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不育症的治疗误区

来源 :家庭医学·新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误区一:小题大做,急功近利
  
  生育是一个自然现象,对多数人来说,即使精液不完全正常,生育也不困难。准备要孩子,只要停止避孕即可,不必计算排卵日和集中“精子”攻坚。女性排卵受神经内分泌系统控制,极易受心理因素影响,紧张和焦虑可能干扰排卵,影响受孕。因此,每周2~3次的性生活频率是适宜的,规律性排出的精子质量也好。
  
  误区二:精液不液化
  
  常有医院和医生将精液不液化作为不育的原因,并做徒劳的治疗。精液的凝固与液化是精液排入女性生殖道后发生的自然现象,两个过程均受蛋白酶的控制,而酶的活性与温度有关,体内与化验室的温度差异决定了酶的功能发挥,也决定了精液液化的质量。事实上,因为精液不液化引起的不育,微乎其微。另外,多数医院将精液粘度高,误诊为精液不液化。
  
  误区三:前列腺炎与不育
  
  前列腺炎是青壮年男性的常见病,主要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不影响重要器官功能和寿命。多数前列腺炎对精子质量和生育的影响很小,即使有影响,也是阶段性和可恢复的。对精液和前列腺液白细胞数增高,并伴有精液参数异常者,可以抗菌消炎治疗。对精液和前列腺液白细胞数正常的不育者,应考虑其他原因。
  
  误区四:不育症的药物治疗
  
  除个别情况(促性腺激素缺乏)的不育症外,多数不育症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就西药来说,维生素C、维生素E、左卡尼汀、锌制剂、缓激肽等,还没有确切的疗效证据支持,只能作为经验性治疗。睾酮对生育的影响,弊多利少。外源性睾酮不能提高睾丸生精小管内的睾酮水平,但有可能抑制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干扰生精能力。目前,睾酮只作为男性避孕试验药。
  
  误区五:试管婴儿
  
  单精子注射+试管婴儿可使生育无望的夫妇获得自己的孩子。但这项技术也有许多不足之处,费用高,人工环节多,遗传风险大,多胎率高等。应结合自身的情况,如双方的生育潜力(排精排卵的质与量)、年龄(尤其是女方)和经济条件等,慎重选择。目前,治疗梗阻性无精子症的精道重建手术日渐成熟,可使许多该症患者实现自然生育。
其他文献
Huang Kunming, head of the Publicity Department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PC) Central Committee, called for enhanced media cooperation among countries along the Belt and Road on November 2.  H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