钨基催化剂上烷烃异构化研究进展

来源 :化学研究与应用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123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们对汽油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烷烃异构化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长链烷烃异构化,因此研究高性能的异构化催化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了一类用于长链烷烃异构化的新型催化剂-钨基催化剂的研究进展,介绍了此类催化剂的制备、异构化反应,简要介绍了其反应机理。并分析了此类催化剂今后的发展趋向和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研究就地热再生施工碾压温度、材料组成与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之间的关系,是合理确定不同施工碾压温度下再生沥青混合料材料组成,保障混合料性能的重要依据。为解决就地热再生施工过程中碾压温度的动态变化引起的再生沥青混合料耐久性不足问题,引入正交试验,分别研究了碾压温度、再生剂用量、温拌剂用量与再生沥青混合料空隙率、水稳定性指标之间的关系,分析了3种因素对指标的影响程度,构建了3种因素与指标之间的二次回归模型
期刊
文章基于维特根RX4500机组设备,依托就地热再生实体工程,对改性沥青就地热再生施工中各阶段的温度控制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控制要求。使用维特根RX4500机组设备进行改性沥青就地热再生施工时,应采取调节气压、增设防风帘、减小间距等措施保证路表温度均匀,加热后路表最高温度宜≤220℃,机组运行速度宜≤3m/min;翻松后沥青层底面温度宜控制在80℃~90℃;摊铺温度宜控制在140℃左右,并在配合比设
期刊
为研究热再生混合料相关性能和就地热再生加热工艺,该文选取级配类型为SMA-13和AC-13两种废旧沥青混合料(RAP),分别掺加90%SMA-13型RAP和85%AC-13型RAP进行热再生混合料设计。对两种热再生混合料进行车辙试验、低温小梁弯曲破坏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冻融劈裂试验及渗水系数测试。结果表明:两种热再生混合料高温性能良好,低温性能也满足规范要求,但SMA-13热再生混合料低温性能改
期刊
结合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上面层就地热再生施工实践,分析旧路面芯样确定原路面旧料材料组成,通过试验确定再生混合料各组成材料比例。对比分析就地热再生前后沥青路面各项性能指标,得出再生后路面使用性能指标得到明显改善。对就地热再生过程中所产生的费用进行计算,分析得出就地热再生技术可节约养护成本,经济效益良好。
期刊
为了保证沥青路面层间具有良好的粘结力,提高路面的整体性和耐久性,对加铺型热再生热结合与传统加铺的层间结合性能差异进行实验分析。选用AC-13与SMA-10进行不同的层间组合,采用剪切及拉拔试验,分析不同的层间结合形式下的强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层间嵌入深度随着结合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大;在剪切和拉拔性能方面,层间热结合要显著强于传统薄层加铺;持续的增加层间嵌入深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增加层间剪切强度;
期刊
1905年5月27~28日,东乡平八郎上将率领的日本联合舰队与正向远东航行的俄国波罗的海舰队在日本海交火,日本取得了胜利,这就是史上著名的对马海战。此次海战不仅是日本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而且从世界海军史来看,它在军舰设计理念、战术运用等方面,也给世界带来了重大影响。今年正值对马海战100周年,本刊特刊载译文若干,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史料,供有兴趣的朋友参考。
期刊
为了进一步推广就地热再生技术,对就地热再生路面的技术长期耐久性能进行跟踪评估,并对就地热再生技术与铣刨重铺技术的经济性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就地热再生技术相对于铣刨重铺技术能更有效、耐久地处治车辙病害,且就地热再生技术的经济性要明显优于铣刨重铺技术。
期刊
研究了以过氧化氢为氧化剂,在WO3,Na2WO4.2H2O,Na9[SbW9O33]和自制[CTA]9[SbW9O33]等钨基催化剂的作用下,环己醇选择性氧化制备环己酮的反应,并对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进行了优化.发现催化剂[CTA]9[SbW9O33]的活性最高,在80℃下,n(过氧化氢)∶n(环己醇)∶n([CTA]9[SbW9O33])为75∶50∶0.06时,反应2 h
期刊
报纸
为提高就地热再生机组的工作效率和再生后沥青混合料的使用性能,通过对两组不同的就地热再生机组各施工环节温度的采集,对比分析施工全过程的温度散失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机组从地面加热开始至复压结束,其表面温度的集聚与散失均呈现一定的梯度。施工过程中提高机组之间协同配合的程度,加强其同步性,可避免由于温度差异引起的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离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