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艺术家的幻想活动特征及其作品中幻想特质的考察和分析,总结出艺术家的幻想心理对艺术家的创作是有影响的。只有在艺术家的作品中,忽略的幻想才会被提醒。
关键词:艺术家 幻想活动 幻想特质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弗洛伊德认为:“创作家所做的,就像游戏中的孩子一样。他以非常认真的态度——也就是说,怀着很大的热情——来创造一个幻想的世界,同时又明显地把它与现实世界分割开来……一篇作品就像白日梦一样,是幼年时曾做过的游戏的继续,也是它的替代物。”也许从一个孩子的游戏中我们能发觉,它是人类幻想创作的最初表现。由此可以理解,艺术家的幼年幻想对艺术创作是有影响的。每个人都有追忆童年时代寻找想象活动之踪迹的时候,孩子最喜欢最热心的事情是他们的玩耍和游戏。“难道我们不能说在游戏时每一个孩子的举止都像个创作家?”当一个孩子长大成人,不再游戏,面对生活的现实和工作的压力,他会发现那种儿时的幻想游戏精神状态很难找寻。大多数人在他们的一生中,时时会充满幻想,这是一个长期以来被忽略的事实,只有在艺术家的作品中,幻想才会被提醒。
一 艺术家幻想活动的特征
艺术家的幻想心理具体是如何影响艺术家的创作,这种影响又在作品中有何深刻的意义?只有通过考察艺术家的心理幻想活动特征和其作品,才能进一步证实。一个人的幻想活动不是那么容易被观察到,它不如孩子的游戏具有目的性。幻想是一种隐藏在个人内心最深处的所有物。艺术家应该是幻想最多的人,因为他相信自己是唯一创造幻想的人,并且愿意通过其作品与别人分享其幻想。幻想是艺术家不可缺少的精神财富。
艺术家幻想活动的第一个特征是幻想的产生是由一些激发幻想的愿望而促成的。幻想的动力就是未得到满足的愿望。人为什么要有愿望?实际上愿望就是幻想和梦想。一个人没有了愿望,就像发动机没有了动力;人没有了愿望,就等于缺少了阳光雨露。艺术家更是如此,艺术家把他的作品视作其愿望和梦想一样,为了实现这种梦想开始创造一个个未来的情景,作品就代表着愿望的实现。愿望幻想是其创作的动力,它能带来更多的创作冲动和灵感。
如艺术家达利的作品《记忆的永恒》,画面中的构成可能在主体思维的瞬间激活中得到出乎意料的完美呈现,其表现效果往往大大超过苦思冥想的构思所得。在这幅经典的超写实主义绘画里,达利刻画了一些梦幻又写实的景物。此画“题目似乎有双重的含义,一是画家在表述某种难忘的记忆,二是画家要让这幅画的观众获得永远的记忆。画中所有坚硬的东西都不可理喻地在一种荒凉而又空旷的梦境之中变得软弱无力,而金属制品(怀表)仿佛具有了奇特的有机性质,竟然像一块腐烂的肉一样招来蚂蚁。”达利是超写实主义的代表,他信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追求无意识的梦幻,因而作品充满了想象力、神秘性和象征性。超写实主义艺术家具有高超的幻想精神,作品中充满荒诞、离奇、魔幻、神秘的因素。他们关注的不是正常视觉下的客观现实,而是经过特殊组合的先验现实,是一种人们不曾经过的现实。可以说,超写实主义的世界是想象的极端化表现,是一种近于荒诞和怪异的精神创造。他们对社会持有一种扭曲而晦涩的批判态度,他们声称要进行精神革命,开发幻想、想象和心灵世界,强调更为革命性的绘画。
幻想活动的第二个特征是各式各样的幻想总是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它们根据人对生活印象的改变而做相应的更换。幻想与时间的关系很紧密,幻想活动与当时的印象及产生的重大愿望的萌发相关联。从那里回忆一些经历,从中实现这一愿望。艺术家的幻想活动通过作品创造了一种意想不到的过去与未来连接的情景。
