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寺

来源 :今古传奇·故事(月末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yadong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奇怪的小和尚
  青龙寺是在唐朝很流行建寺庙时建成的,具体时间已经不可考,据老一辈人说,大名鼎鼎的吴道子在游历回老家的时候,曾在青龙寺作过壁画,可以想象当时的热闹程度。
  唐朝乃至后面的几个朝代,青龙寺都是兴旺的。大概到了明朝的时候,青龙寺逐渐香火不济,僧人出走,最后只留下一个老和尚和五个小和尚,打理着寺庙。
  当年吴道子所作的壁画,上方画着青龙盘日,下方画着一方池水,池水里有一些植物,按理说这水里的植物应该是荷花一类,却看不出吴道子画的是什么。
  这壁画在寺庙的东院,由于是寺庙里的宝贝,老和尚便吩咐小和尚元空,隔几天就要去用掸子打扫一下这壁画。
  却说这一天,小和尚元空在壁画上方发现了一个蜘蛛网,便拿着掸子去扫,但是他身高够不到,连着跳了三下才把蜘蛛网扫掉,落地的时候,他的膝盖不小心蹭了一下墙壁。
  他揉膝盖时,立马吓破了胆——膝盖上有绿色的颜料,他把壁画蹭掉了一些!
  再看壁画,画中植物的叶子被蹭掉了一些。不过幸好这颜料够厚,看不出来。
  元空赶紧找水来洗,本以为一洗就掉了,却不知道这颜料一沾水,顺着水痕,把他浅色麻布的裤子染绿了一大片。
  他慌了,什么事都不做,脱下裤子跑到寺庙外的湖边去洗,拿手搓,拿着棒槌捶,好一会儿才洗干净。
  一个月之后,老和尚开始带着几个小和尚出去拿邪,为青龙寺添些补用。
  所谓拿邪,就是哪家哪户出了什么蹊跷费解的事,谁身体不舒服,大夫都看不好,这时候就要去青龙寺请老和尚了。
  老和尚阅历比较丰富,他年轻的时候学过医,跟着游医走过许多地方,后来遇到了游僧,才有了佛缘,辗转几次后,在青龙寺定下了身。
  却说这一天,老和尚带着小和尚外出拿邪回来后,见到寺庙门口有个面容白净的小男孩,他骑在庙门口的狮子上玩耍,咯咯笑得好开心。
  元空岁长,率先去轰小男孩,不让他骑在石狮子上:“快走快走!哪儿来的野孩子?这是你玩的地方?”
  小男孩也十分乖巧,一下从石狮子上跳下来,蹦蹦跳跳地走了。
  老和尚看了一眼那小男孩跑去的方向,心中有些奇怪,但也没多在意。
  二、跟踪
  又过了几天,这小男孩又来了,还是骑在那石狮子上玩耍。老和尚和小和尚要接待那些来烧香火的人,也无暇顾及那顽皮的小男孩。
  就这样过了几天,村里有个陈阿婆来烧香还愿。陈阿婆已经快九十岁了,身体稳健,记性也好,村里的大小事情她都知道。
  老和尚在陈阿婆烧完香后,寒暄了几句,就问:“阿婆,门口那小男孩您看到了吗?您可知道他是谁家的小孩?”
  陈阿婆道:“这小孩不是咱村的,我以前从没见过他啊。”
  老和尚点点头,待送走了陈阿婆后,便思索着这件怪事。
  这小孩几乎每天都来,没有父母来接不说,每天穿着同样的衣服,身上干干净净的,他吃的什么呢?家住在哪里?
  难道真的是邪物不成?
  老和尚虽然对外号称会拿邪,但是还真不相信这世上有妖怪邪物的。他决定搞个清楚。
  第二天,那小男孩来玩的时候,老和尚就过去问话,可小男孩只会咯咯的笑,什么都不回答。
  老和尚不禁想,这小男孩莫非是个哑巴?
  正想着,就有人来上香了,老和尚前去招呼,顺便吩咐一个小和尚,让他注意着小男孩的动向。
  近黄昏的时候,小男孩走了。到了晚间,小和尚跑回来,说他跟丢了。老和尚有些生气,敲了一下他的头:“你还跟不上一个小鬼頭啊?”
  小和尚揉揉脑袋,嘟囔道:“我明明跟着他,可他听到了野鸭叫,就跑进了一片芦苇丛,我过去看的时候,已经找不到人了。”
  老和尚听到此,一挥手:“好了,你去忙吧!”一个计划在老和尚心里浮现出来。
  第二天,小男孩再来时,老和尚招手让小男孩过去,这小男孩身上有股草本植物的清香,沁人心脾。
  老和尚蹲在小男孩身前,往他手心里塞了一个苹果:“拿去吃吧。”
  “师傅!村里沈大娘家出事了,喊您赶紧过去呢!”元空慌张地跑了过来。
  小男孩被声音吓了一跳,回头去看元空。就在小男孩回头的空档,老和尚把一根绑了线团的针,别在了小男孩的衣服上。小男孩扔掉了苹果,咯咯笑着跑远了。
  元空凑过来,看着地上的黑色线团,不解地问:“师傅,您这是?”
