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离膀胱黏膜代尿道一期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

来源 :河南外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ttuu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总结膀胱黏膜代尿道一期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的经验,提高治疗水平.方法:对1989~2001年采用膀胱黏膜代尿道一期成形术治疗的52例尿道下裂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2例尿道外口与正常人相同,43例一次成功,排尿通畅,尿线粗,射程远,占82.7%.并发症9例,占17.3%,经治疗后痊愈.结论:膀胱黏膜代尿道一期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具有可修复较长的尿道缺损;形成的尿道更趋于生理性;不易形成尿道狭窄等优点.预防并发症要做到熟练掌握尿道下裂的局部解剖,手术操作轻柔准确,从多角度、多面方预防感染.
其他文献
采用行为观察和生化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在过去工作的基础上,研究了12月龄和18月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和18月龄小鼠四个脑区(海马、大脑皮层、四叠体和小脑)交触体内「Ca^2+」i的水平,同时还
主要介绍了近期我国碳纤维工业的发展现状,表明我国的碳纤维工业已驶入发展的快车道,碳纤维质量不断提高,产业化全面铺开,呈现突破性进展,处于历史最好时期;同时应看到仍存在
我院于2004年1~6月对5例夹层动脉瘤病人进行了腔内隔绝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采用昆明小鼠为实验对象,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H4组(重复低氧4次,低氧预适应组)、H1组(只低氧1次,低氧对照组)和H0组(正常对照组,即不低氧组)。分别测定全脑及不同脑区(端脑、
采用原代无血清细胞培养技术结合免疫组织(细胞)化学和半定量反转录-PCR方法,观察白细胞介素2(IL-2)对大鼠垂体前叶雌激素受体(ER)蛋白含量和基因表达的影响,以探讨IL-2和ER在大鼠重体前叶的相互关系。
<正> 剖宫产多因母婴情况紧急,需立即结束分娩所采取的手术治疗手段。因术前无足够时间作胃肠道准备工作,产妇禁食时间短,频繁宫缩时的疼痛、呻吟、叫喊、张口呼吸,造成术后
患者女,50岁.体重60kg.术前诊断:①风湿性心脏病;②二尖瓣狭窄关闭不全,心房纤颤,心功能Ⅲ级.择期全麻体外循环下二尖瓣置换术.患者入手术室,建立ECG、SpO2、有创血压监测、
本研究观察到10-7~10-5kg/L脂多糖(lipopolysacharide,LPS)可显著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增殖及DNA的合成(P<005)。5&#215;10-4~10-3kg/LLPS却抑制VSMC的增殖及DNA的合成,降低其活力(P<001),并呈时间依赖效应。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NNitroLArginine(LNNA)可拮抗LPS的抑制作用。
目的:探讨根治先天性巨结肠的最佳方法.方法:本组32例,钡灌肠诊断:常见型23例,长段型5例,短段型4例;男26例,女6例;年龄1岁~8岁,平均年龄4.5岁.均采用改良Dygamel术式行手术治
目的:探讨前列腺切除术后排尿困难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对我院1993~2000年收治的32例前列腺切除术后排尿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入院时32例中因尿道狭窄致导尿困难16例,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