表现主义画家蒙克的自述,可以帮助我们对其作品《呐喊》进行理解。他说:“我和两个朋友走在路上,正看见日落。天空变成血一样的红色。我站住,靠在栏杆上,累极了,血红的云霞像火一样染遍深蓝色峡湾和城镇的上空。朋友继续走去,我却留下吓得颤抖,我仿佛听到一声无休止的呐喊划过这一片风景——我觉得我听到了尖叫——我画了这幅画——把天空画得像真的血一样。所有的色彩都在尖叫。”他的经历,对当时天空的印象,使他产生了创作的愿望,以及富有幻想的思维与当时的情景相融合下,创作了一种尖叫的情景。描绘了呐喊者孩子般的失望神情,而且在形式上有意采用了栏杆的对角线,以强调一种人在高度紧张时的疏离感。强烈的红、橘、黄色渲染了日落。有意味的是艺术家的幻想使观赏者受到了强烈的情绪感染,似乎人物捂住耳朵的喊叫声化为可怕的颤栗,在这凄厉的叫声中,不仅人物被极度扭曲,头形与骷髅几乎无异,而且天空与河流也随之变形。这种感受对观赏者的传达,是艺术家实现了要创造这幅作品的最初愿望——就是达到我心与你心的交接。
幻想活动的第三个特征是幻想和艺术家的梦有着紧密关系。晚上所做的梦就是幻想,我们可以从解释梦境来加以证实。梦是一种无意识的思想,当艺术家把它表现在画面中时,它就成了一种虚无飘渺的创造。历史上表现幻觉、梦境和具有荒诞感的画家很多。如尼德兰的包西,英国的勃莱克,德国的勃克林,法国的莫罗等画家,他们的作品中具有一种浪漫主义心理和神秘主义意识。包西是文艺复兴时期尼德兰画家之一,他早期的作品还具有相当传统的风格,只是偶尔会穿插进古怪的形象,譬如魔鬼和魔术师。他后来才渐渐用田园式的风景来反衬梦魇般的场景,现实和幻想的并置,体现出特别的力量。在他的作品里,外部世界往往被严重弯曲,产生令人捉摸不定的超现实效果。无论是哲学家还是科学家甚或魔法师,都觉得他的画太超凡脱俗了。有意思的是,包西虽然在绝大多数的作品中要描绘他的幻想世界中的妖魔鬼怪,但是这并不妨碍他展现美的事物,而且是一种奇异而又炫耀的美。《人间乐园》是包西的三联画,是其最为炉火纯青的作品,传达出梦境似的效果。伊甸园里的动物不乏画家想象的产物,例如上帝脚边的三头鸟,水边的独角兽。伊甸园中央是所谓的生命之泉。中间有个代表魔法的猫头鹰。他的画让人们感到他更像一个现代的超现实主义天才画家。其作品为后世的画家带来了大量的灵感。
幻想活动的第四个特征是部分艺术家的幻想活动源自于艺术家童年时的记忆和印象。艺术家查尔斯·波德莱尔认为:天才恰恰是任意回归的幼年——一种现在准备用成人的智能自我表现的幼年,是一种分析的力量,它使之能够安排大量生疏的材料,而这材料是它不自觉地聚集起来的。马克斯·恩思特的超现实主义绘画,充满无理性的梦幻感和天真的自然幻境,画面上往往浮现着童稚般的思维和原始趣味。恩思特特别喜欢画森林和鸟,这些都是源于他童年的记忆和印象。森林的美对他来说,是同魔幻和恐怖交织在一起的,充满着矛盾和神奇。鸟对他来说,在其记忆中,他心爱的鹦鹉的死与妹妹的诞生发生在一起,曾引起他的好奇。他还创造过“摹拓法”,即用纸复在肌理的版面上进行摹拓,选取富于幻觉的景象来结构画面。如《沉默的眼睛》就是运用这种方法,将山峦与岩石画成充满魔力和恐怖的幻境。其由幻觉所创造的自然,折射着一种严峻的哲理意义。后印象主义高庚之所以对原始主义自然的朴素性有着迷恋,甚至是不惜牺牲收入颇丰的金融工作和与家人的相聚,独自一人跑到原始部落生活,与他的童年未实现的愿望和儿时经历有着密切关系,那就是孩提时,在秘鲁利马荒远海滨的快乐时光时时在他的脑海涌现,令他神往。
二 艺术作品中的幻想特质
许多艺术家的心中,都有着回归游戏童年的梦想,从他们的作品中可以考察出对儿时的记忆,对绘画的喜爱。艺术家把他们的梦通过作品展现给我们时,一种虚构的作品给予我们的享受,却让我们感到莫大的审美愉悦。甚至使我们从中享受我们自己的梦。这种愉快也许是众多因素汇集产生的,艺术家怎样做到的这一点,这或许就是梦幻和艺术的魅力。
1 天真的单纯——画面内容
