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生物治疗

来源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long184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总结原发性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生物化学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我院1997-2006年确诊的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ARMM)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和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14例患者,11例接受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PR),其中单纯接受APR术的5例患者生存时间4.5~12.0(平均6.9)个月;6例术后采用生物化疗者生存时间3.0~24.0(平均12.0)个月.另外3例除生物化疗外分别予以局部扩大切除、乙状结肠造瘘术和未手术,生存时间分别为11、10和54个月.结论 对于ARMM患者手术后使用生物化学辅助治疗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其他文献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已经成为世界范围的流行病,全球约有1.6亿T2D患者.临床上在同一个个体内,糖、脂等的代谢紊乱常共同存在,表现为高血压、高血脂、胰岛素抵抗甚至T2D,称为代谢紊乱综合征(MS)。
期刊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中c-kit及PDGFRA基因突变的分子生物学特点及与临床参数间的关系.方法 对141例GIST进行基因检测,用PCR扩增和基因测序的方法检测肿瘤c-kit基因第9、11、13和17外显子及PDGFRA基因第12和18外显子的序列,分析基因突变与GIST临床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在141例GIST中共检测到c-kit基因突变108例(76.6%),其中11号外显子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于2008年5月8日在河南省郑州市召集有关专家进行了“便秘外科诊治指南”的讨论。
期刊
目的 探讨胃肠间质瘤(GIST)的临床诊治经验,分析其病理特征和影响GIST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经手术治疗的181例GIST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根据Fletcher推荐的生物学行为分级法进行分组,比较不同因素对生存率的影响并进行预后分析.结果 本组GIST病变部位:胃107例(59.1%),小肠51例(28.2%),结直肠等其他部位23例(12.7%
急性阑尾炎是妊娠期常见的外科急腹症,其发生率为0.1%~3.0%,随孕期的进展其发病率不断增高,约80%以上发生于妊娠中晚期[1].由于妊娠期特殊的生理特点,诊治有其特殊性,若处理不当不仅会形成腹腔内感染,还会引发流产或早产,因此,妊娠期阑尾炎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期刊
目的 分析皮革胃的CT特征,评估CT的临床价值.方法 总结40例皮革胃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表现为广泛的环行病灶.胃壁的厚度为1.0~3.4(平均1.6)cm.35例患者病灶均匀强化,3例轻度不均匀强化,2例患者出现壁内钙化.与手术病理结果相比,CT正确分期33例(82.5%),6例低分期,1例高分期.6例CT分期为Dukes D者均经病理证实.其中累及食管下端3例,腹膜转移3例.结论 C
在直肠癌前切除术过程中,直肠内脱落的癌细胞是否是引起吻合口种植复发的重要原因目前尚无定论.但是术中直肠冲洗作为减少肿瘤复发的措施已在临床工作中应用[1].本文研究直肠癌细胞脱落的阳性率,并探索建立术中直肠冲洗的有效方法。
期刊
随着食管癌分期工具及手段的不断发展,使食管癌的治疗前分期越来越准确,为食管癌的分期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期刊
临床资料 患者,女,2岁.因支气管肺炎于当地医院查体发现右肺部异常影像,考虑先天性肺发育异常,来我院行消化道造影检查示结肠肝曲经胸骨旁疝入右下肺,见图1,以"胸骨后疝"诊断于2006年8月21日入院.查体:双肺呼吸音清,腹部无压痛及反跳痛,未见胃肠型及胃肠蠕动波,肝脾肋下未及,肝肾区无叩痛,腹部移动性浊音阴性.于8月24日手术。
期刊
目的 探讨抑癌候选基因Ndrg2在不同分化级别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分析其调控结直肠癌细胞分化的意义.方法 收集50例不同分化级别结直肠癌组织标本,分别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蛋白印迹分析检测Ndrg2的表达;以150点结直肠癌组织芯片大样本分析Ndrg2的表达特点.结合组织芯片相关病例信息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2例结直肠癌组织Ndrg2表达显著低于其自身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癌旁组织中的表达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