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状胬肉切除加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疗效观察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feng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究翼状胬肉切除加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是否能有效对翼状胬肉进行治疗。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翼状胬肉患者共74例,收治年限均在2014年9月~2015年9月之间,将74例翼状胬肉患者通过电脑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有37例。其中一组翼状胬肉患者仅通过翼状胬肉切除术进行治疗,设定切除组;另一组翼状胬肉患者则在切除组基础上加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进行治疗,设定联合组。结果:联合组翼状胬肉患者的治愈率高于切除组,复发率低于切除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翼状胬肉切除加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对翼状胬肉进行治疗,具有更高的治愈率以及更低的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翼状胬肉切除术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临床疗效
  翼状胬肉作为眼科疾病的一种,在临床较为常见,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并且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需要及时通过手术进行切除治疗[1]。本文主要是对翼状胬肉切除加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疗效的探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翼状胬肉患者共74例,收治年限均在2014年9月~2015年9月之间,将74例翼状胬肉患者通过电脑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有37例。
  其中一组翼状胬肉患者仅通过翼状胬肉切除术进行治疗,设定切除组。切除组中有23例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37例翼状胬肉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2.67±2.41)岁。
  另一组翼状胬肉患者则在切除组基础上加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进行治疗,设定联合组。联合组中有22例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37例翼状胬肉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2.44±2.62)岁。
  两组翼状胬肉患者的基线资料均录入统计学软件进行计算,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
  切除组仅通过翼状胬肉切除术对翼状胬肉患者进行治疗。在切除手术开展前,医护人员对患者的结膜囊进行彻底的清洗,整个手术治疗均在显微镜下完成。引导患者至手术床取平卧位,常规铺巾消毒,利用开睑器进行开睑的操作,并对患者进行眼表表面麻醉及胬肉体部球结膜下浸润麻醉。沿着患者胬肉表面结膜边缘进行切开,行胬肉与球结膜间钝性分离,对其胬肉头部进行抓起,分离胬肉与角膜组织,切除胬肉,并彻底清除手术视野内的不良增生组织。
  联合组在切除组基础上加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对翼状胬肉患者进行治疗。医护人员通过注射少许浓度为2%的利多卡因对患者同眼上方球结膜进行局部麻醉,不带结膜下组织而带角膜元干细胞的球结膜移植片,切取大小应与胬肉缺损区一致。对患者巩膜创面进行球结膜移植片的植入,通过尼龙线将球结膜间断与移植片缝合固定于患者的浅层巩膜上,确认固定位置准确后,对患眼进行包扎,完成手术。
  1.3 评价指标
  对两组翼状胬肉患者的治愈率以及复发率进行统计对比,当患者胬肉完全消失,结膜无充血,术区平整光滑,角膜创面透明时,可确认治愈;当患者术后角膜有胬肉组织以及纤维血管组织侵入,且有明显的结膜充血时,可确认复发[2]。当治愈率越高,且复发率越低时,可确认临床手术治疗效果显著。
  1.4 数据处理
  两组翼状胬肉患者的所有对比数据均需录入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计算,治愈率以及复发率的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进行表示,组间对比通过卡方检验,有P<0.05时,可确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联合组翼状胬肉患者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切除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切除组,数据差异录入统计学软件进行计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翼状胬肉患者的治愈率与复发率对比数据,详见表1。
  3 讨论
  翼状胬肉属于变性性结膜疾病的一种,在临床主要表现为纤维血管在患者结膜下的异常增生,当纤维组织侵入角膜的范围逐渐扩大时,即会对患者的瞳孔区进行覆盖,对其视力产生严重的影响[3]。为了提升翼状胬肉患者的生存质量,需要通过有效的手段对疾病进行干预。因此,我院开展本次临床手术试验,来探究翼状胬肉切除加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是否能有效对翼状胬肉进行治疗。
  临床单用翼状胬肉切除术对翼状胬肉患者进行治疗时,虽然也能有效对不良增生组织进行切除,但在操作时也容易对角膜上皮以及角膜干细胞进行破坏,影响角膜的正常屏障作用。另外,翼状胬肉切除术在另一方面还将对患者结膜上皮的增殖进行刺激,由于角膜上皮还未完成修复,容易形成大量的新生血管,进而导致翼状胬肉的复发。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则能有效对上述缺陷进行干预,其中角膜缘干细胞能够对上皮的增生进行有效分化,提供一个稳定、光滑的解剖表面,重新对角膜进行上皮化。另外,球结膜移植片与角膜创伤面恢复了角膜破损的屏障作用,能够有效对结膜上皮的增殖进行抑制,从而起到降低翼状胬肉复发率的作用[4]。
  总而言之,通过翼状胬肉切除加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对翼状胬肉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治愈率,并对其复发率进行降低,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黄江,徐国旭,魏晓红等.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与翼状胬肉单纯切除后眼表泪膜稳定性的对比观察[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14(10):1878-1881.
  [2]夏紅和,严宗辉.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的Meta分析[J].眼科新进展,2010,30(4):361-366.
  [3]李慧燕,丁艳,葛静等.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手术的临床观察[J].临床眼科杂志,2012,20(3):273-274.
  [4]皇甫昌涛,杨林红,唐香等.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473例临床分析[J].昆明医学院学报,2010,31(3):98-99.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 探讨醒脑静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 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在我院确诊的ACOP 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醒脑静联合高压氧治疗,对照组给予纳洛酮联合高压氧治疗,15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苏醒时间、迟发性脑病发生率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苏醒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临床
【摘 要】 目的:探讨脑梗死肢体偏瘫患者应用体外反搏配合早期康复思路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脑梗死肢体偏瘫患者40例,均为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就推拿、针灸、理疗等早期康复治疗(对照组,n=20)与联用体外反搏治疗(观察组,n=2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两组治疗前NFI评分、FMA评分、MBI评分无差异(P>0.05),疗后NFI均有程度不等降低,FMA
【摘 要】 目的:探究老年牙齿重度磨损伴缺失患者应用烤瓷与活动义齿联合修复的效果。方法:资料选取近期本院诊治重度磨损伴缺失90例老年患者临床资料予以回顾性地分析,将应用普通义齿治疗修复患者设为对照组,将应用烤瓷与活动义齿联合修复患者设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颞下颌关节功能与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颞下颌关节功能分级和随访半年后预后情况均比对照组优(P0.05)。  1.2 修复方法  两组患者
【摘 要】 目的 观察维拉帕米与卡托普利联用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健康家兔30例,随机分为五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卡托普利组(2.1ml/kg)、维拉帕米组(0.2ml/kg),卡托普利+维拉帕米组(2.1ml/kg, 0.2ml/kg)。心肌缺血复灌后抽取颈静脉脉血100ml分别测定血清中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结果 灌注后药物治疗组的肌酸
【摘 要】 目的:探討枸橼酸莫沙必利联合益生菌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观察组运用枸橼酸莫沙必利联合益生菌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结果: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92.5%显著高于对照组77.5%,p<0.05;在疾病相关评估指数上,观察组治疗前后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