审美经验告诉我们,美术作品虽然是视觉接受的对象,但却又能超越视知觉的有限性,直接进入人的心灵和精神世界,具有打动人的情感,激发人的思考,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灵魂的力量。这种力量首先来自美术作品中的精神,也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作品内容。美术作品的内容中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主观因素中表现出的具有天真的单纯,是幻想艺术家作品的特征之一。就儿童绘画的内容而言,常常展现的是儿童伴有幻想的“现实世界”,这也许是由儿童常常易将想象与现实混淆的心理特点所致。也许儿童天生就是“幻想大师”,无论如何,“奇异的幻想”不仅是儿童画的一大特点,也是儿童画的一大优点。艺术家们正是抓住了儿童绘画的这种特点,有意识地模仿孩子进行幻想创作,在其作品中营造一种与众不同的儿童般的天真情景。主要受儿童绘画影响的艺术家有克利、杜飞、夏加尔、米罗、伊顿,甚至毕加索也感到了儿童艺术的魅力。德国画家克利的思想改革是重新抓住清新和天真。他表明:我想成为一个新生儿,全然不知欧洲的一切,忽视诗歌和时尚,几乎是原始的。他一直崇拜这样的天真状态,并以自己的方式加以模仿。他不反对把他的画与儿童的涂鸦相提并论。其作品1920年作的《海边的房屋》和1925年的《魏玛的郊区》是儿童城市景色画的例子。似盒子式的房屋,没有透视关系。儿童艺术中“与宇宙相融合的幻想”,恰恰是许多艺术家一直赞美追求并希望达到的。
2 儿童的幼稚——语言形式
美术语言在美术作品中起着表情达意的作用,它是联系画家、读者和美术品之间的表现手段和造型手段。美术作品的语言是组成美术作品的方式,是美术作品的陈述方式或者是言语方式。其语言比较特殊,如空间性、造型性、可视性、技艺性、材料性等。绘画语言的最基本元素是点、线、面、构图、形状、色彩、质感、材料等。儿童艺术中的哪些特质引起关注呢?其中儿童独有的自然的、幼稚的、天真的绘画语言形式,是许多艺术家所模仿的。有些艺术家迷恋儿童艺术中的粗犷的、非限定性的线条。有些艺术家崇拜其对事物内在本质的直觉表现。有些艺术家强调儿童艺术中具有天真的幻想世界。还有一些纯属偶然的效果,或一些无意识的存在。这些因素激发了艺术家具有幻想特质的作品的完成。现代派以后许多艺术家对儿童艺术发生了兴趣,在野兽派中也发现了这种倾向,即对儿童艺术的新的评价。教育家、心理学家和艺术家都开始对它发生兴趣。许多现代艺术家受儿童艺术中的实际形式所启发,至少在作品中吸收了部分儿童的技巧。如克利、米罗、杜布菲,当然他们的绘画并不真正等同于儿童绘画。不过那些作品使人联想到儿童绘画,而且是画家有意使然。这是有意识的与这种幻想一致,并且产生了特定的特征。体现了一种戏虐的,欢乐的或粗蛮的、原始的童年游戏的感觉。
西班牙画家胡安·米罗的绘画语言,始终围绕着儿童般的天真和幼稚展开。他的艺术可以说是在十分幽默的幻想世界里遨游的。无论是线条、色彩、形象,都充满着原始艺术、儿童艺术的魅力。米罗与儿童艺术的关系,体现在他的调子和技法中。人们发现儿童艺术的方法是不规则的轮廓线,单纯化的人物形象标记,以及任意的比例和透视。这些都在米罗作品中以纯粹的状态惊奇地出现。他利用儿童艺术但又大胆改变,创造出他自己怪诞的世界,充满动势和欢乐。同时又是讽刺的和怪异的,带有一些儿童毫不犹豫的残忍。
艺术家的幻想与平常人的幻想不完全相同,它总是带有其敏锐和敏感的特质。他们都在寻求年轻的感觉力,并带着激情去感受,表达这种经验时是成熟的方法,使用的技巧又是发达和微妙的。当一个艺术家将自己的作品献给我们时,我们就会体验到巨大的快乐,使我们找到儿时的天真烂漫,提醒我们也曾是一个富有幻想的人。
参考文献:
[1] 林骧华译:《现代西方文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版。
[2] 丁宁:《西方美术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 齐凤阁:《西方美术史》,东北师大出版社,1998年版。
[4] [美]罗伯特·戈德沃特,殷泓译:《现代艺术中的原始主义》,江苏美术出版社,1993年版。
作者简介:马新月,女,1978—,吉林市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美术教育,工作单位:北华大学美术学院。
