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古代学习思想

来源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ibian00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首先对“学习”的词源学进行了考察,接着对我国古代的学习思想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学习 词源学 学习思想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一、“学习”的词源学考察
  
  现代汉语中的“学习”一词在中国古汉语中是两个字。其中,“学”字由两部分组成。上半部分是,其两侧代表两只手,中间的两个叉代表文献或者古代用于计算的稻草,象征着被记录下来的知识,整个“学”字的上半部分象征着知识被一代一代传递。“学”字的下半部分是,代表由两根柱子支撑的房顶,象征着传递知识的场所。“习”字同样由两部分组成,上半部分是,代表的是雏鹰的翅膀,下半部分是,代表的是鸟巢。两部分合在一起象征着雏鹰尝试从自己的巢中飞走。中国古代最早出现“学”与“习”连用的句子是孔子提出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在这句话中,“学”指的是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习”指的是实习、演习、温故知新。到了西汉,《礼记·月令》中出现了“鹰乃学习”一语,这是“学”与“习”连写在一起的最早来源。《说文解字》对此的解释是:“敩(学),觉悟也。”;“习,数飞也。”可见,这里的“学”与“习”仍不是一个复合词,“学”指的是效法,“习”用的是本义“数飞”。因此,在中国古代,“学”与“习”代表了两个不同的学习阶段:“学”指觉悟,即教导童昧使他明白事理,也指授教、传业和效法 ;“习”指鸟反复练飞,引申为复习、练习 。
  二、中国古代学习思想要述
  中国古代学习思想滥觞于远古,至先秦时期得到了空前的繁荣与发展,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思想体系。唐宋时期,中国古代学者对于学习的看法进一步深化,他们认为:“未知未能,而求知求能之谓学;已知已能,而行之不已之谓习。”(《续近思录·卷二》);人的一生都在学习,“长而学固谓之学,其幼时岂可不谓之学?”(《张子语录下》); 学习的内容是多样的,不单单“手执一卷”是学,洒扫应对等等也都是学。到了明清时期,人们认为,所谓“学”,就是从“所未能”的领域中求得已知,从而受到启发;从“所未能”中达到已能(技能、能力),从而发展能力的活动过程。所谓“习”,就是将已经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经过“涵泳”、“服习”达到熟练、巩固程度,并继而为进取创造条件的过程。 可见,中国古代学者对于学习的看法自先秦起至明清时期虽然有所发展,但却体现出高度一致、一脉相承的特点。
  通过梳理古代学者对于学习的看法,我们可以把中国古代学习思想概括为以下几个重要方面:
  (一)可学而成,有教无类。
  中国古代思想家普遍认为“人是可学而能,可事而成”的。两千多年前,荀子就提出了:“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荀子·解蔽》),说明人的本性具有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而客观事物的道理可以成为认识的对象 。孔子认为:“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之;困而知之者,又其次也。”(《论语·季氏》)孔子虽然提出了“生知论”和“学知论”两种学说,但他自己却不认为自己是生而知之,而强调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论语·述而》)即他所反复论述的还是“学而知之”。 孟子在“可学而成”的基础上提出了只要善于学习,“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下》)的观点。通过学习,不仅圣人可以勉成,达到前人的成就,而且后人还能超过前人,正如孔子所言:“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论语·子罕》)在“可学而成”的基础上,孔子进一步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这一思想无疑扩大了学校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的来源,并推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下移”并首开平民教育的先河。“可学而成,有教无类”奠定了中国人民热爱学习的认识论基础。
  (二)尽材成德,兼善天下。
  人何以要学习?西汉学者扬雄认为:“人而不学,虽无忧,如禽何!”(《法言·学行》)南宋学者陆九渊认为:“人之不可以不学,犹鱼之不可以无水。”(《陆九渊集》),因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学记》),因此“人性怀慧,非积学而不成。”(《崇学》)学习可以增长智慧,发展能力:荀子曰:“少而不学,长无能也。”(《荀子·法行》);学习可以培养人的高尚情操,加强自身修养:西汉学者刘向认为:“亲贤学问所以长德。”(《说苑·建本》),即学习可以“反情冶性,尽材成德”(《论衡·量知》);学习可以明体达用,兼善天下:孟子主张:“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礼记·大学》指出:“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尽材成德,兼善天下”指明了学习的目的和学习的意义。
  (三)立志乐学,虚心涵泳。
  既然人是“可学而成”并“学可成圣”,“尽材成德、兼善天下”。那么在学习中学习者又应该抱有怎样的学习态度?明末清初学者陆世仪指出:“学者欲学圣人,须是立志第一。”(《思辨录辑要》卷二)“为学者先要立志”,这是中国古代学者所普遍赞同的看法。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为政》)墨子曰:“志不疆者智不达。”(《墨子·修身》)除立志外,学习者要成至贤还必要好学。孔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公治长》)但好学并不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因为,“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正因为达到了“乐之”的地步,孔子才能“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论语·述而》),才能感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除了好学、乐学外,学习者还要保持虚心涵泳、笃学不溢的态度。《吕氏春秋·用众》就曾指出:“天下无粹白之狐,而有粹白之裘,取之众白也。”因此,学习者要多向别人学习,见贤思齐。“立志乐学,虚心涵泳”指明了学习者在学习中应该具备的正确的学习态度。
  (四)专一持恒,勤勉积学。
  学习者在树立了正确的学习态度之后,又应该如何去做呢?中国古代学者认为,学习首先贵在专一持恒。“专一”在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就所学的对象来说,应该在一定时间内专于一种学习内容,不要随时变换,也不要涉猎许多,要“虚壹而静”;第二层含义是指学习应专心致志,全神贯注,不要三心二意,心不在焉。“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孟子·告子上》)此外,要想做到“专”,必须伴之以“恒”,不断朝着一个方向积累。孟子曰:“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告子上》)而要实现“专”、“恒”,学习者还需要勤奋刻苦。
  朱熹指出:“凡人便是生知之资,也必须下困学勉行的功夫方得。”(《陆九渊集·语录下》)正所谓:“莫厌辛苦,此学脉也。”(《性理精义》)“专一持恒,勤勉积学”指明了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如何去做。
  (五)循序渐进,知行统一。
  “学”与“习”在中国古代是两个具有时间联系的不同阶段,但二者还没有穷尽学习的全过程,学习过程还包括更多的环节。孔子主张“志于学”、“志于道”,强调学、思并重,提倡“学而时习”与“好学”、“乐学”,并且重视德行,始终坚持言行一致,因此,在他的治学思想中构成了“立志——学——思——习——行”这样一个完整的学习框架。 《中庸》在对先人治学思想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五步学习法。自从《中庸》把学习过程分为五个步骤之后,以后各代儒家都继承了这种思想,并根据当时具体的情况而进行了发挥。 隋朝学者王通在强调“知之者,不如行之者”的基础上,提出了“行之者,不如安之者。”的观点。所谓“安之者”,是指“行”必须是自觉的,积极主动的,坚定不移的,行了之后会使人有一种安然的感觉,并能使行持之以恒,而不是勉强的、被动的、不自愿的。 明末清初学者王夫之对《中庸》提出的这五步学习法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强调了这五个步骤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促进、互为条件的关系:“学之弗能,则急须辨;问之弗能,则急须思;思之弗得,则又须学;辨之弗明,仍须问,行之弗笃,则当更以学、问、思、辨养其力。而方学、问、思、辨之时,遇着当行,便一力急于行去,而不可曰,吾学、问、思、辨之不至俟之异日。若于五者第一不容缓,则莫如行。”(《读四书大全说》卷三,七)因此,根据中国古代学者的看法,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仅仅“穷理以致其知”还不够,还要反躬以践其行”。“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墨子·修身》)。在谈到“知”与“行”的关系上,朱熹认为:“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朱子语类辑略》),“学之之博,未若知之之要;知之之要,未若行之之实。”(《朱子语类·卷十三》)王守仁认为:“学中有行,行中也有学;学与行是相须不相离的”,“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功夫,本不可离。只因后世学者分作两截用功,失却知行本体,故有合一并进之说。”(《答顾东桥书》)。因此,总结中国古代学者对于学习过程的看法,我们可以看出,学习者一方面要把获得的知识、技能或学问运用到实际生活与道德品行的实践之中,使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另一方面,在亲身实践中学习者也能获得知识、技能或学问,这种亲身实践中获得的知识、技能或学问是行的结果,还要通过学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获得普遍的带有规律性的认识,这就是中国古代学者所认为的“知行统一”。“循序渐进,知行统一”指明了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本质。
  (六)蒙以养正,求师正本。
  中国古代学者认为,学习如果要取得较好的效果,除了学习者自身要达到上述要求外,还需要从童蒙时期抓起,并务要求师正本,因为只有“养正于蒙”,才能“学之至善也。”(《二程集·周易程氏传》卷一)而“人之幼稚童蒙之时,非求师正本,无以立身全性。”(《建本》)“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吕氏春秋》):“黄帝师风后,颛顼师老彭,帝喾师融,尧师务成,舜师纪后,禹师黑始,汤师伊尹,文武师姜尚,周公师庶季,孔子师老聃。”(《赞学》)在中国古代,“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 “虽天子必有师。”(《中说·问易》”。只有尊师重道,才能国家兴盛,即“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存。”(《荀子·大略》
  三、结语
  综合以上我国古人对于学习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与西方学习理论不同,我国的传统学习理论多是哲学家、教育家通过自身的学习与教育实践经验总结出来的应用理论,它不以动物实验为依据,而是专指人的社会活动范畴。 因此,按照我国古人的理解,学习是人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在全部心理活动积极参与下,达到人与性情整体性的改变的知行统一的活动。
  (作者: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系博士研究生)
  
