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新时期的档案编研工作

来源 :办公室业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102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力度进一步加大,档案编研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档案编研工作者面临着新的挑战。要进一步增强档案服务能力,发挥档案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功能,档案编研工作者就必须具有战略思维和长远眼光,面向市场,努力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好的选题,为历史研究者提供充实的资料和依据,充分发挥档案留史资政的作用。下面笔者以编辑《中共中央文件选集》为例,就如何做好新时期的档案编研工作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编研选题要面向市场,适应读者需求
  档案编研工作者要在浩如烟海的档案史料中选好材,努力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集科学性、研究性、史料价值于一体的选题,使沉睡的“死档案”变成“活资料”,创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经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批准,2006年底成立的全国档案编研出版指导委员会即是适应新时期编研工作发展需要,创新工作思路,充分挖掘各方潜能,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实现“小编研”向“大编研”转变的重要举措。它在较短的时间内,即开发出了《城市解放》等不少好的选题,抢救了大量濒危的档案资料,为开创新时期档案编研出版工作新局面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二、编研选材要坚持“三大原则”,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首先要坚持政治性原则。保证政治上不出差错,始终保持与党的方针政策相一致,是做好编研工作的前提。档案编研工作者要坚持党性原则,将把好政治关放在首位。对有损党的形象,危害国家安全、利益、荣誉及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档案文献一律不入选;对仍属于党和国家机密的档案文献一律不入选。对一些内容确实重要,反映一定历史时期面貌的档案文献可暂时入选,但要提请审稿人员注意并按程序报上级领导及有关部门审核,方能入选,万不可凭主观臆断。
  其次要坚持科学性原则。一份档案或文件从形成到流传的过程中,常常会形成多种不同的版本,有的可能是没有印发的草稿、草案,有的可能是无政策性指导意见或未批转其他部门执行和参考的简单批复,因此选材要经过初选、复选、定选三个阶段,从而选择最佳版本。档案编研工作者在选材中只有坚持精益求精、科学取材,才能保证编研出精品,保证编研出版的史料具有科学性、权威性。
  再次是要坚持保密性原则。要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国家有关保密法规,对涉及国家军事、科技、经济秘密的档案文献等一律不入选。档案编研工作者要在熟悉档案资料,了解相关历史背景的前提下,从党和国家的利益出发,以严谨、认真、细致的态度选材,防止失、泄密事件的发生。
  三、编辑工作要坚持精益求精,努力创造精品
  编研工作不是将档案史料进行简单的堆砌,档案编研工作者要严格按拟定的《编辑细则》或大纲要求,做好整理档案、拟写标题、日期标识、注释、文字校订、数字规范等工作,《编辑细则》或大纲最好根据以往经验一次成形,少作修订,以免重复劳动和影响出版质量。就整理档案而言,这看似简单的工作,却不能看作是一般的纯事物工作,它是编研工作的基础性工作,是编辑熟悉档案,掌握史实的过程,决不能忽视或小看这项工作。在编辑过程中,档案编研工作者要坚持标准,提高素养。
  首先要有一定的政治理论修养。具备一定的政治理论水平,才能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从全局、大局上考虑问题,对一些观点和理论问题的把握,才能拿得准,保证不出问题。
  其次要有正确的工作态度。要安下心、坐得住,忠诚事业,不为名利,埋头苦干。
  再次要有严谨的工作作风。特别是党的文献编辑工作,它是一项非常严谨的工作,最忌粗枝大叶,不求甚解。这项艰苦而细致的工作,既要求有高度的责任心,又要求有扎实的功底。
  最后要有较强的编辑能力和知识水平。编辑党的文献,要坚持存真务实的原则,尊重历史、保持档案文件历史原貌和字词习惯,不轻易改动,即对于可改可不改的文字和标点符号一律不改,只订正个别错字和用得不当而影响文意的标点,对于档案中存在的史实、名称、引文、数字等方面的讹误,要以科学、认真的态度进行查核和考订,根据历史事实和确凿的材料予以校勘和订正。这就要求编辑既要具备较强的编辑能力和其他方面的知识,又要在工作中认真细致、精益求精,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经过反复斟酌,再三考订,方可对字词进行校订。比如:对档案文件上出现的“大轰大擁”,有编辑提出将“擁”订正为“嗡”,但我们在《辞海》中查到“擁”同“拥”,那么“大轰大擁”便说得通,可保持原貌不予订正。再比如:数字校核是艰苦细致而又直接影响文稿质量的“苦差事”,档案中会出现一些数字计算误差和多处数字不一致,为此,编辑要通过计算,纠正这些错讹,并根据《编辑细则》要求,将数字用法进行统一,以保证数字的可信度和使用的规范化。对于档案中出现的“105000”改为用带千、百、十的汉字表述,有编辑认为是“十万零五千”,也有编辑认为是“十万五千”,经向有关专业人士请教,这两种表述均可,但前者更为严谨,故笔者采纳了前者意见。
  总之,在编研工作中,“编”与“研”是相辅相成的,“编”是“研”的基础,“研”是“编”的拓展。新时期的编研工作对编研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编研工作者只有放下架子,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面向市场,开发出适应市场需求的好选题,编研出精品。
  (作者单位:国家档案局)
其他文献
中职学校档案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真实历史记录,档案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档案管理工作的好坏关系到学校档案的价值和作用能否得到真正体现。文章分析了档案的价值
由于新医疗改革,对患者的档案保存要求比较高,所以新医改之后医院的档案管理出现了一定的问题。本文主要从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入手,希望找出现阶段我国医院档案管理中的
近两年来,高校的档案工作虽然有了较大进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各类高校档案工作发展还不够平衡,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各高校档案工作还存在着许多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创新。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重点部分,我国农村包围城市、并且农村人口众多的社会形势决定其建设重点在于基层建设。本问题通过分析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体
人事档案是反映了一个人的个性特点、思想品德、个人经历等情况,是个人在社会组织中形成的以个人为单位保存以来的历史记录。人力资源管理离不开人事档案的支持和配合,然而随
本文从提高对医院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入手,对如何规范档案管理,实现医院档案管理的科学化做了认真分析阐述,并指出应充分开发利用医院档案资源,让其自身的价值能够真正
医院档案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为科研、医疗、教学等工作提供服务,其不仅需要涉及医院的各个部门,同时还要对医院的各方面的信息进行融合,因此,加强对档案管理的重视对
我国的医院档案主要以文书档案、病历档案与人事档案为主。针对如何对医院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改革和创新,本文提出了通过增强医院干部和职工的档案管理意识,建立健全各个科室与
本文将基于笔者经验分析当前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旨在提高文书档案管理行业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完善当前单位档案管理体系。
医院档案管理是医院日常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当前,随着迅速发展的网络科技,档案管理的要求和水平也随之日益提高,信息化、科学化档案管理已经成为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