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建设书香校园,让书香浸润学生童年,需要从教师、家长、学生以及校园育人环境等方面多管齐下,构建起多维度的阅读体系。完整的网状阅读体系包括建构教师阅读体系,发展教师个性,涵养教师人格;建构学生阅讀体系,让学生浸润书香,让书香滋养心灵;建构家庭阅读体系,坚持亲子共读,实现亲子共同成长;建构校园育人文化体系,让师生时时处处接受文化的熏陶,实现潜移默化的教育。
关键词:小学;阅读体系;校园;家长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而教育却实实在在影响着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成长,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构建书香校园,让书香浸润学生的童年,无疑是学校努力实现最好教育的有效途径。而书香校园的构建离不开教师、家长、学生努力以及学校育人环境的建设。
一、建构教师阅读体系,发展个性,涵养人格
学校建构教师阅读体系,需要根据教师专业发展和生活需求确定教师必读书目和推荐书目,并出资购买各类书刊杂志,为教师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笔者所在学校不仅每年制订教师阅读方案,积极为教师购买或推荐书籍报刊,而且特意打造了乐雅书屋和休闲茶吧,让这两处地方成为广大教师静心阅读的钟爱之地。教师读《教育魅力》《教室里的正面管教》等专业书籍,也读《健康生活》《家庭》等休闲杂志。读书,让教师的个性得以张扬,思想更加厚重,人格得到升华。
二、建构学生阅读体系,浸润书香,滋养心灵
在建构学生阅读体系时,学校应该充分调研、探讨,分层次为学生推荐或制订阅读书目,同时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让学生对阅读感兴趣,让阅读逐渐成为习惯。我校在建构学生阅读体系时,不仅为学生提供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而且结合新教育课程积极开展“晨诵——与黎明共舞”“乐享阅读,与经典对话”等主题活动。
每天清晨,教师与学生一起共读儿歌、童谣和经典诗文,引导学生用最美妙的声音开启美好的一天,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方式;阅读课上,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专门的阅读指导,或组织学生开展读书交流活动,或和学生一起静静品味名家经典;周六上午开放大阅读,学生和家长走进阅览室自由阅读,开阔视野。开展心得交流、旧书捐赠、制作书签、登台展演等活动,丰富多彩的活动与多形式的评价激发了学生的阅读热情,让读书逐渐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
三、建构家庭阅读体系,亲子共读,收获成长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是孩子阅读的启蒙者。学生的阅读兴趣仅仅靠教师引导和调动是不够的,还要发挥家长言传身教的作用。在推进书香家庭建设中,我校利用“家长学校”这一主阵地,配合微信、QQ以及相关网络平台,积极向家长推荐有效的亲子共读形式,推荐适合父母阅读的书籍,倡议建立家庭阅读角。
另外,学校借助丰富多彩的亲子阅读活动,提高家长的阅读热情。例如,开展“亲子淘书乐”活动,让家长陪伴孩子走进书店,和孩子一起挑选喜爱的书刊,促进亲子关系,让家长更加了解孩子的读书兴趣和需求。
“家长读书会”则邀请家长走进学校、走进班级,陪伴孩子在学校阅读课外读物或进行读书心得交流。
“午间故事会”则是由家长自愿报名,走进学校广播室,利用每天中午十分钟时间给学生讲故事。
每学期还评选“最美书香家长”和“书香家庭”,进行隆重表彰。这些活动的举办让家长从陪伴孩子读书中真切地感受到浓浓的亲子情,阅读带来的幸福感油然而生,阅读的兴趣也随之越来越浓。
四、建构校园文化体系,翰墨飘香,承载梦想
马克思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学校的文化建设就应如春风秋雨,在不知不觉中滋润生命。通过环境的布置,营造书香氛围。整个学校的阅读氛围创建得越好,阅读的推进过程越顺利,效果越明显。
学校立足“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成为书香校园的教育点”的目标,精心打造阅览室,把阅览室布置成美丽舒适的儿童天地,让学生静享读书的乐趣。各楼层设置温馨读书角,随时随地满足学生读书需求。用心改造连廊,使之变身宽敞明亮的读书长廊。漫步校园,“好书推荐”步道、沁香雅苑读书区、安全文化教育广场,再加上校园中的绿树红花,令人心旷神怡。
书香校园的建设离不开上述四个体系的建构,拥有完整的阅读体系有助于让学校变成一个读书的乐园,这样的学校也必然是充满希望的学校。
