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琢玉 勇攀岩 塑品牌

来源 :基础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o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东省广州市玉岩中学是广州开发区、萝岗区党委和政府按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标准兴建的一所格调高雅、设施先进、环境优美的全寄宿制公办学校。学校坐落于萝岗区行政中心城区东侧,北倚麒麟山,西邻狮子山,滨临南岗河。校园绿树成荫,环境优雅,建筑具有浓郁的徽派风格。学校以玉岩中学命名,旨在秉承广州历史最悠久的书院之一、萝岗“玉岩书院”八百多年来丰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杰地灵的历史文脉,张扬浓郁的人文气息。
  学校占地面积15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8万多平方米,绿化面积6万多平方米,总投资近3亿元。校内教学区、办公区、运动区、生活区等功能区布局合理,各种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现代化教育教学设施、场馆一应俱全。
  学校建设目标定位“高起点、现代化、有特色”,以实现“用一流的教育匹配一流的园区”为目标。在办学初始,学校管理团队便提出了“为社会引领者成长奠基”办学理念。在这一办学理念指引下,学校始终坚持不懈地走特色办学之路。我校现已成为“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广东省德育示范学校”、“广东省体育项目传统学校(田径)”、“广州市科技特色项目学校(机器人)”等。
  理念引领——特色主题化
  办学理念是一所学校办学、治校、育人的指导思想,是来源于办学实践又作用于办学实践的理性认识和价值追求。我校办学理念的提出,是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对办学实践的一种积极构想,是从实践出发的对未来办学应达到状态的设想和期待,是基于对新时期教育的深入思考,以及对“以人为本”和“务本求真”的不懈追求。它在更高层次上寄托着学校办学的终极目的和目标,反映出学校的办学取向和追求;同时,也体现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两种价值取向的协调一致,即促进教育对象成为对社会有用的、对社会有大用的栋梁之材,又突出了基础教育的奠基作用。这一办学理念与我校的校名一脉相承,互相呼应,充分体现玉岩人“精琢玉、勇攀岩”的精神境界。
  通过7年的办学实践,这一办学理念已内化为全体玉岩人的办学追求、价值准则。“奠基”体现中学教育的基本功能,“引领者”体现个体终身发展的追求层次,“社会”二字强调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和各行各业,“成长”二字体现对学生主体性和主动性的尊重与珍视。这一办学理念将教师、学生、学校、社会高度凝聚在一起。它具有如下内涵:一是表达学校对学生的一种期许,让学校在思想深处珍视“期望效应”对于学生的作用;二是表明学校和教师的应尽之责和理想追求,让学校和教师的理想点燃学生人生追求之炬;三是既不落后也不超越教育阶段性的使命和职能,使学生的校园生活既具有现阶段的现实意义,而且对未来具有恒久的价值;四是给学生明确的人生指引,帮助学生逐渐明心明志;五是向社会做出一种明确的表态,努力承担起社会赋予的责任。
  理念是一种追求,要能变成现实,需要有具体的培养目标来支撑。为此,学校提出了 “努力使学生成为主动发展、自我完善、脑勤体勤、心健体健的学习者” 的培养目标,努力使“学习者”这一特征成为学生的品质,成为“社会引领者”的基础。学校认为“学习者”这种品质越卓越,“引领者”的基础就越坚固。在此基础上,我校还确立了“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的校训,“完善人格”的德育理念和“看着人教书”的教学理念,“有教无类,德馨业精”的师训,“自强、弘毅、厚德、博学”的生训,“信、诚、精、勇”的校风,“爱生、敬业、崇善、求真”的教风,以及“勤勉、精进、多思、好问”的学风。这些理念、主张和观念,构成我校完整的、系统的办学思想,成为推动学校发展、引领师生进步的精神动力。
  培养目标的实现必须以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为保障,教师队伍必须具有一些基本特质。我校教师的特质表现为:从业态度方面,“爱学校做主人、爱学生做表率、爱事业做能人、爱自己做真人”;执教风格方面,“敏于察、精于思、勤于教、笃于行”;工作品质方面,“致精致勇、追求卓越”。
  我校一直倡导“管理就是服务”及“服务育人”的理念。管理团队把传统的“行政会议”更名为“管理人员会议”,强调管理和服务,打破了“行政”给人高高在上的感觉,拉近了管理层与师生之间的距离;学校传统的“总务处”更名为“教育服务处”,强调服务和育人,变传统的、被动的和琐碎的后勤工作为主动的、有现代气息和育人功能的服务工作,为后勤工作注入了现代和育人的元素。
  人文打造——文化物象化
  学校管理团队不畏挑战,提出了“用文化打造学校品牌”的工作思路,认为要建一流的学校,除了有一流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外,还应该有一流的校园环境。环境是无声的,传递的是思想、文化、自信和蓬勃的活力。
  我校不但以“玉岩书院”来命名,而且还将书院“行已有耻,博学于文”的千年古训也传承为学校的校训。我校的建筑属古典徽派风格,鸟瞰全貌,主体建筑既似一把开启智慧之门的“金钥匙”,又似一个巨大的“反问号”,寓意我校学子探求真知、审问慎思的求学精神。学校管理团队决心在一流硬件设施和富有寓意设计理念的基础上打造有特色、有文化内涵的学校。
