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焦虑到平衡r——心理学视阈中莫里斯·桑达克绘本的幻想性叙事

来源 :理论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pnyoy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借用皮亚杰关于儿童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可对莫里斯·桑达克的绘本三部曲作出更深入的解读.在文本层面,儿童的焦虑是三部曲的重要主题,其产生的原因在于成人在儿童成长历程中的缺席.儿童形象用以缓解焦虑的方式均为进行幻想性的游戏活动,从而在更广阔的时空背景下舒张负面情绪、缓解心理压力.就现实层面而言,这种幻想性叙事符合儿童的认知发展心理,即在感受到外界刺激时采用同化与顺化的方式将现实纳入自身的思维框架并根据现实对其进行调整从而达到心理的平衡、完成自我发展与成长.因此,幻想性叙事与儿童认知发展心理的契合建构了桑达克绘本的艺术魅力.
其他文献
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理论成果,共享发展理念是对马克思利益思想的逻辑继承与时代创新.马克思从唯物史观的理论视角出发,阐明利益范畴的社会实践本质
[目的]   研究异构酶Pin1在人胶质瘤中的作用,探讨Pin1在胶质瘤中的新机制;综合评价Pin1基因-842位点多态性与阿尔茨海默病易感性的关系。   [方法]   1.免疫组化、W
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恩格斯通过对科学社会主义“缘何批判”“何以科学”“何为必然”的三重追问,阐释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理论基础和必然趋势,即空
马克思在揭示资本主义生产目的以及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残酷无情地剥削工人的过程中,阐述了丰富的卫生健康思想.马克思从健康社会决定因素研究健康,认为以资本为核心的资本主
海德格尔在弗赖堡大学讲座中论述了亚里士多德的潜能概念,但此概念须被置于灵魂问题的视野之下才有意义,因此,海德格尔在弗赖堡大学讲座第二章重点探讨了灵魂概念,以期实现关
在前期现象学研究的理论基础上,由对唯我论发难的解答而发轫的他人现象的出场问题成为现象学后期极为重要的问题模式.晚期胡塞尔认为,在这里的“我”与在那里的“他”的关系
列维·斯特劳斯将神话研究引入神话内部,开创了神话研究的新纪元,这种研究方式与结构语言学渊源深厚.本文仔细梳理了其神话研究的学理脉络,考察其神话研究的视角、原则、理念
黄老道家极看重“因循”,主张在治国、治民等实际行动中积极顺应事物变化的客观形势,不失时机地贴近万物、因应万物,以实现把握万物的目标.君主治国要以“因循”为纲,如此才
目前我国对空间权的相关制度规范相对滞后,不能满足空间开发使用的现实需求,亟需加以丰富和完善.文章首先对空间权进行界定,并阐述了空间权的不动产物权属性,然后通过分析我
法兰克福学派始终基于社会批判来反思理性本身,并搭建一种现代社会的理性重构理论,为人们理性地构建现代性的社会生活方式提供理论支撑.霍耐特作为该学派的第三代代表人物,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