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造影检查在肾脏非典型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

来源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az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检查对肾脏非典型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9年6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44例肾脏非典型占位性病变患者的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资料。男26例,女18例。年龄(55.9±13.7)岁。44例共47个占位,均行常规超声检查观察肿物的位置、大小、回声、边界、彩色血流情况,做出常规超声诊断。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肿物增强时相、增强水平、增强模式、是否有环状增强,做出超声造影诊断。将超声检查诊断与最终病理或临床诊断进行比较。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对肾脏非典型占位性病变的诊断效能。

结果

本研究47个病灶中,诊断为恶性15个,良性32个。19个病灶经手术病理诊断,分别为肾细胞癌13个、肾淋巴瘤2个、肾囊肿3个、炎性肉芽肿1个;28个经增强CT或MRI检查诊断为良性肿瘤或假性肿瘤,且定期随访≥1年无变化,分别为血管平滑肌脂肪瘤5个、囊肿15个、肾连接部皮质缺损3个、肾柱肥大2个、未萎缩肾实质1个、驼峰肾1个、瘢痕1个。常规超声检查病灶最大径(2.5±1.3)cm。肾细胞癌常规超声检查以低回声多见(8/13);超声造影检查以快进快出为主(9/13),多为不均匀低增强(6/13),9个发现假包膜,6个发现坏死。2个肾淋巴瘤常规超声检查均为低回声;超声造影检查均为快进快出,等增强1个,低增强1个。5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常规超声检查为高回声;超声造影检查以慢进慢出为主(4/5),低增强2个,高增强2个,等增强1个。肾囊肿常规超声检查以无回声多见(16/18);超声造影检查,单纯性肾囊肿无增强,复杂性肾囊肿囊壁或分隔薄且均匀强化,呈慢进慢出、等增强或低增强。炎性肉芽肿常规超声检查呈囊实性;超声造影检查实性部分与肾实质同步强化,呈低增强。肾柱肥大、驼峰肾和局限性未萎缩肾实质常规超声检查为低回声;超声造影检查为与肾实质同进同出的均匀等增强,无明显包块轮廓出现。肾连接部皮质缺损和瘢痕常规超声检查为高回声,超声造影检查自始至终无增强。常规超声检查将1个炎性肉芽肿、1个未萎缩肾实质、2个复杂肾囊肿误诊为恶性,2个高回声肾细胞癌误诊为良性;超声造影检查仅将1个炎性肉芽肿误诊为恶性。常规超声检查对良恶性病变诊断的敏感性为86.7%,特异性为87.5%,准确性为87.2%,ROC曲线下面积0.871。超声造影检查对良恶性病变诊断的敏感性为100.0%,特异性为96.9%,准确性97.9%,ROC曲线下面积为0.984。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检查的ROC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

结论

超声造影检查对肾脏非典型占位性病变的诊断效能优于常规超声检查,对于常规超声检查诊断困难的肾肿瘤,以及酷似肾占位病变的良性病变和解剖异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优势。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不同血钾水平心力衰竭(心衰)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方法连续入选2011年4月至2015年7月期间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住院的心衰患者。检测入院时血钾水平。出院后于2016年4~5月通过电话或查阅病例系统进行随访,终点事件为全因死亡。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评价入院时血钾水平与出院后全因死亡间的关系。结果本研究共纳入住院心衰患者941例,血钾<3.5 mmol/L患者占11.5%(10
目的探讨无下尿路症状的女性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的尿液菌群特征。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收集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2017年5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且无下尿路症状的女性患者30例,17例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者为DPN组,13例未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者为nDPN组。两组患者均行神经传导功能检查和美国泌尿外科学会症状指数问卷(AUA-SI)。收集两组患者的清洁中段尿标本并进行
目前,人工智能在肾癌诊断研究中的应用正处于起步阶段,影像学诊断的报道多于病理学,主要是关于人工智能通过CT检查鉴别肾肿瘤的良恶性和预测肾细胞癌的病理类型,但尚未涉足MRI检查,而病理学诊断主要是通过人工智能对细胞核进行分级。未来,人工智能在肾细胞癌诊断方面的研究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2019年12月武汉陆续出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并蔓延至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为更好地增强泌尿外科医护人员防控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我们结合本专业临床诊疗工作特点及疫区防控措施和经验,起草了泌尿外科诊疗工作中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建议,以供泌尿外科医护人员参考。
目的分析8例膀胱肾源性腺瘤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知和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9年6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收治的8例膀胱肾源性腺瘤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男5例,女3例。年龄55(33~71)岁。临床表现为血尿7例,尿路刺激征6例,无明显症状1例。合并疾病:7例膀胱炎,3例尿石症,2例膀胱癌,1例侵袭性结肠肠系膜纤维瘤,1例无其他合并疾病。5例有泌尿系手术史。5例发生于侧
目的探讨肾肿瘤行保留肾单位手术(NSS)后肾功能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西京医院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行NSS治疗的115例肾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75例,女40例。年龄(49.50±12.94)岁;体质指数(24.59±3.59)kg/m2;肿瘤最大径(3.66±1.32)cm;R.E.N.A.L.评分(6.43±1.60)分。术前患肾肾小球滤过率(GFR)(48.22±11.
尿控是泌尿外科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也是最为复杂的领域之一。我国尿控领域的科研与临床工作起步较晚、起点较低。近40年来,在全国泌尿界同仁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尿控领域在尿动力学、尿失禁、膀胱过度活动症、神经泌尿学、功能泌尿学、盆底功能障碍等领域有了飞速发展,取得了显著进步,但与国际水平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中华泌尿外科杂志》一直伴随着中国尿控事业的发展,正值她创刊40周年之际,我们以检索到的杂志发表论文为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是一种间叶组织肿瘤,好发于全身各部位,但输尿管少见。其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缺乏特异性,确诊需依靠病理检查,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预后良好。本文报告1例输尿管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患者,全麻下接受输尿管节段性切除术+输尿管皮肤造口术,疗效良好。
本文回顾性分析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精索平滑肌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讨论。本例临床表现为无痛性肿块,行根治性左侧睾丸切除术+左侧精索高位结扎术。术后病理诊断为精索平滑肌肉瘤。本病确诊依靠病理检查。治疗以根治性切除术为主,术后放疗可减少复发,提高远期生存率。
节段性睾丸梗死发病率极低,通常表现为睾丸急性疼痛,需与睾丸肿瘤、睾丸扭转等鉴别,只有少数病例报告。本文报道2例,例1患者13岁,因右睾丸肿大、疼痛3 d,伴呕吐1次于2017年5月5日入院,行右侧阴囊探查+睾丸固定术,术后诊断为右侧睾丸局部梗死。术后第5日睾丸疼痛症状消失出院。术后1年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未见明显异常。例2患者26岁,2018年3月15日因左睾丸肿痛6 d入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