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刺多穴针刺结合电脑中频治疗新生儿臂丛神经麻痹48例

来源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zc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臂丛神经麻痹;新生儿;针灸;穴位;电脑中频
  【中图分类号】R245.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6-082-1
  
  新生儿臂丛神经麻痹多见于第一胎足月正常体重或过重的新生儿,常有胎位不正、难产史,在分娩过程中臂丛神经受到过度牵拉致伤。完全性臂丛神经麻痹常遗留严重的伤侧上肢功能障碍,肌肉萎缩,药物治疗收效甚微。笔者自1999年6月—2009年4月对48例患儿进行针灸结合电脑中频治疗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患儿48例,年龄最小20天,最大1岁3月。其中男27例,女21例;病程最短26天最长,最长6个月,平均90天。
  诊断标准:参照金汉珍《实用新生儿学》第2版。
  2治疗方法
  取穴:肩髃、曲池、手三里、外关、阳池、合谷、内关、臂臑、极泉、抬肩、(肩峰前方直下1.5寸处)、阿是穴。配穴:屈伸无力配中(天泉穴下2.5寸处)、臂中(腕横纹与肘横纹连线之中点,两骨之间)、外关;举臂困难加刺天宗、举臂(肩峰前下3.5寸处)、治瘫(肩锁关节锁骨头下方凹陷处);手外旋加刺少海、后溪、内关;手内收加刺阳池、阳溪、列缺;手腕下垂加刺外关、阿是穴。
  操作:常规消毒,采用轻刺不留针、浅刺多穴的方法治疗,一般施平补平泻法。以上各穴可交替使用,针刺完毕后,用电脑中频(TL980-Ⅱ型)采用双极固定法,用两个等大的电极,一极置于患肌运动点,另一极置于患肢另一端,或两极分别置患肢两端,选用处方7;剂量:取收缩限(引起肌肉出现收缩为限),以能引起肌肉明显收缩为度,每次2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间隔2—3天,再行第2疗程。
  3疗效观察
  3.1疗效评定标准
  对新生儿臂丛神经麻痹的疗效评定尚无统一标准。笔者认为以肌力的提高,肩、肘及手腕部活动情况,手握持物体的能力,肌肉萎缩的改善综合判定。治愈:肌力、肌萎缩完全恢复正常,上肢及手功能完全正常,症状、体征完全消失。显效:肌力及肌肉萎缩明显改善,上肢及手功能基本正常,症状、体征基本消失。有效:肌力提高1级以上,肌肉萎缩有所改善,上肢及手功能活动有改善。无效:肌力、肌肉萎缩及上肢、手的功能均无改善。
  3.2治疗结果
  治愈36例,占75%;显效9例,占18.7%;有效3例,占6.3%。总有效率100%。
  4典型病例
  张×,男,30天。与2003年10月2日出生,出生体重4000g,头胎出困难,第2产程长。出生家长即发现换儿右上肢不灵活,手不能伸、握,手腕部下垂,肌力为0级,诊断为右侧臂丛神经麻痹。于生后30天就诊时,右上肢肌肉松弛、萎缩,开始针灸加电脑中频治疗,每日1次,治疗5次后,患儿上肢能轻微活动,手腕部下垂有所改善;继续治疗10日后,肌肉送松弛见好转,肌力为Ⅰ级;30次后,患儿肌力为Ⅱ级;治疗57次后,患儿肌力完全恢复,手伸屈正常,手腕下垂消失,握物正常。随访6年,末留任何后遗症。
  5讨论
  臂丛神经麻痹属祖国医学痿症范畴,中医认为过度外力牵拉会引起人体局部经络气血运用不畅,气血淤滞,肌肤经络失于濡养而发生痿证。治疗本病,我们不拘泥于《内经》中“治痿独取阳明”的理论,并受《素问·痿症》中心肝脾肺肾五脏之疾病均可治痿的启发,结合肌肉筋骨脉、骨骼均可受病的临床实践,创造性的采用了数经互用、浅刺多穴和轻刺不留针的方法。因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气血待充,筋脉待长,故治疗时手法要轻,针刺要浅,以免损伤正气。正如《灵枢·官针》曰:“疾浅针深内伤良肉……病深针浅,病气不泻……”《素问·刺要论》指出:“病有浮沉,刺有深浅,各至其理,无过其道。”以上经文更说明了针刺的深浅、轻重及刺激量均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采用了数经互用、轻刺不留针、浅刺多穴的方法,能调整脏腑气血,加快气血的生成,促进气血流注于肌肤筋骨,达到调气和血,疏通经络的目的。
  在治疗上我们采用了活血化瘀、疏通经络的法则。取穴肩髃为手阳明、阳之交会穴,有通利关节、化瘀调气之功;合谷为手阳明经之原穴,是本经原气留止的部位,能调整人體气化功能,具有通经络的作用;阳池、内关分别为手少阳三蕉经之原穴和络穴,“原络相配”能增强气血运行;极泉为心经之要穴,可调整人体气血的失衡状态,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滞则血滞,气行则血行,针刺有促进气血流通的功能。以上腧穴相配,共奏活血化瘀、通经活络、调和气血的作用,促进臂丛神经的修复和再生,从而达到恢复肢体功能的目的。使用电脑中频处方7是治疗部分失神经肌肉,可以刺激失神经肌肉,兴奋副交感神经,引起肌肉发生单收缩,提高平滑肌张力。使其对病变的神经肌肉发挥特有的刺激效应,而达到康复的目的。
其他文献
我与《农业机械》杂志“相处”的时间并不长,一年零两个月,但是,在这短短的一年多的时间里,她却给了我太多的帮助和启发,给我们这些农机战线上的同行们提供了彼此交流的平台,让其他
胎儿窘迫不仅是新生儿窒息甚至是新生儿死亡的常见原因,而且也有可能引起新生儿神经系统的病变和后期智力发育异常。因此,积极预防和诊疗,精心护理胎儿宫内窘迫能减少胎儿的死亡,改善预后对提高人口出生素质,减轻国家及家庭的负担有重要的意义。
针对基于卡尔曼滤波器的残差检验法会跟踪软故障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状态递推器的改进方法.然后通过对残差量的正态分布标准化措施,将残差向量整体的χ2检测问题转化为每
【摘要】:对66例神经症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心理反应进行了调查,结果提示:依赖、自尊、猜疑、角色冲突等心理反应在患者中普遍存在,并与疾病类型不同而有所差异,为此提出了帮助患者建立“建康自控”的观念,采用“认识领悟”的方法以及区别不同个性特点的护理对策。  【关键词】:神经症;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06-160-1    神经症
【摘要】骨折内固定治疗方法要求达到的理想效果是让骨折局部得到最大的稳定,还要求能够允许肌肉和关节进行最大范围的运动,副作用要尽可能小,合并症也要尽可能的少。钢板是符合这些要求的固定器材之一,它可以达到骨折断之间和骨折块之间的相互加压作用。通过加压,不仅可以加强骨折部位的稳定,还对骨折达到一期愈合起到有利作用。  【关键词】治疗方法;钢板内固定;骨折  【中图分类号】R6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德育教育不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任务,同时更是专业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专业课教师的责任除了传授知识发展学生的智力并培养其能力外,还要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专业课教学具有时间长、空间大、内容广、载体多、实效强等特征,在其中渗透德育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能收到不可替代的效果,虽然专业课教师的德育工作责任重大,但实践中轻德育重智育的现象还没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