  注释:
   参见熊江平.古诗文译注评析.语文出版社,1996,第9页.
   参见同上。
   参见同上,第403页。
   参见向仍旦.荀子通论.福建教育出版社.1987,第125页。
   张岱年.张岱年文集 第6卷.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第198页.
   参见乔炳臣.中国学习理论的特色和科学性.教育研究.1989,第34页.
   参见乔炳臣/潘莉娟.中国古代学习思想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第360页.
   同上,第361页。
   参见乔炳臣,中国学习理论的特色和科学性.教育研究.1989,第30页.
  
其他文献
期刊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大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建筑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深基坑支护施工作为建筑工程建设过程的重中之重,是一个必不可缺的关键内容,直接关系到
土木工程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施工技术得到了不断提升.但是现阶段我国土木工程的施工技术距离社会需求还有一定差距,无法更好的满足实际施工需求.因此为
期刊
防渗加固问题一直是水利工程施工中重要的环节.文章分析了堤坝工程出险种类及施工方案,对堤坝防渗加固技术进行了探讨.
摘 要 贯彻“以人为本”理念,创建高雅、宁静的环境,制定科学化的规章制度,促进和谐教育,构建和谐图书馆。  关键词 图书馆 和谐读者馆员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高校图书馆是知识的殿堂,作为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文献资源的聚集地,更是人们获得知识、提高自身修养的重要阵地。当今网络快速高效发展的知识经济型社会对高校图书馆事业提出了新的挑战,即要构建温馨和谐的
期刊
后浇带施工技术是建筑工程施工中常用技术,在具体的技术应用中涉及到诸多的施工要点,保证施工的质量就要从这些施工要点的质量控制着手.通过加强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