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公共图书馆传统文化推广工作研究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xiaoqiq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公共图书馆是社会公益性机构,是一种常见的读书场所,供广大人民群众免费阅读,其在促进全民阅读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图书馆进行阅读推广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人们获取更多的知识,传统文化推广工作便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立足于实际角度,对新时期公共图书馆传统文化推广工作方案进行详细分析和阐述,希望借此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继承和发扬下去,并促进公共图书馆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新时期;公共图书馆;传统文化;推广;工作;分析;研究
  【中图分类号】G2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2-0105-02
  通常来说,阅读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可以让民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满足,有助于提升国民的道德修养和思想境界。现如今,社会物欲横流,一些不良资本主义思想慢慢渗入国内,最为常见的就是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等思想,而国内拥有着海量的优秀传统文化,为了将这些传统文化更好地发扬、传承下去,便可通过公共图书馆这一途径,组织多元化的传统文化阅读推广活动,由此去吸引受众参与,激发民众阅读兴趣,使之真正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并将其不断传播下去,如此便可全面助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一、阅读推广与传统文化
  (一)传统文化。通常所说的传统文化,囊括了传统和文化两方面内容。传统针对的主要是在时间、空间方面与某类历史息息相关的阐释,其具备着一定历史性特征和延续性特征以及拓展性特点等;文化,主要针对的是教化和文治。基于上述所言,传统和文化,二者之间的关系甚是紧密,属于一种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关系。从实际角度而言,传统是文化的主要载体,而文化恰恰要在传统当中得以体现。
  (二)阅读推广。做好阅读推广工作,可以有效提升国民文化知识储备量,并大幅度地提升国民道德修养,还能够促进社会主义社会健康有序运行。当前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了大发展,社会发展速度飞快,人民精神需求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满足。旨在深度强化国民文化修养,全民阅读推广活动应运而生,若想以阅读推广来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传统文化阅读推广工作是不可遗漏的一环,要认真做好该项工作,不断传播和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如此才能助力知识型社会建设,实现全社会、全人民的进步。
  二、公共图书馆进行传统文化推广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一)通俗文化传播形式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不乏经典著作,但一般都会遭受时代性的桎梏,若是人们的文言文基础薄弱,那么阅读起来就十分吃力,此时公共图书馆就需要引进该类作品的白话文、注释本、儿童版等。但是很多图书馆都没有做到这一点,通俗文化传播不彻底,并对传统文化作品的数字化出版工作少有关注。当前时期,听书受众广泛,但图书馆的听书资源匮乏,这些都会造成通俗文化传播处于不利局面。
  (二)传统文化阅读推广体系有待建立健全。公共图书馆是民众身边的“零门槛”课堂,所以说公共图书馆要竭力发挥出自身的社会教育职能。现在,公共图书馆中组织的读者活动中,活动主题单一,对传统文化领域中部分关联性较强的活动,没有做成系列讲座活动,所以读者参与程度不高,对传统文化的理解程度也很低,这些都不利于创建公共图书馆文化品牌。部分图书馆因为传统文化专家、学者数量少,再加上缺乏专项资金的支持,所以就难以将传统文化阅读推广工作有效地开展下去。
  (三)传统文化阅读推广活动进基层的深度不足。最近几年,国内公共图书馆逐渐开始对馆际合作、馆外交流等重视起来,公共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开始慢慢地进入农村、社区、家庭以及学校,但公共图书馆传统文化推广进基层的频率不高且质量低下,未能把握住机会,最终也没有让民众的业余生活得到丰富,所以也更加不利于传统文化的推广。
  三、公共图书馆进行传统文化阅读推广的优势分析
  就公共图书馆而言,其属于文化传播的核心载体,所以由公共图书馆进行传统文化推广,其具备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
  首先,公共图书馆是国家公益性文化传播机构,可以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海量的免费图书资源,大家通过阅读不仅可以净化心灵,还能够提升自身道德修养,这对于提升全民文化水平来说可谓大有裨益。借助公共图书馆的力量去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融入各类阅读推广活动项目中,如此便可有力的提升全民阅读热情,使得广大人民群众更为深入的掌握传统文化内涵。