作者简介:胡妮军(1974 — ),女,汉族,山东青岛人,小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教育管理、语文阅读教学。
关键词:小学;阅读体系;校园;家长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而教育却实实在在影响着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成长,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构建书香校园,让书香浸润学生的童年,无疑是学校努力实现最好教育的有效途径。而书香校园的构建离不开教师、家长、学生努力以及学校育人环境的建设。
一、建构教师阅读体系,发展个性,涵养人格
学校建构教师阅读体系,需要根据教师专业发展和生活需求确定教师必读书目和推荐书目,并出资购买各类书刊杂志,为教师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笔者所在学校不仅每年制订教师阅读方案,积极为教师购买或推荐书籍报刊,而且特意打造了乐雅书屋和休闲茶吧,让这两处地方成为广大教师静心阅读的钟爱之地。教师读《教育魅力》《教室里的正面管教》等专业书籍,也读《健康生活》《家庭》等休闲杂志。读书,让教师的个性得以张扬,思想更加厚重,人格得到升华。
二、建构学生阅读体系,浸润书香,滋养心灵
在建构学生阅读体系时,学校应该充分调研、探讨,分层次为学生推荐或制订阅读书目,同时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让学生对阅读感兴趣,让阅读逐渐成为习惯。我校在建构学生阅读体系时,不仅为学生提供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而且结合新教育课程积极开展“晨诵——与黎明共舞”“乐享阅读,与经典对话”等主题活动。
每天清晨,教师与学生一起共读儿歌、童谣和经典诗文,引导学生用最美妙的声音开启美好的一天,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方式;阅读课上,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专门的阅读指导,或组织学生开展读书交流活动,或和学生一起静静品味名家经典;周六上午开放大阅读,学生和家长走进阅览室自由阅读,开阔视野。开展心得交流、旧书捐赠、制作书签、登台展演等活动,丰富多彩的活动与多形式的评价激发了学生的阅读热情,让读书逐渐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
三、建构家庭阅读体系,亲子共读,收获成长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是孩子阅读的启蒙者。学生的阅读兴趣仅仅靠教师引导和调动是不够的,还要发挥家长言传身教的作用。在推进书香家庭建设中,我校利用“家长学校”这一主阵地,配合微信、QQ以及相关网络平台,积极向家长推荐有效的亲子共读形式,推荐适合父母阅读的书籍,倡议建立家庭阅读角。
另外,学校借助丰富多彩的亲子阅读活动,提高家长的阅读热情。例如,开展“亲子淘书乐”活动,让家长陪伴孩子走进书店,和孩子一起挑选喜爱的书刊,促进亲子关系,让家长更加了解孩子的读书兴趣和需求。
“家长读书会”则邀请家长走进学校、走进班级,陪伴孩子在学校阅读课外读物或进行读书心得交流。
“午间故事会”则是由家长自愿报名,走进学校广播室,利用每天中午十分钟时间给学生讲故事。
每学期还评选“最美书香家长”和“书香家庭”,进行隆重表彰。这些活动的举办让家长从陪伴孩子读书中真切地感受到浓浓的亲子情,阅读带来的幸福感油然而生,阅读的兴趣也随之越来越浓。
四、建构校园文化体系,翰墨飘香,承载梦想
马克思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学校的文化建设就应如春风秋雨,在不知不觉中滋润生命。通过环境的布置,营造书香氛围。整个学校的阅读氛围创建得越好,阅读的推进过程越顺利,效果越明显。
学校立足“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成为书香校园的教育点”的目标,精心打造阅览室,把阅览室布置成美丽舒适的儿童天地,让学生静享读书的乐趣。各楼层设置温馨读书角,随时随地满足学生读书需求。用心改造连廊,使之变身宽敞明亮的读书长廊。漫步校园,“好书推荐”步道、沁香雅苑读书区、安全文化教育广场,再加上校园中的绿树红花,令人心旷神怡。
书香校园的建设离不开上述四个体系的建构,拥有完整的阅读体系有助于让学校变成一个读书的乐园,这样的学校也必然是充满希望的学校。
作者简介:胡妮军(1974 — ),女,汉族,山东青岛人,小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教育管理、语文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