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阅读服务的案例分析及启示——以合肥市三孝口书店为例

来源 :国家图书馆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c137094798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体书店参与公共图书馆阅读服务的实践研究,可以为全民阅读推广提供参考与借鉴。采用案例分析法,探索合肥市三孝口书店参与公共图书馆阅读服务的动因与实现方式,总结两者合作开展阅读服务的创新经验,提出对全民阅读推广的启示:完善馆店合作供给阅读服务的制度体系,让读者走向阅读推广的舞台中心,以馆店融合为契机推动纸本阅读的传承与创新。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摘 要]随着经济发展的日益加快,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相结合,对古建筑进行保护与利用,让古建筑在文旅融合的影响下得到更好地保护、传承与发展显得尤为迫切与重要。然而,作为人们精神文化层面重要表现形式的大量古建筑却因各种自然及人为等因素而遭到不同程度的毁损、破坏,乃至消失,大量散落、濒临灭绝的古建筑在实际保护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瓶颈,以亳州市古建筑为研究对象,在调查其保护与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发现其存在古
期刊
期刊
期刊
数字技术的发展为视力障碍者利用作品提供了新的条件,但也对著作权法提出了挑战。为了落实《马拉喀什条约》规定,2018年日本修改《著作权法》,制定了《无障碍阅读法案》及《无障碍阅读法案基本规划》,以确保数字环境下视力障碍者获取无障碍阅读版本。比较《马拉喀什条约》和日本修法,我国2020年《著作权法》既未限定相关利用主体,也无法解决无障碍阅读教育资料供给不足的现实窘境,还忽视了著作权人与视力障碍者之间的利益平衡。有鉴于此,需要通过完善图书馆法等配套法律确认利用主体范围,明确对利用成果的再限制,确定商业可获得前置
在“互联网+”以及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图书馆面临着挑战与发展机遇,开展跨界合作对于公共图书馆来说有其必要性。文章对我国公共图书馆跨界合作现状进行分析,剖析了六类主要的公共图书馆跨界合作的特征及其经验启示,总结了公共图书馆跨界合作取得的成绩,指出公共图书馆跨界合作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推动公共图书馆跨界合作的发展提出了方向、路径以及保障等方面的对策建议。
[摘 要]地方高师院校肩负着育人和育师的双重任务,通识类美育课程在于引导学生求真、至善、和美,地方高师院校通识类美育课程改革工程系统而庞大。当前,地方高师院校通识类美育课程改革存在着学科美育与教师教育美育分离、审美理论与审美实践脱离、高师教育美育与基础教育美育隔离等问题,应通过构建三维一体的“大美育”课程体系,强化美育功能;加强美育师资队伍建设,提升美育能力;建立校内外互动互补的美育实施供给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