  老和尚道:“元空,师傅先去沈大娘家一趟,晚些时候你和元文顺着这线,找一找那小男孩去哪儿了。”
  元空点头应允。
  老和尚走后,元空便叫上另外一个小和尚元文,一起跟着那黑色丝线往前走。
  两个人顺着那黑丝线跑到了一处芦苇荡,天色有些晚了,元文有些发怵,不敢过去看,元空便让他在这边等着,自己走进芦苇荡看。
  这芦苇荡并不是特别大,元空拨开芦苇,蹚着水往前走了一小段,就看到了湖水,黑色的丝线顺着水纹微微动着。
  在离湖岸不远处的水里,长了一棵不知名的植物,小叶子层层叠叠,很大棵的样子;黑色的丝线连在其中一片叶子上,一眼就看到了那细细的针……随后,两人脚步紊乱地往青龙寺跑。
  老和尚知道事情的原委后,让慌乱的元空去休息了。随后喊来另外四个和尚,道:“等会儿让元文带着你们去湖边芦苇荡,顺着一根丝线挖一个宝贝回来!”
  几个小和尚听到挖宝贝,都兴奋不已。元文虽然觉得有些不安,但是也不敢违背老和尚的意思。
  无知者无畏,元文带着另外三个小和尚去了芦苇荡,他还是在芦苇荡外面等着,听着那三个小和尚在水里挖东西,随后抬着那东西走了出来。
  元文在月色下看去,这是一个硕大的萝卜!回到青龙寺里后,元文进门就对老和尚说:“师傅,我们挖了一个萝卜回来!”   老和尚接过那植物:“这是何首乌!瞧瞧这分量,瞧瞧这个头,起码得有上百年!”
  几个小和尚面面相觑,元文却是听说过这何首乌神乎其神的功效。老和尚拔掉那根小银针,把何首乌递了过去,道:“元文,今晚把这何首乌煮了吃!”
  元文接过这硕大的何首乌,抱去了厨房,当晚就煮了。
  三、偷吃
  元文在煮何首乌的时候,是盖着锅盖的。从锅里冒出白烟,听到有很响的“咕嘟嘟嘟”的声音,夹杂着一些混乱的声响,听起来有些像小孩的尖叫,元文心里有些发怵,手颤抖着去打开锅盖。
  热气腾腾的白烟冒出,只见原本白净的何首乌已经变得发紫发红,热水中的何首乌不断颤动着,发出了微小的叫声。
  元文慌乱中,跑去找老和尚。
  然而另外的小和尚告诉他,老和尚刚刚被村民喊出去拿邪了。
  元文更是觉得心头沉重,突然这时候,一股香气袭来,似是肉香,又像草药香,混合着,让人身心俱馋。这香气伴随着阵阵白烟,从厨房飘了出来后,朝着寺庙东院飘去。
  四个小和尚是循着香味跑了出来,随后看到这白烟很不寻常,元文率先跟着那白烟往东院跑,其他三个小和尚也紧随其后。
  这滚滚白烟飘到了东院,吴道子所做的《青龙盘日图》的壁画周围。白烟越聚越多,却没有阻碍住眼前的视野,因为那白烟钻进了壁画里。
  这《青龙盘日图》是几百年前所做的了,尽管经常打扫浮灰,但多少还是有些褪色,可是当这白烟钻进那壁画里后,慢慢地恢复了最初的鲜艳色彩。
  那青龙变得周身墨绿,青龙的眼睛像萤火虫一样,那白日也耀出红光;可是在下方池塘里,却少了一块该有的壁画。
  元文看后顿时醒悟,那少了一块的壁画位置,是一棵莫名的植物,现在想来,与那挖出的何首乌很像!
