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邻菲咯啉配合物的循环伏安-光谱电化学研究

来源 :光谱实验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zhiyou2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循环伏安及循环伏安-光谱电化学方法研究了铁-邻菲咯啉配合物的电化学行为,Fe2+与邻菲咯啉生成1:3配合物,给出一对受扩散控制的可逆氧化还原峰.自由Fe2+在-0.24V电位处,给出了一表面控制的不可逆还原峰.由氧化过程中的光谱电化学数据获得式电位为E0=0.875V(vs.Ag/AgCl)和电子转移数为n=1.0.由还原过程的循环伏安-光谱电化学数据发现,[Fe(phen)3]3+的电化学还原过程为产物弱吸附的自加速过程,获得裸电极上的标准速率常数为k0=1.14×10-3cm/s,电子转移
其他文献
研究了β-环糊精(β-CD)及其衍生物甲基-β-环糊精(M-β-CD)、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对水杨酸甲酯(MS)双重荧光光谱的影响,并将其与MS在不同溶剂中的荧光光谱进行对比。结果表明
研究了荧光增白剂VBL在阳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的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当加入表面活性剂浓度较低时,由于VBL和表面活性剂单体形成离子缔合物,紫外吸收下降,荧光发生
论述了激光诱导偏振光谱技术的基本原理,实验方法及其对燃烧场的测量结果。利用光谱扫描方法获得了A2∑+-X2Π(0,0)跃迁带系列吸收谱线及P1(2)谱线的线型轮廓。测量了CH4/空气预混
为研究由氢键形成的超分子体系内的质子化构型,利用355nm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REMPI)技术结合飞行时间质谱(TOF-MS)得到丁酮多光子电离系列团簇质谱.实验没有观测到丁酮母体的团簇
在355nm激光作用下,对氨团簇的多光子电离过程进行了研究,发现电离过程中出现了氨团簇离子序列(NH3)n^+(n=2-6)和氨质子化团簇离子序列(NH3)nH^+(n=2-15)。分析认为在氨团簇的多光子电离
烯胺是一类重要的反应中间体,其在有机合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采用碳-氮转移法合成了结构稳定、不易转变为亚胺的手性烯胺化合物(E)-3-[N-(α-苯乙胺)]-2-烯基-1-苯丙酮,并对产物
在模拟生理条件下应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技术研究了牛血清白蛋白(BSA)与对硝基苯酚的相互作用。通过修正Stern-Volmer方程求算出在不同温度下(304,307,310K)的淬灭常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