迹
一、问题的提出 1981年7月19日,长江干流上游寸滩、宜昌水文站分别出现85000、70800秒立米年最大流量(以下称“81.7”洪水),系宜昌站实测期(1877~1982年,缺测有几个年作了插
摘 要:新课改提出要以学生为教学的中心。教师只有摆正自己的位置,精心设计教学环节,重视学习任务的布置,培养合作学习能力,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才能使学生自发、自主地投入学习,切实提高教学实效。  关键词:生本;课堂;实效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6-062-1  一、摆正教师引导者的位置  教师的角色要作出相应的转换,要摆正“引导者”的位置,
2016年,朝鲜不顾国际社会反对进行了2次核试验,成功发射“银河3号”运载火箭,高密度开展新型弹道导弹的发射试验,其中“劳动”导弹2次、“舞水端”导弹7次以及KN-11潜射导弹3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以其独特的优越性用于小学语文辅助教学中,推动了语文教学模式的发展,也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教学效率,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计算机辅助教学
这是我县乃至我市有史以来第一次声势浩大的拖拉机犁耕操作技术比武活动。这次比武于 1 999年 1 1月 2 4日在翠江镇中环路边的田块中进行 ,这天 ,近三百亩的田野中彩旗招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