  白烟在聚集,不停地往壁画里钻,那少了一块的壁画位置,逐渐出现了何首乌的轮廓。
  平常,青龙寺的晚上是静谧的,虫子在草丛里鸣叫,树上有鸦雀的梦中呓语,今晚的青龙寺却异常安静。静了一会儿,就听到“轰隆隆”的晃动声,像是地震了一样,又像是有人在很远的地方,用巨大的锤子敲击着墙。
  白烟把四个小和尚围住了,他们看到了一方池塘,池塘中央有一块小岛。
  小岛上坐着很多穿着各种奇怪衣衫的人,还有许多与他们同龄的童子在吹弹着乐器,吹出来的曲子是悲伤的;他们围着一个花团锦簇的台子,这台子上躺着一个小男孩。
  这男孩的模样,竟与那在寺庙门口玩耍的小男孩一个模样,虽然是闭着眼的。
  元文觉得不太对劲儿,就告诉其他三个小和尚,应该离开这里。
  其中有个贪吃的小和尚,见到一旁台子上摆着双酿团子、云片糕等点心,忍不住偷吃了一块,正美滋滋地吃着,转身想喊元文等几个同伴来吃,却发现他们已经跑出去了很远,跑出去的位置是寺庙东院的门口。
  他想追过去,但是无论怎么跑,都跑不到那东院门口,直到那东院门口被白烟封闭住,他还是没跑出去。
  殊不知,元文等其他两个小和尚喊了他很久,他只顾吃,拉也拉不动,眼看着寺庙东院门口逐渐被白烟笼罩,他们便自己跑了出去——那贪吃的小和尚竟不见了!
  元文与其他两个小和尚回过神来,已经站在了厨房的大锅前,还没来得及想刚刚发生的事,便发现锅里的何首乌已经煮熟了。
  这会儿站在跟前,香味更是浓郁。三个小和尚互相看了一眼,商量着尝一尝。
  元文想阻止,可有个小和尚已经动筷子了,那香味溢出来,更是让人垂涎三尺。元文咽了咽口水,也忍不住尝了一块,那口感美妙得無法形容。
  三人随即约定,等师傅回来再吃,于是盖上锅盖,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元空本来在休息,可那香味一阵阵传来,他忍不住跑到厨房,偷吃那何首乌。其他三人也是心照不宣,轮番偷吃,最后竟把那整锅的何首乌吃完了,只剩下汤水。
  元空点子最多,他提议:“咱们拿炊帚把这些汤水在寺庙周围洒一洒,等师傅回来了,就说那何首乌自己跑了。”
  于是,四个小和尚就一直在青龙寺里等着,但是从天黑等到天明,又从天明等到天黑,却一直都没再见老和尚回来。
  四、传说
  再来说这老和尚,他给人拿邪回来后,沿途就闻到了那香味,慌忙往回赶,走到地方后,找了几遍,却找不到了寺庙,只在原本青龙寺的地方,看到了一些根基。
  老和尚跪在那青龙寺根基的地方很久很久,最后硬是被村民拉起来的。过了些时日,这老和尚就病逝了。
  后来坊间曾传:生长百年的人参可以化成人形,何首乌同样可以。
  吴道子的画实在是神,那生长了百年的何首乌,其实就是那吴道子画的壁画。元空小和尚把那一块蹭掉了一些,拿到河边去洗,颜料随着水飘到那河岸边的何首乌旁,被它吸收了,这才得以化成人形。
  至于它变成小孩后为什么会在寺庙门口玩耍,那是因为它想回到那壁画里,却进不去庙门。
  四个小和尚站在壁画前,在白烟中看到的场景,那小岛上围着的“人”,是在悼念被煮死了的何首乌。
  那些摆在一旁的双酿团子和各种糕点,本就不是人间物,小和尚偷吃了后,才会被留在了那个不存在的地方。
  那么整个寺庙为什么会消失不见呢?
  四个小和尚做小聪明,把何首乌的汤汁洒在了寺庙周围,没承想却使寺庙都沾上了灵气,飞到了不存在的地方。
  20世纪50年代的时候,有人去青龙寺边上的湖里采砂,都会停留在青龙寺的根基处,仰头看天。
  据说,天晴的时候,会从那根基处的云上,看到有一所隐隐约约的庙宇。
  有人说那是飞上天的青龙寺,有人说那是海市蜃楼。
  不过,现在早已经看不到了。
  (责编:半夏 jgbanxia@163.com)
其他文献
1.扫黄打非  城市的夜,五颜六色的霓虹灯此起彼伏。  大都市的华光下,警车的爆闪灯在暗巷中闪烁,与沿街小店的猩红色灯光交相辉映。  此时虽然已经过了午夜,但小巷内人头攒动,衣着暴露的女人,双手掩面的男人,流里流气的小年轻,他们被民警依次带上警车。  看热闹的人们站在警戒线外面,对着他们指指点点。  这是一次全市范围的扫黄打非行动,刑侦队奉命参加联合行动。  队长曹林宏为了侦办一起连续伤人案件,已
期刊
这场戏对吴风很重要,有上级领导在台下观看,如果演出成功,那就意味着他的事业会再上一个台阶。王凤却在他的戏衣上做了手脚。她希望他当众出丑。谁让他喜欢上剧团的女主角,她恨他背叛了她。  王凤改完戏衣,就借故离开剧团回家了。她不想看吴风和女主角在台上眉来眼去,更不想亲眼看见他在舞台上出丑。  当天吴风回来了,失魂落魄,满脸泪痕,他说自己穿错了戏服,这件戏服又瘦又小,裤脚却很长,绊得他摔了一跤。王凤说:“