  在励耘楼一楼大厅和二楼过道上,有两排能充分展示我校短短七年办学成果的校史长廊。长廊上陈列一千多件锦旗、奖杯、奖牌和荣誉证书等,充分展示了在办学理念的指引下,全体玉岩人为我校实现跨越式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如何让一所仅有七年办学历程的新学校,顺利通过广东省高中教学水平评估、广东省德育示范学校评估等而成为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跨越式历程。
  我校以灰色为校色的主色调,同时也是校微和校旗的主色调。校徽、校旗和校训构成了我校独一无二的学校文化标识。
  学校有现代化的建筑物,如何让这些建筑物都打上文化的元素,学校开展了建筑物命名活动。教学区三栋楼命名为明德楼、弘毅楼、致远楼;图书馆命名为文津阁,艺术楼命名为艺馨馆,食堂命名为知味园,女生宿舍命名为尚慧楼、尚雅楼、尚静楼,男生宿舍命名为至君楼、至友楼、至纯楼,综合实验楼命名为格致楼,行政楼命名为励耘楼,三个水池命名为云影潭、涵月塘、濯玉池,云影潭旁边的小亭子命名为听书轩,所有校道分别命名为玉寰、玉宇、玉轩、玉成、玉辉、玉曦和玉帛路等。用不同的字形和字体把“竞、容、悟、美、真、悦”6个大字,以及“明辨、笃行、慎思、审问、博学、博爱、天道酬勤、静以养身、俭以养德、高格做人低调做事”10个词语分别阴刻在16块巨大的石块上,然后摆放到不同功能区域的恰当位置上。这些建筑物的命名过程体现了学校的培养目标,楼建筑物的名字也无不隐含着学校办学理念的基本素养。   学校文化长廊更是别具匠心,充分展示了管理团队的育人智慧。学校有两条长廊分别通往男、女生宿舍区,如何让这两条长廊发挥育人功能,学校管理团队决定由教育服务处牵头,组织语文科组和美术科组教师讨论,将中华民族两部经典著作的精华部分雕刻成牌匾挂在长廊里。一部是《论语》,挂在通往男生宿舍的长廊上,用行书字体阴刻,寓意男生要做君子,刚中带柔,富有灵动、活泼的气质;一部是《孙子兵法》,挂在通往女生宿舍的长廊上,用隶书字体阴刻,寓意女生要做淑女,柔中带刚,富有文静、典雅的气质。
  校园文化讲究境界,精心营造特色氛围。学校圆形文化广场上竖立了13尊古代伟人的雕像。每当师生们从这里走过,都能感受到孔子的“仁爱”之心,屈原为国家、为真理“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坚毅品格,张衡追求科学的创造精神,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情操,等等。3栋教学楼走廊里悬挂学生的优秀书画作品,以激发学生自主创造的热情。每栋教学楼一楼楼梯的拐角处都装有一面大镜子,提醒师生要时刻注重自己的仪容仪表。教室布置各具特色,追求个性。圆形广场、体育馆旁和知味园旁的宣传长廊颇具艺术韵味。警示牌、对联和名言独具匠心、格调高雅,既具有教育性,又具有人文性。
  我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非常注重细节,精雕细琢,尽力做到让每一座建筑、每一面墙壁都“说话”,让每一个物件都“育人”。办学理念在校园文化的方方面面都得到体现,无时无处不在,给人以“润物细无声”的感觉,充分彰显自己的办学特色。
  品质塑造——校园诗意化
  理念是一种追求,唯有通过践行才能实现。人格完善的过程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过程。学校遵循“完善人格”的德育理念和“行己有耻,博学于文”的校训,积极探索学校特色教育的新思路,着力让学生在这一阶段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和超越自我,在理想、规范、意志、责任等方面不断完善,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一个真正的学习者首先应该是主动的、有追求的、有理想的人,其次应是具备对自我的认识、评价、完善的能力的人,再次应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都勤奋的人,最后应是心理健康、身体也健康的人。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崇尚孝道。我校特色教育以“勤和孝”为主题,吸取传统家训中“孝为立身之本”的观念和“敬为孝先、以功显亲”以及“慈孝相应”等思想,借鉴传统家训“孝道教化、以身立教、注重践履、家风陶冶”的做法,提出“勤立命、孝安身”的孝道文化,让学生成为勤奋的人和懂得感恩的人。
  我校在实施特色教育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做好四方面的管理:一是健康状况,身心不健康也就谈不上发展,因此健康管理是基础;二是时间观念,会把握时间、利用时间是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时间管理出效率;三是精力,学会合理分配精力、调整精力也是必要的,因此精力管理是保证;四是情绪管理,即以最恰当的方式表达情绪,学会觉察、调控、激励、识别情绪并进行有效的疏导、控制,形成乐观、积极、顽强的人生态度,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俗话说:“苟日新,日日新。”应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品质,从“目标更明、计划更细、行动更快、涉猎更广、运动更勤、效率更高”等方面让学生不断提高标准,不断提高追求的目标,以达到更高的发展平台。
  (责任编辑 甘 璐)
其他文献
为了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培养一支结构合理、思想素质好、管理能力强的班主任隊伍,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2018年9月11日,山东省宁阳实验中学在学校六楼多功能会议室举行了班主任培训暨“青蓝工程”师徒结对仪式。  在结对仪式上,戴士国主任简述了活动的目的,宣布了师徒结对的名单,明确了师徒双方的职责。副校长沈培林对活动寄予了美好的希望:希望师徒结对活动能真正落到实处;希望徒弟们勤学善思,尽快地
