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CT在脊住骨折脱位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FC85258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三维CT在脊柱骨折脱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作一初步探讨。材料和方法:比较14例脊柱骨折脱位患者X线平片,CT扫描全部采用EBISC150XP型快速CT机,1.5m层厚。扫描所得断层资料通过网络传送至计算机工作站进行处理。采用WindowsNT3.51平台上Insight三维重建软件进行三维重建。结果:发现三维CT可通过三维空间内的任意旋转、切割,直观、清晰、精确地显示各种复杂脊柱骨折脱位的具体
其他文献
探讨早期急性脑梗塞MRI增强表现。
目的:探讨CT直接冠状面扫描在直肠癌诊断和分期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对13例直肠病变的病例行横断面加直接冠状面扫描。在直接冠状面扫描时,应尽量提高KV及mA,并对所获图像进行后处理。结
目的;观察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心肌SPECT显像特点,及心肌灌注显像在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材料和方法:对临床诊断为VMC的89例患者进行心肌灌注显像,并与心电图,超声心电图,聚合酶
目的:回顾性评价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超低场磁共振成像(简称ULF-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8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ULF-MRI检查11例次,采用芬兰常导型,MAGNEVIEW0.04T机,作常规T1、T2加权相扫描,籍最基本的血流流空
目的:建立成人门静脉管径的正常值范围。材料和方法:测量200例正常成人门静脉短径及民同一层面腹主动脉短径之比值。结果:本组门静脉短径为12.94±1.45mm,其中与同一层面腹主动脉短径之比为
目的:研究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的CT表现,提示新征象。材料和方法:对110例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CT平扫资料,分析不同的出血和积血部位形成的不同CT图像特征。并与60例成人
目的:了解三相位对比法磁共振血管成像(3DPC MRA)对Budd-Chiari综合征(BCS)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对6例疑BCS的患者在GEVectara0.5T超导系统上,先行中上腹部常规MRI扫描,后进行冠状面3DPCMRA检查,采集上/下,左/右,前/后三个轴向血流信号,经
作者对患有或未患腰椎骨折的绝经后妇妇的骨密度测量进行了研究分析,旨在比较L-DXA和mL-DXA对骨折诊断的敏感性。共240例绝经后妇女。根据各胸腰椎侧位X线平片所见,并采用目视半定量法判断椎体
目的:根据含碘造影剂的市场变化,探讨造影剂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材料和方法:(1)上海市医药管理局科技情报研究所的《上海医院用药分析系统》所提供的离子型和非离子型造影剂从1994年 ̄1998年的
目的:探讨实验性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CT表现、病理基础及与PaO2的关系。材料和方法:制作不同程度肺损伤的“油酸型家兔RDS模型”25只,并于注射油酸前、及后30分、60分、120分钟共四次取股动脉血测定PaO2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