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淡然面对孩子的考试成绩

来源 :班主任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38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各位家长:
  大家好!
  感谢大家百忙中抽时间来参加今天的家长会。
  我今天发言的主题是:请淡然面对孩子的考试成绩。
  我知道,多数家长今天来的主要目的,是想了解一下孩子期末考试的情况。我非常理解大家的心情,而且,平心而论,作为您孩子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我对孩子们成绩的关注程度也丝毫不亚于在座的任何一位家长。但事实是:孩子们的考试成绩不会因为我们现在关注程度的高低而发生任何变化。所以,我不得不提醒各位家长:请淡然面对孩子的考试成绩。
  可能有的家长会在心里说:你这不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吗?谁能不在意自己孩子的考试成绩呢?
  不错,谁都在意自己孩子的考试成绩。而且,谁都希望自己孩子的考试成绩好。但是,就全班学生而言,任何一次考试的结果,总是有好有坏,有满意也有失意。并且这种结果作为既成事实,已无法更改。这种情况下,我们对成绩过度关注,可能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不良影响,特别是对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孩子,产生的负面影响会更大,甚至可能是我们都难以预料的。所以,考完试至今,我没有因为任何一个孩子的考试成绩好或者差而特别“关照”过他。
  淡然面对孩子的考试成绩,就是以平常心接受孩子的考试结果。任何一个孩子,只要他平时学得主动,学得踏实,对学习感兴趣,对自己有信心,他的考试成绩一般都低不了。即便他因为临场发挥不好或者别的突发原因而没有考好,我们也不应该责备他,因为他已经尽力了。相反,如果一个孩子,平时就学得很被动,很吃力,对学习不感兴趣,对自己缺乏信心,甚至注意力根本不在学习上,他的考试成绩又能好到哪儿去呢?这时候我们再过度关注他的成绩又有多大益处呢?
  许多家长,由于工作忙或者别的原因,平时对孩子的学习情况很少关心,甚至对孩子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都从不过问,更谈不上关注孩子的学习习惯和心理状况,与孩子进行经常性的交流与沟通了。可是一到考试前,就突然关心起孩子的学习来,要么给孩子制定目标、许以重奖,要么时不时地提醒孩子抓紧复习,迎接考试。这些做法,无形中给孩子施加了压力,不利于孩子考场上的正常发挥。还有的家长,平时不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但在家长会上得知孩子的考试成绩后,完全不能接受,回去后就想尽一切办法给孩子施加压力,甚至动用“武力”。这样做不但不利于孩子重新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反而容易激发他的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
  所以,我想在此提醒在座的各位家长,如果您真的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习好,那就请您淡然面对孩子的考试成绩,平时多多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关注他学习过程中的细节,帮助他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经常与孩子沟通,了解他的思想动态,多鼓励他,使他能够充满自信地投入到平时的学习当中。这样,您的孩子肯定会成为一个活泼、健康、充满自信并且成绩优秀的好学生!
  请大家相信我,我提出这样的要求也是为了孩子们好!
  谢谢大家!