期刊
厦门 顾望:在小说的爱情故事里,常常有很多刻骨铭心的记忆,《故事版》1月上的《记忆中的他》,恰好是可以戳中我泪点的故事。但在生活中,伴随我们的常常是无数的小感动,汇成了一条通往爱情的小溪流。  奇奇: 《记忆中的他》告诉我们:在人的一生之中,能够找到一个你所爱的也是爱着你的人,能够相互尊重,有爱而没有伤痛,不离不弃,长相厮守,这其实已经是太难得的事。如果你有幸成为这样的人,那么就请好好珍惜眼前所拥
期刊
河南 李辉 :看完这一期的《故事版》,我感慨颇深,这一期有一个故事叫做《凤凰男奋斗记》,简直就像是在讲述我往日的亲身经历!想当初我刚出社会时,也是身无分文,我是一步一个脚印才走到了今天,更幸运的是,我遇到了不嫌弃我穷苦的妻子。希望所有的年轻人,都能艰苦奋斗,终有一日,你吃过的苦会回馈你。  奇奇:俗语说“莫欺少年穷”,不知道各位刚出社会的时候,因为经济条件差,发生过哪些难忘的事情呢?  毛子:我刚
期刊
1.初遇  坐在临窗的位置,陈珏面前的咖啡已经彻底凉了。  他已经在这家咖啡馆坐了两个多小时了。  此时已经接近下班的时间,咖啡馆里只剩三三两两几个人,大家都在小声交谈着,只有他一个人,盯着窗外发呆。  窗外天色阴沉,有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凉风吹进来,带着一股萧瑟的凉意。  陈珏看了一眼时间,差不多该回去了。他缩了缩脖子,起身离开。  自从香丽失踪之后,陈珏就一直一个人,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睡觉,一个人
期刊
1.搬家  陆晓芸是在和男友大吵一场后,临时起意决定搬出去住的。  但是,东西收拾到一半后,陆晓芸就开始心生悔意。在广州,想要租一套像样的房子,没有上千元是拿不下的。  可陆晓芸不过是小公司里的一个白领,月薪两千多元,如果不是男友全额负担房租,除去吃喝拉撒,她哪还有余钱扮靓?  不就是和女网友互发暧昧的手机短信吗?不就是精神出轨吗?刚才的母老虎形象是不是有些过了?要不,吞下这口气,忍一忍,海阔天空
期刊
1.见面  推开门的一刹那,许朗疑心自己走错了门,一天而已,曾经乱得狗窝一样的家变得像星级宾馆一样窗明几净。然后,他看到穿了素花家居服的格子笑眯眯地站在厨房边,很温柔很温柔地问他:“亲爱的,晚上喝小米粥好吗?”  许朗的脑子蒙了一下,第一个反应是:这下麻烦大了。  许朗承认自己这次被欲望冲昏头了,竟然糊里糊涂地将格子从遥远的南方召唤过来,不仅如此,还在翻云覆雨、激情四射的时候答应了格子她可以留下来
期刊
1.命案  清晨,舒雨淇刚从梦中醒来,床头的手机响了,又有命案发生了!作为重案中队长,每有命案,他都必须在第一时间赶到,责无旁贷。舒雨淇瞅了一眼墙上的挂钟,正好6点45分。  舒雨淇很快到达命案现场,楼顶平台上距楼梯口不到2米处,一女子曲蜷着身子躺在那里,上头有条晾晒衣服的铁线,铁线上挂着一套女式西装。他快步走过去,一股酒腥味扑面而来,猫腰一瞅,大吃一惊:“怎么是她……”  舒雨淇强压着内心的惊诧
期刊
1.三次倒卖  2014年6月13日,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华强合同诈骗案。年近半百的华强戴着手铐,高大壮实却弯腰驼背,又圆又大的脑袋半秃,他穿着橘红色的马夹,套着短袖绿色圆领衫,马夹上有“嘉定区看守所”几个大字。在两名法警的带领下,他大踏步地走进法庭盯住审判长,未经提问,就中气十足地辩解:“我几次卖房子都是合法的,我的房子应该卖给第三家。”  庭审中,针对如此混乱逻辑,端坐在检察员席上的
期刊
楔子  顾林意识到自己在一条昏暗的甬道里。甬道狭长,像一根加粗的橡胶管,怎么走也走不到尽头……突然,前方出现了一抹亮光!顾林心中一喜,立刻向亮光跑了过去,不想,刚跨出甬道,他差点儿就摔了下去!  甬道尽头居然是万丈的深渊!惊魂未定的顾林刚站稳,却突然看见对面的悬崖上站了一个黑色的人影。顾林本能地想要后退,对方却开始助跑,然后纵身一跃……竟是生生越过几十米宽的悬崖,精准地砸在了顾林身上!  这么小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