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职业教育的现状与改革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alldong2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的教育,这就要求职业学校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使学历和学力并重,建立现代职业教育的管理模式,切实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然而在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本文通过对职业教育现状的分析,提出了职业教育发展的几点对策。
  【关键词】职业教育 现状 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9-0251-02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职业教育在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各类劳动者职业素养的主要途径。因此,发展职业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建设小康社会和人才资源强国的基础性工程。然而,目前职业教育的发展也遇到了一些情况和问题,这就要求职业教育者面临当前的困难,在职业教育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地去探索、改革。
  一、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
  1.1职业教育体系不够完善
  目前,职业教育大多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仍以一张卷子评价学生的优差。在职业教育飞速发展的今天,这种模式已经不适合职业教育的特点了,我们要从职业教育的特点出发,寻找适合的教学评价模式。
  1.2招生难与生源质量差并存
  当前社会普遍存在重学历轻技能,重视普通教育轻职业教育的思想,一些学生即使进了职业学校,也被认为是无奈之举。
  1.2.1在我国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仍然存在着偏见,不能正确认识职业教育的地位,依然存在着学历是找工作的“敲门砖”。从而使许多家长宁愿交高学费接受普通教育,也不愿意让孩子到职业学校学一技之长。
  1.2.2职业学校每年的对口升学名额有限,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1.2.3招生上没有自主权,在招生中成为弱势群体,在别人后面拾遗补漏,使招生周期长、成本高,不得不把招生门槛放低再放低,来接纳学生。
  上述的结果造成了职业学校招生难、生源质量查的恶性循环,从而给学校的毕业生带来了负面影响,降低了用人单位和企业对职教学生的认可度。
  1.3教学实习、实验、设备、场地满足不了职业教育的教学需求
  大多数职业学校原有的办学条件普遍较差,加上这几年在国家政策的刺激下,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压力加重,很多职业学校投资经费匮乏,导致校内实训设备不足。而现有的仪器、设备更新较慢,加上仪器、设备数量少,与现在的企业相比,学生在校学到的专业技术落后,由于专业水平的滞后,严重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就连校外实训基地也大多是名存实亡。如:有的学校为了应付上级主管部门的检查验收,从其他地方借一部分设备、仪器来应付验收,过后再还,学生根本见不到实验器材,更别说做实验了。
  1.4教学缺乏特色,专业不适应社会需求,学生就业率低
  1.4.1由于国家在政策上对职业教育的扶持,最近几年职业学校的规模空前壮大,在专业设置方面,很多学校盲目追求专业的“热门”化,而不顾社会的需求,盲目开设专业,使热门化的专业形成了“一哄而上”的现象,使饱和的专业仍然不断的开设,从而造成了特色专业不突出,学生综合竞争能力不强。同时对口专业教师缺乏,而现有的专业教师对企业的生产和管理,不但缺乏了解,而且没有实际的操作经验。造成对学生的专业能力的培养力不从心,使理论与实际生产脱节,导致人才培养的规格不符合企业所需的标准,使学生毕业后难以很快适应工作岗位。
  1.4.2一部分企业和用人单位只注重学历,不注重职业技能,学生学不能致用,大部分职业学校的毕业生从事与自己专业无关的工作,使国家推行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缺乏激励机制,挫伤了受教育者的积极性。
  针对上述这些问题,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必须采取措施,积极应对职业教育的发展。
  二、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
  2.1改革评价体系,全面提升学生素质,增强就业能力
  目前,各类企业、事业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不断提高,对应聘者的要求不仅是专业能力,还包括人际交往、团队合作、创新等能力。因此,要求学生牢固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将所学知识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才能得到各方面能力的锻炼。为此,必须改革学生的评价体系,改变以前在评优评先中只看学习成绩的做法,增加学生个人素质评价等相关内容,才能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如:学生的基础知识、专业实际操做能力、在校行为、社会实践、团体活动等内容。
  2.2加强职业学校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思想教育工作是职业学校工作的重点之一,要培养合格的职业学校毕业生融入社会建设中 ,就必须加强思想教育。
  2.2.1正确认识职业教育
  2.2.2师生模范带头
  2.3密切校企合作,做到校企共育人才
  2.3.1校企共育人才,企业参与专业教学
  2.3.2深入学生、企业调查,反馈信息
  2.4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2.4.1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2.4.2与高校联合办学
  2.4.3改变现有办学模式
  2.4.4国家正面积极引导
  当前,职业教育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同时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挑战。职业教育只有锐意创新、特色办学,才能满足现代化建设对技术型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张丽.《加强特色专业建设 打造特色院校》 2012、2
  [2]赵梦朱.《浅析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 2011、3
其他文献
【摘要】留守儿童问题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留守儿童问题导致父母与子女缺少沟通的时间和空间,造成儿童心理、教育、生活习惯及成长等一系列问题。在藏工作的内地职工的留守子女,具有家庭条件相对较好、父母知识水平比较高等良好的条件,也会出现因“留守”而导致的一些问题,是值得教育界和父母关注的问题。与农村留守儿童所存在的留守儿童的普遍问题相比较,在藏职工的子女问题存在着差异,为了规避由于职工工作而造成的留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剧,我国旅馆业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旅馆业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本文通过对当前旅馆业竞争形势和经营战略的分析
学位
TPL公司是广西第五家人身保险公司,自2003年末成立以来,业务发展持续稳定,市场份额稳步提高,机构网络不断健全。随着2007年以来新主体不断涌入广西,加上国内外金融和经济形势的影
【摘要】随着我国服装产业的发展,服装教育也逐步成长起来,高校的服装教育在此过程中无疑是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和国外比起来,我国的服装教育还存在着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方面的问题,还不符合我国服装产业快速发展对于人才的要求。为此,本文通过对我国服装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服装教育 存在问题 计算机教学 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物联网强调物品的互联,是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将现实世界中各种物件互为连通而形成的网络,其中所有物品都有数字化、网络化标识,方便识别、管理与共享。本文从物联网的概念及特征出发,介绍了高校物联网的研究现状,分析了物联网在教学和管理中的应用,最后提出物联网在发展过程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自2008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演变而来的金融风暴昌经对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各国的金融体系和资本市场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在这种严峻的国际金融大环境下,中国仍是亚洲
【摘要】教学管理作为学校管理工作中的首要任务,它的信息化程度直接关系到办学质量与教学的有效性。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管理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时代性,因此教学管理与信息化建设是密不可分的。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我国现在的很多高等职业院校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笔者就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的改进策略。  【关键词】高职院校 教学管理 信息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