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能量代谢角度认识足球运动

来源 :体育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k79786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4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11-000-02
  摘 要 鉴于足球运动时间长、对抗程度较激烈的特点,本文从运动生理学的角度对足球运动的技术特点和能量供应方面进行分析,认为足球运动必然包含有氧供能和无氧供能两种方式,而且在不同阶段,其起主要作用的供能系统不同,因此在训练时应结合比赛特点进行相应的训练,以提高球员的运动水平。
  关键词 足球运动 供能系统 有氧供能 无氧供能
  一、前言
  足球运动是一项风靡全球的体育竞技类项目,欧洲五大联赛及各洲际比赛一直都吸引着人们的目光,四年一度的世界杯更是将这项运动推向高潮,令人们为之疯狂。然而,对于如何提高足球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及体能状况,提高足球运动的观赏性,从而促进整体足球水平的提高,一直是科学界关注的话题。对于足球运动过程的复杂性,三大供能系统必然全部参与供能以保持ATP供能的连续性,本文就不同时段供能系统的倚重性以及如何提高运动员的有氧及无氧能力做一下阐述,为足球训练的科学化和正规化提供些建议。
  二、足球运动的专项特点和能量供应特点
  (一)足球运动的专项特点
  足球运动是一项高水平竞技类项目,运动中不仅包含冲刺、中速跑、慢跑等各种跑动运动,还包括抢断、拼抢、贴防、铲球、争顶、转身射门等技术动作,因此运动过程的复杂性由此可见一斑。足球运动员在比赛活动中的活动实际上是一种长时间无规律的包含高、中、低三种强度的间歇运动[1],由于其不同阶段的不同运动状态,能量供应系统也不同,三大能量供应系统各有分工,以满足不同运动状态的能量需求。
  现代足球比赛自20世纪70年代“全面型”足球问世以来,要求队员在全攻全守过程中频繁换位、压缩有效空间,在关键区域实现“以多打少”,尽力争夺时空间上的优势[2]。且随着现代足球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抗程度日益激烈,攻防转换频率的不断加快,要求运动员必须具备高水平的体能,而且这对于比赛的胜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比赛过程中,基本上所有的技术动作都是在短时间内完成的,而比赛的胜负正是取决于这些技术动作,而这些技术动作并不是独立完成的,而是与快速突破、下底传中、快速跑位策应等短时间快速跑动有关。美国运动生理学家福克斯认为,足球运动供能形式的特点是以无氧代谢为主的,认为足球高强度、短间歇、快速度的运动性质,充分体现出其适合无氧代谢供能的特点。我国足球水平与世界强队相比有很大的差距,据相关统计:我国青年足球队运动员在1场比赛中平均间歇时间最高值比外国青年队多1min左右,反复快速冲刺跑的次数少25次左右,因此,在重大的比赛中总是少有建树[3]。鉴于福克斯的观点,在球员的日常训练过程中应注重无氧能力的训练。
  在足球比赛中,司职的场上位置不同,对球员的特殊要求也不同。对门将这一特殊位置,要求短时间内快速反应并做出相应扑救或者面对单方单刀快速出击,所以在训练中应以无氧能力训练为主。中场及前锋队员的前场进攻同样需在并不算长的时间内完成,中场及边路组织者在进行进攻尤其是快速防守反击时,需要就是快速带球冲刺、持球突破,获得边路下底传中和突入禁区获得近距离得分的机会,因此无氧能力对于他们至关重要,但维持全场攻防转换和组织策应等中低强度运动仍需以有氧能力为基础。
  (二)足球运动的能量供应特点
  现阶段,随着足球专业化水平的逐步提高,正规的足球比赛时间为90分钟,连同加时赛在内共120分钟,足球比赛的大强度/小强度运动时间比值约为1:10和1:20,即便是高水平比赛,冲刺跑的比例也远远小于走动和慢跑[4]。在时间上看,确实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占据了大部分时间,但关键技术动作的完成都是在短时间内完成的,这也就决定了足球运动是一项以有氧耐力为基础,以无氧耐力为关键的竞技运动。
  虽然高能磷酸化合物在体内含量很少,但磷酸原系统却是供拼抢、争顶、射门等技术动作的主要供能系统。连续短间歇的大强度运动致使ATP和CP恢复不足时需糖酵解系统参与供能以维持比赛的强度,这对于后期比赛的进行和胜负的结果有很大影响。足球运动中的大部分的时间都是中低强度的运动,而且有氧代谢是无氧代谢的基础,大强度运动后所消耗的CP需要通过有氧代谢来恢复,由于疲劳产生的乳酸也需要有氧途径来消除,因此有氧供能系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三、提高足球运动有氧及无氧能力手段的探讨