  其次,公共图书馆中的各类资源十分丰富,包括图书资源和人力资源等,馆员可以为读者提供精细化的阅读服务,从而将传统文化长效的推广、传播下去,使得受众可以系统化的掌握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后利于创建舒适性的阅读空间,让人们在良好的氛围下接受传统文化的洗礼与熏陶。
  再者,公共图书馆进行传统文化阅读推广时,可以探索出一条符合国情以及国民阅读需要的阅读推广之路,也会顺势提升受众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探索欲、求知欲,激发全民阅读积极性、主动性。
  最后,公共图书馆使用丰富多彩的方式进行阅读推广,可以激发民众阅读兴趣,创建出一个轻松愉悦的阅读氛围,让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不断继承和发展,并会加强国民道德修养建设。
  四、新时期公共图书馆传统文化推广工作方案分析
  (一)创建新型阅读平台,赋予广大读者全新的阅读感受。当前时代是信息化時代,公共图书馆若想谋求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需要使用网络渠道,深度强化阅读推广水平,日渐拓宽图书馆的阅读推广范围。旨在更好更优地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公共图书馆最重要的是要创建网络阅读服务管理平台,如此才能提升传统文化阅读推广活动的整体水平。
  首先,公共图书馆要加快创建传统文化阅读推广平台的速度,发挥出网络技术中的链接优势,防止信息孤岛情况出现,在全省范围内创建一个系统化、科学化、常态化的网络导航服务机制。广大人民群众通过这类平台,在线上了解更多公共图书馆的相关资讯和讲座以及展览活动的信息等,可以线上观看电子图书以及视频素材等。   其次,公共图书馆要对数字图书馆虚拟网的建设工作重视起来,要最大限度上发挥出数字资源共享网络的优势。需要注意的是,在虚拟网建设期间,省级公共图书馆要起到牵线带头作用,将市级公共图书馆和縣级公共图书馆等视为分支,如此便可实现全区域的馆际资源共享,让广大读者随时随地地获取多样化的信息资源。
  最后,建立传统文化阅读推广服务群,期间要实现国家级图书馆和省级图书馆以及市级图书馆的强强联合,组织微信服务群、QQ服务群等,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阅读推广工作各抒己见,同行之间相互借鉴和交流经验,共同促进传统文化发展,为全民阅读大业的实现贡献力量。
  (二)多方合作,提升传统文化阅读推广成效。旨在全面提升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阅读推广成效,身为新时期的公共图书馆,务必要谋求多元化的合作,从而实现对传统文化的高效传播以及优质推广。应该与其他利益相关部门展开合作,从而达到预期的传统文化阅读推广目的。譬如可以和青年学者论坛展开合作,开展“传统文化推广”等一系列活动,聘请国学讲师莅临指导,为广大人民群众讲解和传统文化有关的经典故事,从而进一步加强传统文化的阅读推广效果。通常来说,公共图书馆还应该和社会中的高校、文博部门、非遗组织等展开密切合作,一同致力于传统文化推广。从阅读推广成效角度加以分析,通过和不同网络媒体之间达成合作,“线上+线下”的传统文化阅读推广,范围更宽广,从而也会让更多人的参与其中,更好的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三)基于市场调研,组织多元化的传统文化阅读推广活动。公共图书馆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阅读推广时,需要组织工作人员对市场深度调研,前期准备工作要做到位。对于社会上的各类读者,公共图书馆一方需要科学调控传统文化资源,如此才能最大限度上满足各类读者的阅读需求。正确的做法是,图书馆需要立足于不同读者的不同阅读需求,建立独立的传统文化阅览室,按照传统文化内容进行图书的细化分类,合理安置在规定的书架上,从而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多便利。并且,馆方还应该定期组织传统文化阅读推广活动,使之成为公共图书馆日常工作中的一部分,并加强宣传力度、推广力度,实现传统文化和阅读活动项目之间的有机融合,保障传统文化阅读推广的质量以及水平。在此期间,必然可以让读者群体更为深度的认知传统文化,亦会不断提升传统文化阅读推广成效。
  (四)文创研究。公共图书馆要最大限度上发挥出馆藏优势,并且还要彰显出地方特色,日渐拓宽传统文化和文创产品结合的研发思路,譬如进行善本古籍复制品、文化周边衍生纪念品、3D打印文创产品等开发。现在一些公共图书馆的文化产品开发仍旧处在初级发展阶段,期间存在着一系列的创意不足、种类不多、性价比不高等问题,致使消费者购买意愿不强烈,所以公共图书馆当务之急便是要深挖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将传统文化中蕴藏的古典知识和美学意境等均融入文创产品开发流程中来,不能单一化注重表层信息复刻,还要让创意和实效相结合,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五、结语
  综上所述,通俗文化传播形式固化、推广体系有待建立健全、阅读推广活动入基层的深度不足是当前公共图书馆进行传统文化阅读推广中面临的主要问题,需通过创建新型阅读平台、加强多方合作、组织活动、开发文创产品等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地提升公共图书馆传统文化阅读推广成效,如此方可从根本上提升民众参与传统文化阅读推广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为全民阅读格局的实现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何林江.微信公众平台下公共图书馆传统文化阅读推广影响因素探析——以尼山书院为例[J].中文信息,2019,(01):55-55.
  [2]伍力.“公共图书馆+书院”模式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的实践与思考[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20,(04):104-105.