关键词:艺术家 幻想活动 幻想特质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弗洛伊德认为:“创作家所做的,就像游戏中的孩子一样。他以非常认真的态度——也就是说,怀着很大的热情——来创造一个幻想的世界,同时又明显地把它与现实世界分割开来……一篇作品就像白日梦一样,是幼年时曾做过的游戏的继续,也是它的替代物。”也许从一个孩子的游戏中我们能发觉,它是人类幻想创作的最初表现。由此可以理解,艺术家的幼年幻想对艺术创作是有影响的。每个人都有追忆童年时代寻找想象活动之踪迹的时候,孩子最喜欢最热心的事情是他们的玩耍和游戏。“难道我们不能说在游戏时每一个孩子的举止都像个创作家?”当一个孩子长大成人,不再游戏,面对生活的现实和工作的压力,他会发现那种儿时的幻想游戏精神状态很难找寻。大多数人在他们的一生中,时时会充满幻想,这是一个长期以来被忽略的事实,只有在艺术家的作品中,幻想才会被提醒。
一 艺术家幻想活动的特征
艺术家的幻想心理具体是如何影响艺术家的创作,这种影响又在作品中有何深刻的意义?只有通过考察艺术家的心理幻想活动特征和其作品,才能进一步证实。一个人的幻想活动不是那么容易被观察到,它不如孩子的游戏具有目的性。幻想是一种隐藏在个人内心最深处的所有物。艺术家应该是幻想最多的人,因为他相信自己是唯一创造幻想的人,并且愿意通过其作品与别人分享其幻想。幻想是艺术家不可缺少的精神财富。
艺术家幻想活动的第一个特征是幻想的产生是由一些激发幻想的愿望而促成的。幻想的动力就是未得到满足的愿望。人为什么要有愿望?实际上愿望就是幻想和梦想。一个人没有了愿望,就像发动机没有了动力;人没有了愿望,就等于缺少了阳光雨露。艺术家更是如此,艺术家把他的作品视作其愿望和梦想一样,为了实现这种梦想开始创造一个个未来的情景,作品就代表着愿望的实现。愿望幻想是其创作的动力,它能带来更多的创作冲动和灵感。
如艺术家达利的作品《记忆的永恒》,画面中的构成可能在主体思维的瞬间激活中得到出乎意料的完美呈现,其表现效果往往大大超过苦思冥想的构思所得。在这幅经典的超写实主义绘画里,达利刻画了一些梦幻又写实的景物。此画“题目似乎有双重的含义,一是画家在表述某种难忘的记忆,二是画家要让这幅画的观众获得永远的记忆。画中所有坚硬的东西都不可理喻地在一种荒凉而又空旷的梦境之中变得软弱无力,而金属制品(怀表)仿佛具有了奇特的有机性质,竟然像一块腐烂的肉一样招来蚂蚁。”达利是超写实主义的代表,他信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追求无意识的梦幻,因而作品充满了想象力、神秘性和象征性。超写实主义艺术家具有高超的幻想精神,作品中充满荒诞、离奇、魔幻、神秘的因素。他们关注的不是正常视觉下的客观现实,而是经过特殊组合的先验现实,是一种人们不曾经过的现实。可以说,超写实主义的世界是想象的极端化表现,是一种近于荒诞和怪异的精神创造。他们对社会持有一种扭曲而晦涩的批判态度,他们声称要进行精神革命,开发幻想、想象和心灵世界,强调更为革命性的绘画。
幻想活动的第二个特征是各式各样的幻想总是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它们根据人对生活印象的改变而做相应的更换。幻想与时间的关系很紧密,幻想活动与当时的印象及产生的重大愿望的萌发相关联。从那里回忆一些经历,从中实现这一愿望。艺术家的幻想活动通过作品创造了一种意想不到的过去与未来连接的情景。