近一段时间,个别地方发现不当使用、佩戴红领巾,甚至利用红领巾等少先队标志标识恶意营销炒作的问题,损害了少先队员的权益,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为进一步加强少先队组织工作,规范红领巾等少先队标志标识使用,提高少先队组织建设科学化水平,教育部、共青團中央和全国少工委就有关要求下发通知。通知包括:切实提高思想认识;迅速开展一次全面排查;有效提升少先队辅导员和相关教师专业化水平;严格规范学校管理;推动营造良
品德与社会是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养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在课程开设之初,往往以课堂说教为主,由于教学与现实生活脱节,学生缺少对社会环境的了解,对社会文明、社会道德认知不深,难以将所学内化为良好的道德品质。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倡导将教学场所从课堂延伸到社区,将教学资源从教材拓展到社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社会、发现问题,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实现社
多年来,湖南省长沙市一直把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提升教育整体水平的重要举措,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着力培育一支“下得去、教得好、留得住”的农村教师队伍,有效提高了农村教育质量,为长沙市率先成为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市、区)和湖南省教育强县(市、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五定式”补充,优化乡村教师队伍结构  针对农村学校师资引进难、结构性缺乏等问题,长沙市通过建立健全
在日常生活和教学中,我们发现儿童有一个共同的爱好——绘本。绘本以精致优美的绘画、简练生动的语言,展示故事情节,简单易懂,又极具视觉美感,是一种少儿喜爱的读本。正是由于绘本的这些特点,所以在幼儿园、小学低年级经常运用绘本阅读教学方式,但这主要体现在语文教学中。由于语文和英语同属语言类教学,有很多共通点,故笔者将“绘本”阅读教学方式引入小学低年级英语教学中。通过适量的英语阅读来缓解英语课本“听起来费力
李寨中学全体师生:  很高兴收到你们的来信。字里行间,三十年前到李寨中学时的场景历历在目,很是亲切!  办学兴教,立德树人,贵在坚守。得知多年来学校始终注重开展实践教育,坚持走文化知识学习与创新能力、实践精神培养并重的办学路子,培养了大批优秀毕业生,让人感到由衷欣慰。  教育是民生之基,更是强国之本。广育英才,励志报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召唤。希望你们秉承优良传统,继续探索山区办学新路,
教育的宗旨是引导和促进人的发展。学校教育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而学生发展的实质又是基础素质、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全面、和谐地发展。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主要包括品德素养、学习素养、创新素养、国际素养等方面的发展,是各种教育与文化因素整体和系统影响的结果。然而,在众多的影响因素中,课程与课程文化的影响,才是最核心与最关键的。  一、树立课程育人的教育教学意识  课程是为了实现学校的教育目标而设定的教学科
[摘 要]通过实施“统分”兼管的管理新模式,既抓“规划引领”,又放手“项目实施”,以分步推进、多措并举形式,使全市校园文化建设呈现“百花齐放、各有所长”态势。  [关键词]统分;收放;优质;学校文化  回顾浙江省温岭市校园文化建设,经历了认知、探索、创建、发展的历程。从以“净化·绿化·美化”和“学园·花园·乐园”为载体,到以“新农村教育”为发展方向,推动学校文化“一校一品一景”的创建工作,再到以“
近年来,湖南省长沙市一直把推进小区配套幼儿园普惠发展作为落实共享发展理念、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举措。该市通过健全政策法规体系,推进综合治理,建设数量充足、条件达标、收费合理、面向区域内适龄儿童的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着力提供“广覆盖、保基本、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有效缓解了“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  一、完善政策法规,做好顶层设计并构建支撑体系  长沙市一直
一、“叶圣陶教师团队”的愿景  江苏省苏州市草桥中学校是叶圣陶先生的母校。“像叶圣陶那样做教师”是草桥中学教师的梦想和努力的方向。为此,草桥中学成立了“叶圣陶教师团队”,弘扬并落实叶圣陶教育思想,担当为人生而教育的社会责任。“叶圣陶教师团队”所扎根的这座校园,曾经走出叶圣陶、顾颉刚等一代大师,他们的精神已成为团队的源动力,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推动着教师的发展,推动着学生的发展。  “教是为了达到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