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模式下的建筑专业制图教学研究

来源 :科技资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chuan8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分析了现阶段建筑专业制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用“1+3”教学模式的思路,构建了建筑专业制图教学模式。
  关键词:建筑专业制图 “1+3”教学模式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教材建设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3(c)-0185-01
  建筑制图课程是一门技术和技能要求较高的课程,不仅要求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读图和绘图的技能,读图技能尤为重要,它直接影响后面专业课的学习。在前期研究中笔者将建筑制图课程的全部教学内容划分为画法几何、制图基础、土建设计常识、专业制图、计算机绘图和课程实训六个模块,具体内容见文献[1]。其中画法几何、制图基础、土建设计常识为基础理论性质的教学内容,是读图的理论基础;专业制图模块是介绍应用基础理论知识去读懂建筑专业图的关键部分,是基础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的结合;课程实训模块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应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平台。本文专门研究专业制图模块和课程实训模块下教学方法和思路。
  1 建筑专业制图部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建筑制图课程是建筑类学科学生必修的主干专业基础课,是后续课程以及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的基础。而建筑专业制图部分(包括专业制图模块和课程实训模块)是整个课程内容的核心,也是学生能否真正掌握读图方法和技巧的关键部分。但在现阶段建筑专业制图部分的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仍旧按传统方式来授课,就是按教材内容,由前到后逐章逐节教授。对于专业制图部分,一般教材都按施工图的种类,分设成如下章节,包括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建筑装修施工图和设备施工图。各章节是分别独立的系统,各章节都有独立的概述和背景介绍,因此,按章节授课势必会浪费很多不必要的时间,也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事实上,由于学时有限,教师的授课只能针对相对重点的知识讲授,忽略了许多细节知识点,造成课堂效率低。这样也容易导致学生不能系统掌握各章节的知识点,学习目标不明确,对重点专业知识掌握不扎实,在处理实际问题时,无从下手等问题。
  第二,课程教材的内容与设计实践脱节。比如平面整体标注法,很多教材都没有介绍或介绍很少,而实际设计中绝大多数都采用此法标注。再比如国家规范不断更新,但教材却需要延迟数年后才能作出相应的修改,导致学生将来不能零距离就业。
  2 关于“1+3”教学模式[2]
  2.1 “1+3”教学模式
  1--指基本工程实例,该实例要有代表性。3--指同基本工程实例紧密结合的教学三方面,包括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教材建设三方面。“1+3”教学模式是以基本工程实例为主线,围绕工程实例建设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教材三方面,使之有机结合,从而构建出完善的教学模式。基本工程实例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它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教材建设紧密结合。
  2.2 “1+3”教学模式的特点
  首先,“1+3”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按照逆向原理,先选择实例,再使用任务分解法,建立新的教学顺序;其次,以实现基本工程实例的任务为驱动来完成教学内容,使得学生从被动接受理论知识转化为任务驱动下的主动学习;再次,由于首先建立了基本工程实例形象,而且原本分散的理论知识被穿插在完整的基本工程实例中教授,这样就增强了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另一方面,教授的理论知识与工程实例要解决的问题相对应,使得学生自动理解了理论学习的重要性。由于学习驱动性大大增强,原本枯燥的理论变得生动而有趣,同时理论知识直接与实际问题相联系,也解决了学生在处理实问题时,无从下手的情况。
  3 “1+3”模式下的建筑专业制图教学改革
  根据建筑专业制图部分教学内容的性质特点,笔者采用“1+3”教学模式的思路,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教材建设三方面作了具体的研究。
  3.1 理论教学
  (1)选择有代表性的实例。第一,要求这个实例在校区内真实存在,或者通过计算机建模构造出工程实例的形象,该实例是可以看得见或摸得着的;第二,要求实例具有典型的代表性。比如:可以选择框架结构的教学楼。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在脑海里建立基本工程实例的工程形象。(2)提出任务。以实现该基本工程实例施工图的阅读和绘制作为任务,并将其分解,具体可以按施工图的种类分为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装修施工图和设备施工图等,这恰与一般教材的各章节理论内容相对应,这样各个任务就与各章节理论相挂钩了。(3)针对提出的任务,教授理论。将理论知识的教授融于实例中,对于学生是为了完成工程实例的任务而学习理论内容。
  3.2 实践教学
  理论知识学习之后,需要让学生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此,设计了课程实训环节。课程实训环节也要紧紧围绕着基本工程实例而展开,具体实训任务可包括抄绘和补绘基本工程实例的各类图纸,还可单独选取楼梯部分,进行测绘楼梯平面图和补绘楼梯剖面图等实训练习。实训结束后,还要将所完成的实训任务与基本工程实例相比较。这一环节至关重要,它是一个学习再思考的过程,能让学到的理论知识重新升华沉淀,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的读图能力逐渐提升,从而转化为一种职业技能。
  3.3 教材建設
  具有与基本工程实例配套的教材,是保证“1+3”教学模式下教学效果的必然要求。设计教材编写大纲时,应以基本工程实例为主线,以对基本工程实例提出的任务和问题为主要出发点,紧密结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来进行。在教材的具体编写过程中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注意与建筑设计的实践相结合,比如采用最新的规范和平面整体表示法等方面;第二,注意结合本校专业设置方向和学生特点[3]。建议针对建筑专业制图部分编写校本教材。校本教材具有更新周期快,与实践紧密结合,针对性强的特点,所以更适合“1+3”模式下的课堂教学使用。
  4 结语
  建筑制图课程的教学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有限的课时中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课题。本文从“1+3”教学模式的思路出发,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教材建设三个方面对建筑专业制图部分的教学进行了探讨。
  参考文献
  [1]李春柳,金喜平,李冰心,等.基于工程能力培养的职技高师土木工程制图教学——以河北科技师范学院为例[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1,25(4):67-70.
  [2]金喜平,李春柳,于建军.建筑力学课程改革设计案例[J].高等建筑教育,2012,21(6):112-115.
  [3]龙玉杰.新形势下土木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0(12):423-424.
其他文献
2014年3月5日至6日,定西市畜牧兽医局组织人员,先后深入安定区团结、宁远、鲁家沟、石峡湾等19个乡镇的村、养殖场(大户、合作社)和加工企业等,对安定区畜草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
许多发电企业资金管理不善,导致资金运用效率低下。根据控制论基本原理,结合发电企业资金管理过程,设置资金管理内部控制活动关键点,构建了发电企业资金管理内部控制体系,从
通过研究降低起点分层教学提高高职基础化学课程教学质量的做法、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要上好每次课、教学模式等基本方面表明,降低起点分层教学能够很好地调动各个层次学生
云南省新平县地震地质构造复杂,历史上曾多次发生过破坏性地震,属地震设防高烈度区,多年来一直被国家和省列为重点监视防御区和地震重点危险区,做好新平县防震减灾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新时期、新形势下新平县开展防震减灾工作所做的一些尝试以及在防震减灾职能的发挥、基础设施建设、震害防御、地震应急等诸多方面取得的进步进行总结,以便更好地促进新平县防震减灾工作健康发展。
追求和创造幸福生活是人类文明的普遍规律,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与最高追求,增进民生福祉是社会转型发展的内在逻辑,是中国当前和未来发展之路的主旋律
一百多年前,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曾预见社会主义社会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消灭了私营经济。但实践的发展却超出了马克思和思格斯的预见,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私营经济不仅依
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发展,与之相适应的宏观调控机制不断完善。货币政策体系作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在持续深化改革的进程中逐渐演进,成为构建更加系统完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