表现主义画家蒙克的自述,可以帮助我们对其作品《呐喊》进行理解。他说:“我和两个朋友走在路上,正看见日落。天空变成血一样的红色。我站住,靠在栏杆上,累极了,血红的云霞像火一样染遍深蓝色峡湾和城镇的上空。朋友继续走去,我却留下吓得颤抖,我仿佛听到一声无休止的呐喊划过这一片风景——我觉得我听到了尖叫——我画了这幅画——把天空画得像真的血一样。所有的色彩都在尖叫。”他的经历,对当时天空的印象,使他产生了创作的愿望,以及富有幻想的思维与当时的情景相融合下,创作了一种尖叫的情景。描绘了呐喊者孩子般的失望神情,而且在形式上有意采用了栏杆的对角线,以强调一种人在高度紧张时的疏离感。强烈的红、橘、黄色渲染了日落。有意味的是艺术家的幻想使观赏者受到了强烈的情绪感染,似乎人物捂住耳朵的喊叫声化为可怕的颤栗,在这凄厉的叫声中,不仅人物被极度扭曲,头形与骷髅几乎无异,而且天空与河流也随之变形。这种感受对观赏者的传达,是艺术家实现了要创造这幅作品的最初愿望——就是达到我心与你心的交接。
幻想活动的第三个特征是幻想和艺术家的梦有着紧密关系。晚上所做的梦就是幻想,我们可以从解释梦境来加以证实。梦是一种无意识的思想,当艺术家把它表现在画面中时,它就成了一种虚无飘渺的创造。历史上表现幻觉、梦境和具有荒诞感的画家很多。如尼德兰的包西,英国的勃莱克,德国的勃克林,法国的莫罗等画家,他们的作品中具有一种浪漫主义心理和神秘主义意识。包西是文艺复兴时期尼德兰画家之一,他早期的作品还具有相当传统的风格,只是偶尔会穿插进古怪的形象,譬如魔鬼和魔术师。他后来才渐渐用田园式的风景来反衬梦魇般的场景,现实和幻想的并置,体现出特别的力量。在他的作品里,外部世界往往被严重弯曲,产生令人捉摸不定的超现实效果。无论是哲学家还是科学家甚或魔法师,都觉得他的画太超凡脱俗了。有意思的是,包西虽然在绝大多数的作品中要描绘他的幻想世界中的妖魔鬼怪,但是这并不妨碍他展现美的事物,而且是一种奇异而又炫耀的美。《人间乐园》是包西的三联画,是其最为炉火纯青的作品,传达出梦境似的效果。伊甸园里的动物不乏画家想象的产物,例如上帝脚边的三头鸟,水边的独角兽。伊甸园中央是所谓的生命之泉。中间有个代表魔法的猫头鹰。他的画让人们感到他更像一个现代的超现实主义天才画家。其作品为后世的画家带来了大量的灵感。
幻想活动的第四个特征是部分艺术家的幻想活动源自于艺术家童年时的记忆和印象。艺术家查尔斯·波德莱尔认为:天才恰恰是任意回归的幼年——一种现在准备用成人的智能自我表现的幼年,是一种分析的力量,它使之能够安排大量生疏的材料,而这材料是它不自觉地聚集起来的。马克斯·恩思特的超现实主义绘画,充满无理性的梦幻感和天真的自然幻境,画面上往往浮现着童稚般的思维和原始趣味。恩思特特别喜欢画森林和鸟,这些都是源于他童年的记忆和印象。森林的美对他来说,是同魔幻和恐怖交织在一起的,充满着矛盾和神奇。鸟对他来说,在其记忆中,他心爱的鹦鹉的死与妹妹的诞生发生在一起,曾引起他的好奇。他还创造过“摹拓法”,即用纸复在肌理的版面上进行摹拓,选取富于幻觉的景象来结构画面。如《沉默的眼睛》就是运用这种方法,将山峦与岩石画成充满魔力和恐怖的幻境。其由幻觉所创造的自然,折射着一种严峻的哲理意义。后印象主义高庚之所以对原始主义自然的朴素性有着迷恋,甚至是不惜牺牲收入颇丰的金融工作和与家人的相聚,独自一人跑到原始部落生活,与他的童年未实现的愿望和儿时经历有着密切关系,那就是孩提时,在秘鲁利马荒远海滨的快乐时光时时在他的脑海涌现,令他神往。
二 艺术作品中的幻想特质
许多艺术家的心中,都有着回归游戏童年的梦想,从他们的作品中可以考察出对儿时的记忆,对绘画的喜爱。艺术家把他们的梦通过作品展现给我们时,一种虚构的作品给予我们的享受,却让我们感到莫大的审美愉悦。甚至使我们从中享受我们自己的梦。这种愉快也许是众多因素汇集产生的,艺术家怎样做到的这一点,这或许就是梦幻和艺术的魅力。
1 天真的单纯——画面内容