其他文献
一、理性认识:故事是开展思想教育的得力助手    当今的青少年具有以往任何时代所不曾具有的优势,也存在不容忽视的不足。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当今青少年存在“三不”特点,即不迷信宣传,不崇拜权威,不轻易服从。  这些特点增加了把青少年培养成合格的过得硬的接班人,把他们教育成有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的这项任务的难度。  为此,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教育观念与教育方法。其中一个观点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做到淡化。
期刊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在这样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过程中,情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没有情感的交流就谈不上真正的教育。情感交流的前提是人与人之间的互相信任,只有学生对教师产生了信任,才能更好地接受教师的教育,这就是“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而现实的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往往存在着交流的困惑,教师常感叹“现在的学生怎么这样啊?”学生常常抱怨“老师太不了解我们的心了!”如何走出师生交往的困境,作为
期刊
检查评比是很多学校德育工作中管理班级的一种基本办法,有的学校在这方面下足了功夫。笔者熟悉一所学校,该校上世纪末提出了班级“三文明”检查评比:夕会、路队、餐厅,每项10分,还制定了这三项最基本的评比办法,不可谓不细,从根本上确立了该校“准军事化”特色:到本世纪初,发展为“六文明”评比,添,加了“卫生”“纪律”“课间”,进一步“规范”了学生的行为;2005年以后更是发展到了包括“安全”“板报”“文化”
期刊
一月一次调换座位的时间又到了。这是令每个班主任都感到头疼的事情。看似简单的座位调换,实际牵扯到许多内容:××和××凑在一起老说话,要分开;××和××闹矛盾,要考虑;××的眼睛近视程度加重了;××的家长已经托同事来找,希望换个好位置……千头万绪。想让每个同学都满意?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为了做到相对公平,提前一周时间我便开始做准备工作:参考其他班主任的方案;找同学个别谈话;到处查询有什么好的方法……
期刊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青少年性教育一直是教育界难以深入的问题。我们一般把青春期分为两个时期。前期10、11岁~14、15岁是青少年性的勃发期,后期14、15~19、20岁,是青少年逐步趋向成熟的时期。目前中学生平均年龄在14~20岁之间,是健康性教育的关键时期,学校和教师要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性价值观,掌握科学的性知识,拥有健康的性观念,为其踏入社会后拥有美好的个人婚姻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从目
期刊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了天空飞翔的小鸟……”一曲旋律优美、情真意切的《橄榄树》,让中学时代的我如醉如痴、激情荡漾,思绪也随之一起飞扬,其悠扬的曲调、深邃的意境荡涤着我的心灵,萌生着我——一个中学生的梦想:当一名老师,让自己的学生像小鸟一样自由飞翔。高中毕业那年,直面“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的升学观,婉拒家人、老师、同学的劝说,我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师范院校,把教书育人视为自己一生的
期刊
“生日快乐!”早自习时一走进教室,我就听见有学生欢快地祝福着。举目一看,好几个学生正笑嘻嘻地围绕着胡苗,送上生日礼物。胡苗满脸的笑容,乐不可支地接受着同学的祝福和礼物。原来今天是胡苗的生日。我不禁为学生之间的友谊感动,也乐呵呵地走到胡苗旁边,一边祝福她,一边打量那些生日礼物。有的送了一只又大又可爱的熊娃娃,有的送了音乐盒,有的送了一盒高级巧克力……祝福完胡苗,我悄悄询问了几个送礼物的学生,他们花了
期刊
爱是创造奇迹的金钥匙。  孙亮是全校最有名的“人物”,公认的臭名远扬的“老鼠屎”。他抽烟赌博,逃课上网,打架斗殴,往别人的茶杯里吐口水,拿别人的毛巾擦屁股……总之,他是个无恶不作的“大魔头”。  新学期,年轻的艾老师不幸成了孙亮的班主任。她满脸孩子气,个头还不及孙亮的肩膀高。孙亮就乐得笑歪了嘴,他美滋滋地想,哼哼,就凭她这个柔弱女子,还能管住我这匹野性十足的烈马?孙亮摸摸圆滚滚的肚子,“坏水”就上
期刊
一、提出问题:网上学习怎么如此难?    早会后,辛老师回到办公室,办公桌上放着的,是张万祥老师主编的《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里面收集了30位优秀教师的成长案例。辛老师被里面的每一个故事深深感动,但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在网络的陪伴下成长起来的教师们——魏智渊、朱国红、万玮、贺杰等等。他们的成长经历,让辛老师深受启发。辛老师自问热爱教育,对网络也不陌生,怎么就没有想到利用网络解答自己的困惑、提高自身的
期刊
“你要知道,你是一个处于学术研究边缘人状态的一线班主任,如果没有精深的研究素养,又没有专业人士指导,你10年来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研究存在一定的风险性。这是做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极不应该出现的现象,该全面地回顾你的研究经历并确定属于你的研究范式了!”“是啊,我的确应该回首过去的研究经历了。”这些话的对象不是别人,而是我自己。这种提醒促使我不断地反刍那些带有审美意蕴的研究生活:步履蹒跚地走了10年,我的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