  足球运动是一项以有氧代谢为基础,以无氧代谢为关键的运动,无论是有氧能力还是无氧能力都在运动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不能顾此失彼,使训练偏离科学化的轨道。在运动生理学领域,提出了“能量同一体”的概念,即不同类型的运动项目的能量供应途径之间,以及各能量系统之间相互联系形成的一个连续统一体。对于100m、200m、1500m和3000m等田径项目以及游泳等运动,容易确定它们的主要供能系统,然而对于足球运动,冲刺跑、中速跑、慢跑、行走甚至包括站立混于一体,在不同的运动时段,需要不同的供能系统提供能量以完成技战术要求。因此教练员需根据本队队员的实际身体情况,以及在比赛中的位置、表现,制定相应的短周期训练计划以及年度训练计划,合理地训练队员的有氧及无氧能力,提高队员的体能状况。
  (一)磷酸原系统的训练
  在足球比赛中,各种技战术的配合都需要以磷酸原系统的供能作为支持,同样,利用速度上的优势抢占时空间上的有利局面,对进攻方取得进球也至关重要。因此,发展磷酸原系统的供能能力成为了训练任务的重中之重。
  在现阶段,比较常用的方法是间歇训练法,但在使用间歇训练法时应特别注意,因为磷酸原系统的供能只能持续6-8秒,如果以最大强度运动超过10秒,必然会导致乳酸能系统的动用并造成乳酸积累,根据大量的研究证明,运动一般在10S内,间歇1min左右的各种快速跑都有利于发展ATP-CP供能系统[5]。足球运动中不仅包括带球直线快速突破,还包括传切配合、各种转身,在训练中结合足球运动的专项技术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10秒以内的各种直线冲刺跑、双人或多人的快速传切、快速奔跑中的撞墙式配合都是发展磷酸原系统的有效办法。   在进行短距离冲刺跑时,要求一次性尽全力冲刺跑30-50米,间歇30-90秒,也可采用5m加15m折返为一组,组间间歇30-90秒,随着运动水平的提高,可适当缩短间歇时间,但不得低于30秒,以保证CP的恢复。结合有球的方式进行时,教练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组,进行快速传切并完成射门的练习,合理安排队员站位、配合以及间歇时间,让队员在轮换当中采用慢跑、行走或站立等形式积极性恢复,这样更加接近比赛的真实情境,也更利于队员在比赛中更好的适应比赛的节奏。
  (二)糖酵解供能系统的训练
  有关糖酵解系统在运动中的作用说法各异,有的学者认为在比赛中球员的乳酸浓度并未达到太高的水平,因而认为乳酸能供能的意义不大,这也许与比赛的激烈程度、球员的身体素质有关。但现阶段随着足球水平的逐步提高,比赛激烈程度的加剧,“全面型”打发的普及,乳酸能系统的供能作用逐步凸显,如从后场发动一次进攻,差不多最短也需要12秒作用,因此乳酸能系统必然起到很大的作用。据有关研究,运动员在比赛下半段的血乳酸浓度明显增高。随着乳酸的积累,疲劳加剧,血乳酸值可达11-16mmol/L,因此,糖酵解系统也成为了足球比赛最后阶段的影响因素[6]。
  发展乳酸能系统的间歇训练应安排为30-60秒高强度疾跑,间歇2-3分钟,以保证乳酸的适度积累,随着练习水平的提高,适度缩短间歇,以使机体提高耐酸能力。结合专项的糖酵解系统能力的训练,可采用一对一的全力对抗练习,确保两人全力进攻和防守,持续对抗1min左右,间歇90S。同时,也可采用全场折返跑,即将球置于一端球门线上,球员从另一端球门线上起跑,以80%以上运动强度跑向足球所在的球门线上,得球之后带球跑回原起跑的半场大禁区线附近并完成射门,此为一组,间歇2-3min,这种训练类似快速回防再快速防守反击,有利于足球运动的真实场景。
  (三)有氧供能系统的训练
  有氧供能看似在比赛中属于从属地位,但却是无氧供能系统发挥效用的基础,对维持全场比赛中的能量代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发展有氧代谢系统的供能能力时,应避免一些误区,如我国足协曾以12min跑的成绩作为足球运动员体能是否合格的标准,也作为足球运动员选材的标准,使很多具有足球专长的优秀人才被拒之门外。并且这一做法也遭到了很多学者的反驳,因为在足球运动中没有球员连续10min以上的奔跑,而且全场比赛扣除半场休息及死球的情况下仍有60分钟左右的比赛时间[7]。因此发展有氧供能系统应密切结合专项进行,同时在有球的情况下练习对机体带来的印象更加深刻。
  发展有氧供能能力可采用90min小场地比赛、70min分钟大场地比赛,在半场范围内人盯人持续攻防练习,以及各种足球技术的重复性练习。采用专项练习的方式较单纯的12min跑更能有效的发展球员的有氧代谢能力。
  四、结论
  在现阶段,要求体育工作者尤其是教练员对足球运动的性质有充分的认识,明确各个供能系统的作用及重要性。足球运动是一项以有氧代谢为基础,糖酵解供能为瓶颈,磷酸原供能为关键的运动。因此,对三大供能系统的训练各有侧重,也可交叉安排,科学合理地安排周期性和年度训练计划,改变传统的陈旧观念和思想认识,避免训练中的误区。利用有利的条件,结合场地、队员、足球运动的专项特点,去发展足球运动员的有氧及无氧能力,同时辅以技战术的演练配合,提高球员和整个球队的水平,达到预期的训练目的。
  参考文献:
  [1] 殷铁生,邹新光,曲刚,马宝刚,隗峰.从比赛中心率和跑动特点看我国足球运动员的体能状况[J].山东体育科技.1997(02).
