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忽视学生的恋旧情绪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l7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恋旧是当个体需要得不到满足或对新环境不适应时而产生的一种对过去生活的留恋情绪。人们常用“旧情复现”、“勾起美好的回忆”来形容人的怀旧心理。任何人在一生中都会有这种现象发生。对中学生来说,恋旧心理大都发生在环境变迁更替、学习生活遭受挫折的时候。这种情况常常在入学新生或转校生身上有突出体现。
  中学生的恋旧情绪,具体分析有以下原因:
  1 对新环境不适应。新生(转校生)面对新教师、新同学、新环境、新课程、新教法,心理角色转变往往落后于社会角色转变,其学习心理、认识水平、思维能力总要有个渐进过程。
  2 需要暂时得不到满足。需要是个体在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心理状态。可分为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等。新生(转校生)在原来的学校生活了很长时间,他们与原来的老师、同学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而到了新的环境后,班集体尚未形成,在该年龄段的学生,当自己被关心、自我实现的需要暂时受挫时,心理上就会产生失落感,随之便表现出恋旧情绪,从往日的回忆中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新生(转校生)的恋旧心理,往往成为他们学习的障碍。因为他们常将新学校的教学手段、工作方法、师生关系等同原来的学校作对比,总觉得不习惯、不顺眼,从而不接纳。那么,如何化解中学生的恋旧情绪呢?教师和家长应主要从以下两方面人手:
  1 帮助学生尽快熟悉学校新环境,增进师生间、同学问的相互了解,多从情感上关心他们。
  2 当学生因暂时不适应而遭受学习上的挫折时,帮助他们找出原因并进行安慰和鼓励,引导他们通过适当的宣泄、反省等方法,来消除消极情绪,保持稳定乐观的情绪,从而增强耐挫力。
  总之,化解学生的恋旧心理要从提高他们的心理适应力和耐挫力人手,只有这样,方能收到实效。
其他文献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模式    心理健康教育课要以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心理需要为前提,针对学生容易产生的心理问题和不良行为,通过适当的活动方式给予辅导和训练,使每一个学生都了解自身的个性特点,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学会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品质。为了提高心理健康课的教学质量,我们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提出了理念性的层次结构教学模式:  层次结构教学模式是教师根据不同教学内
欣欣同学:你好!马老师很感激你对我的信赖,也很理解你的苦恼.从来信中我看出你是个好女孩,因为你在努力自救.只是,你还没有选择好自救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