  [3]叶杨晖.“公共图书馆+书院”模式下关于书院弘扬传统文化的思考——以福建省图书馆正谊书院为例[J].山东图书馆学刊,2018,(01):41-44.
其他文献
【摘要】认知心理学是通过研究人类注意、知觉、记忆、表象、言语、思维、解决问题和创造性认识过程的高级心理过程的一种心理学思潮以及研究方向,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的西方。篆书是起源于商王朝时期甲骨文的东方文字符号,更是中国的书法鼻祖。那么源于西方的认知心理学和东方书法入门必学的篆书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本文将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探析篆书的易学性。  【关键词】认知心理学;篆书;易学性;象形;认知过程  【中
期刊
【摘要】在当代全球化日益推进的背景下,工笔花鸟画融入了西方的绘画理论和绘画技法,其作品继承了宋代传统技法的基础上体现出多元化的艺术倾向。本文主要研究了宋代工笔花鸟画的艺术语言、当代工笔花鸟画的时代特征以及当代工笔花鸟画对宋代工笔花鸟画的借鉴与发展,梳理了当代工笔花鸟画对于宋代工笔画的继承,并探讨了当代工笔花鸟画的发展与创新。  【关键词】工笔花鸟画;艺术语言;继承;创新  【中图分类号】J212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西方文化给我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面对西方音乐文化对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冲击,如何传承创新我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成为我国文化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为此,本文在对西方音乐文化所带来的机遇与威胁进行深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传承创新的路径。  【关键词】全球化;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传承创新  【中图
期刊
【摘要】苗族花山节,又称踩花山,苗语称“欧岛(音)”,是川南苗族最盛大、最隆重的传统群众性节日,也是云贵川三省苗族人民的盛会。近年来,兴文苗族国际花山节的影响更是日益扩大,成为享誉国内外的民族特色节日。  【关键词】芦笙;芦笙文化;宜宾兴文县;花山节  【中图分类号】J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2-0072-02  基金項目:国家级创新
期刊
【摘要】《气球》是万玛才旦导演的第七部电影,和他之前导演的作品在题材、色彩还有信仰方面有所突破。被誉为最美文艺片的《气球》为何在中国放映之初就遭遇“冷落”的尴尬境遇,这背后的原因引人深思。也从侧面反映出中国文艺片在商业片长期占据主流市场中生存的艰难,文艺片要想打破这种市场运行机制和商业片平分市场也是任重而道远的。分析文艺片《气球》“受冷”的背后原因,对探寻国内文艺片的出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
期刊
【摘要】在数字技术与互动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各式各样的电子出版物让人们目不暇接,但对于心智发展尚未成熟的儿童而言,自制力的缺乏也让他们对于电子产品的依赖程度日益提高,从而造成许多不良的影响。儿童数字“荆楚文化”创意立体书的设计在本身突破二维空间的局限,改变了传统的阅读方式的前提下,运用丰富多彩的荆楚文化,以故事情节为基础,再加以现代的创意技术完善,让儿童在阅读时感到生动有趣,并且利用了各式各样的特
期刊
【摘要】张艺谋作为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从《归来》的时代纠缠爱情到《一秒钟》的简单细腻,不难看出张艺谋导演在商业类型上的探索与个人极致美学的追求表达。以新作《一秒钟》进行客观评论,将从其叙事层面、人物与情节编码、视听语言层面来分析身处古稀之年的张艺谋对于这部电影的情感呈现。  【关键词】张艺谋;《一秒钟》;第五代导演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
期刊
【摘要】沙孟海书学上的代表作有《近三百年的书学》《清代书法概说》等。沙氏曾自谓其学习书法是“转益多师”“穷源溯流”,也因此沙氏才能从康有为、沈曾植、吴昌硕等人的手中接过碑学大旗,以雄强书风融贯碑帖,著称于世,堪为碑帖融合之集大成者。  【关键词】沙孟海;康有为;书学思想;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J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2-0095
期刊
【摘要】敦煌是丝路咽喉锁钥,古代对外交往的中心,民族融合的热土,保存了丰富的历史遗存,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敦煌市博物馆是敦煌历史文明的窗口,其珍藏的汉代文房用具保存较好,完整的汉代毛笔、早期的西汉麻纸、墨迹清晰的各类汉简都是敦煌优秀历史文化的见证者,是人类的共同财富。  【关键词】敦煌;敦煌市博物馆;汉代;文房用具  【中图分类号】K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
期刊
【摘要】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一部成功的影视作品背后往往汇聚着无数人的心血。演员的自身素养需要在长期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不断积累才可以形成。好的影视作品的呈现与演员的职业素养和技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演员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就是台词,台词技巧影响着影视作品成品表达效果。考验演员的并不是台词的背诵,而是深度的理解,情感的层次表达。因此,本文提出需要探究的主要问题,结合现状分析了台词技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