  [2] 孔举宁.足球运动员供能系统的特点和影响因素[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0(S1).
  [3] 蔡向阳.对足球运动能量利用的再认识[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01).
  [4] 杨雷,张兴泉.足球运动能量代谢特征探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8(05).
  [5] 张立,张雁立.试论足球运动员的无氧能力及训练[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03).
  [6] 郭成吉,袁礼锋,李芹.足球运动员有氧耐力训练方法辨析[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1).
  [7] 郭成吉.提高足球运动员有氧能力训练手段的生理学剖析[J].中国体育科技.1997(Z2).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11-000-01  摘 要 本研究从中学篮球运动员成长特点出发,分析中学篮球运动员训练中缺失的体能元素,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查阅运动员心理能力在中学篮球比赛中的重要性,尤其是运动员视觉搜索能力的培养,所以本研究从中学篮球运动的理论、技术、战术、比赛等出发提出了中学篮球运动员如何提高运动员视觉搜索的能力。  关
中图分类号:G82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11-000-01  摘 要 教练员在赛场上的每一次指挥都反映了他对此次比赛的主观、客观因素的了解程度,体育竞赛的胜利不仅是运动员将自己的可能实力转化成现实实力,更是教练员临场指挥的智慧结晶。本文在查阅了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教练员临场指挥的角度入手,结合不同竞技水平的跳高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出的心理特征、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11-000-01  摘 要 在现代大学体育活动中,篮球在学生的学校运动项目里占有很高的热度,所以我们有必要在大学的篮球教学中提高学生对篮球的认识,更进一步的让学生了解篮球。本文就此问题而进行论述快攻的含义,就如何培养和提高青少年运动员的快攻能力等问题进行讨论,为进一步推动我国青少年篮球运动向更高层次发展发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11-000-01  摘 要 对于竞技体育运动员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不间断的过程,整个过程贯穿着运动员的儿童、青少年时期。本文希望通过研究,归纳不同项目运动员的始训及成才年龄,在总结传统培养模式不足的基础上,以成才运动员的实际事例作为铺垫,提出体育院校培养运动员所具备的优势条件,及此培养模式的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G84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11-000-01  摘 要 排球新规则的实施,其目的在于均衡攻防之间矛盾,使排球运动更具观赏性和竞技性,通过对排球竞赛规则的演变历史的分析,探讨排球规则修订的原因和趋势,揭示排球运动发展和规则变迁的内在规律,以推动排球运动的发展。本论文根据排球运动发展至今不同时期排球规则的修订对排球技战术产生的影响进行总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11-000-01  摘 要 篮球运动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深入的发展。为使该项运动永远具有吸引力和生命力,并在持续的发展中得到统一和规范,国际篮球联合会近年来不断地对《篮球规则》进行修改,制订了一套详实而又严密的篮球规则。  关键词 规则 篮球 专项技术  在正式的篮球比赛中,双方比赛队员
本文研究的是篮球教学训练中学生篮球意识培养的问题。文章首先阐述了篮球意识的概念和内涵,并分析了篮球意识在篮球比赛中的作用,然后又进一步的提出了有关篮球教学训练中学生
中图分类号:G808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11-000-01  摘 要 作者通过对前人对高原训练与其他几种模式低氧训练方法的分析与运用,比较它们的优缺点,为以后寻找更好的训练模式,提高低氧训练方法应用的实效性提供理沦依据。  关键词 高原训练 低氧训练  高原训练(high altitude training,HH)与高住低训(living h
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从50年代初建立和发展的,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并逐步成熟和完善,在这个过程中,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还有亟需解决的问题,那就是城乡二元分割的现状。随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