审美经验告诉我们,美术作品虽然是视觉接受的对象,但却又能超越视知觉的有限性,直接进入人的心灵和精神世界,具有打动人的情感,激发人的思考,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灵魂的力量。这种力量首先来自美术作品中的精神,也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作品内容。美术作品的内容中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主观因素中表现出的具有天真的单纯,是幻想艺术家作品的特征之一。就儿童绘画的内容而言,常常展现的是儿童伴有幻想的“现实世界”,这也许是由儿童常常易将想象与现实混淆的心理特点所致。也许儿童天生就是“幻想大师”,无论如何,“奇异的幻想”不仅是儿童画的一大特点,也是儿童画的一大优点。艺术家们正是抓住了儿童绘画的这种特点,有意识地模仿孩子进行幻想创作,在其作品中营造一种与众不同的儿童般的天真情景。主要受儿童绘画影响的艺术家有克利、杜飞、夏加尔、米罗、伊顿,甚至毕加索也感到了儿童艺术的魅力。德国画家克利的思想改革是重新抓住清新和天真。他表明:我想成为一个新生儿,全然不知欧洲的一切,忽视诗歌和时尚,几乎是原始的。他一直崇拜这样的天真状态,并以自己的方式加以模仿。他不反对把他的画与儿童的涂鸦相提并论。其作品1920年作的《海边的房屋》和1925年的《魏玛的郊区》是儿童城市景色画的例子。似盒子式的房屋,没有透视关系。儿童艺术中“与宇宙相融合的幻想”,恰恰是许多艺术家一直赞美追求并希望达到的。
2 儿童的幼稚——语言形式
美术语言在美术作品中起着表情达意的作用,它是联系画家、读者和美术品之间的表现手段和造型手段。美术作品的语言是组成美术作品的方式,是美术作品的陈述方式或者是言语方式。其语言比较特殊,如空间性、造型性、可视性、技艺性、材料性等。绘画语言的最基本元素是点、线、面、构图、形状、色彩、质感、材料等。儿童艺术中的哪些特质引起关注呢?其中儿童独有的自然的、幼稚的、天真的绘画语言形式,是许多艺术家所模仿的。有些艺术家迷恋儿童艺术中的粗犷的、非限定性的线条。有些艺术家崇拜其对事物内在本质的直觉表现。有些艺术家强调儿童艺术中具有天真的幻想世界。还有一些纯属偶然的效果,或一些无意识的存在。这些因素激发了艺术家具有幻想特质的作品的完成。现代派以后许多艺术家对儿童艺术发生了兴趣,在野兽派中也发现了这种倾向,即对儿童艺术的新的评价。教育家、心理学家和艺术家都开始对它发生兴趣。许多现代艺术家受儿童艺术中的实际形式所启发,至少在作品中吸收了部分儿童的技巧。如克利、米罗、杜布菲,当然他们的绘画并不真正等同于儿童绘画。不过那些作品使人联想到儿童绘画,而且是画家有意使然。这是有意识的与这种幻想一致,并且产生了特定的特征。体现了一种戏虐的,欢乐的或粗蛮的、原始的童年游戏的感觉。
西班牙画家胡安·米罗的绘画语言,始终围绕着儿童般的天真和幼稚展开。他的艺术可以说是在十分幽默的幻想世界里遨游的。无论是线条、色彩、形象,都充满着原始艺术、儿童艺术的魅力。米罗与儿童艺术的关系,体现在他的调子和技法中。人们发现儿童艺术的方法是不规则的轮廓线,单纯化的人物形象标记,以及任意的比例和透视。这些都在米罗作品中以纯粹的状态惊奇地出现。他利用儿童艺术但又大胆改变,创造出他自己怪诞的世界,充满动势和欢乐。同时又是讽刺的和怪异的,带有一些儿童毫不犹豫的残忍。
艺术家的幻想与平常人的幻想不完全相同,它总是带有其敏锐和敏感的特质。他们都在寻求年轻的感觉力,并带着激情去感受,表达这种经验时是成熟的方法,使用的技巧又是发达和微妙的。当一个艺术家将自己的作品献给我们时,我们就会体验到巨大的快乐,使我们找到儿时的天真烂漫,提醒我们也曾是一个富有幻想的人。
参考文献:
[1] 林骧华译:《现代西方文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版。
[2] 丁宁:《西方美术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 齐凤阁:《西方美术史》,东北师大出版社,1998年版。
[4] [美]罗伯特·戈德沃特,殷泓译:《现代艺术中的原始主义》,江苏美术出版社,1993年版。
作者简介:马新月,女,1978—,吉林市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美术教育,工作单位:北华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