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画音乐的艺术美与大学生素质教育

来源 :黄河之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hai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气势恢宏、稚拙古朴的汉画把流动的音乐,借助形象化的歌舞器乐表演,通过视觉艺术,将瞬间音乐美直观地、生动地展示在世人面前,显示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引领大学生走进汉画,欣赏汉代完美的乐风舞韵、高超的技艺、宏大壮观乐队组合及表演场面,感受汉画音乐的艺术美,气势美,感受汉代博大豪迈、包罗万象的时代文化艺术精神,对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他们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弘扬民族音乐文化具有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环境艺术设计在现代生活中,在西方简约生活方式都影响下,已经在追逐流行的趋势。但是,中国元素作为我们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还是应该被发扬与继承。
1995年12月14日的《参考消息》,刊登了美联社报道北京地方法院审判魏京生的短讯,读后觉得意味深长,现转录于后: 【美联社北京12月13日电】中国一家法院今天用了不到6小时的时
研究不同人工造林对土壤养分的影响,为人工林丰产管理及地力衰退评价提供理论依据。以黄土高原8年生毛白杨、刺槐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和SPSS分析,比较了2种人工林对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人工林对土壤速效氮、速效钾含量影响差异显著(P0.05),毛白杨人工林土壤速效氮、速效钾含量较同等条件刺槐人工林低,而速效磷含量较刺槐林略高。表明营造2种人工林后,毛白杨林整体肥力明显低于刺槐林,并表
<正>~~
期刊
回顾一下历史,我们便能看到,外国人在华的新闻活动是与其推行的殖民政策一同拉开帷幕的。外国新闻媒介进入中国的时间,最早可上溯到19世纪初叶西方传教士来华的办报活动,外国
采用连续样方法调查了梅花山保护区拟赤杨种群密度,以此为基础,计算了拟赤杨种群分布的偏离系数,并进行了种群的格局规模和格局纹理分析。结果表明:拟赤杨呈明显的集群分布;平均密
以郁金香鳞茎阿波罗、检阅、小黑人、普瑞斯玛、巴塞罗娜为试材,对不同冷藏处理时间的郁金香鳞茎不同部位的可溶性总糖、还原糖、蔗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5
农一师塔北二干渠生态建设区农村饮水安全项目,自塔河南岸的农一师十二团、南口农场往南要跨过塔里木河,至北岸的阿拉尔市区,管道跨河方案选定架设多跨钢筋砼连续桥梁。为5跨
以小陇山林区锐齿栎(Quercusaliena var.acutiserrata)林为研究对象,设锐齿栎单株为基株,将6m半径内的其它树种定义为邻体,采用干扰指数模型和锐齿栎个体的大小进行回归分析,从而获
常见病之六:导语与标题、主体重复导语要求写出最重要、最新鲜、最吸引人的一个事实,或者反映出新闻事实中最主要的思想及意义。新闻的标题,也要求突出新闻的主旨。这样,在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