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流勇进杨大俊

来源 :E药经理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ojugj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几年前,在中国做原创新药研发注定寂寞,而在未知领域的探索从来都是成王败寇,被记住的人寥寥无几,但彼时每一位执着于创新药的创业者都称得上是孤独求胜者。
  江苏亚盛医药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亚盛医药”)董事长兼CEO杨大俊就是其中一位。他是国内众多海归科学家之一,1986年从中山医科大学医学硕士毕业后赴美深造,在密西根州立大学获博士学位后进入乔治城大学Lombardi癌症研究中心从事研究工作。此后杨大俊在肿瘤研究和药物研发上磨砺二十余年,与其合作伙伴王少萌和郭明共同创业前,杨大俊已经是密西根大学肿瘤学系副教授和综合癌症中心研究员。
  2016年底,亚盛医药以5亿元的B轮融资博得了业界广泛关注,杨大俊这个名字也开始在医药行业广为人知并日渐响亮。但之前鲜为人知的是,早在2003年,杨大俊就开始在美国创业致力于原创新药研发,并于2005年在中国成立上海研发中心,成为中国从事原创新药研发事业的先行者之一。随后,在2010年杨大俊在国内正式创立亚盛医药。
  十几年来,经历过研发中心被关闭的惨淡,也品尝过融不到钱的艰难,但他用坚韧的性格、充分的自信一路将亚盛医药这家原创新药研发公司带上新的发展阶段。同时,他本人和其团队立足全球细胞凋亡靶向创新药研发也已十几年,如今亚盛医药公认的核心竞争力也在于此,特别是针对蛋白与蛋白相互作用靶点的核心新药研发技术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发展新阶段的底气
  杨大俊对亚盛医药的定位是,瞄准中国及全球无药可医、未满足的临床需求,致力于研发具有“first-inclass”和“best-in-class”潜力的国际新型原创靶向小分子药物。
  “我們的产品多是国际全新靶点,能够填补国内空白,且属于高门槛领域。过去很多人做过,或做不成功,或者坚持不下来,但我们坚持下来了,现在已经处在比较好的发展阶段。”目前亚盛医药主要布局针对恶性肿瘤、乙肝以及衰老疾病等治疗领域的产品线,已经有6个原创1类新药分别进入到中、美、澳洲的Ⅰ~Ⅱ期临床开发阶段,拥有全球发明专利100多件。
  2017年6月13日,亚盛医药宣布其全球研发中心在苏州落成,并启动产业化基地建设。根据亚盛医药的规划,该研发中心计划投资超15亿元,未来不仅是全球研发中心,还将成为制剂国际产业化基地,整体计划于2019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
  这是亚盛医药在2016年获得大额B轮融资后的又一重大决策和进展。在杨大俊看来,全球研发中心的建立,是公司实施全球化战略的新起点。国际产业化基地建设启动,标志着亚盛医药正式从研发向产业化跨越,这在诸多生物医药创业型研发企业中,除了和记黄埔、百济神州以及信达生物等少数几家,很少企业有这样的能力。
  根据亚盛医药的规划,这里将成为包括研发中心和国际产业化基地的亚盛总部,在研发上建立早期新靶点新药的药物设计与优化团队,开展转化医学研究;在产业化上打造符合美国和欧盟cGMP标准的制剂国际生产基地,用于完成产品的全球性生产、销售,同时可为园区其他企业提供生产服务。在杨大俊看来,中国在制剂开发方面还较为薄弱,亚盛医药建立自己的制剂开发和生产基地,通过掌握相关制剂开发生产技术,为在研产品做上市后的产业化准备。据悉,亚盛医药正在规划的生产基地将建立固体生产线和注射剂生产线。
  不能不说,能够充分利用中国、美国两边的资源和优势也是亚盛医药提高研发效率的有效手段。杨大俊团队和典型的美国生物技术公司类似,其技术和核心产品源于美国一流大学—密西根大学,如APG-1387、APG-1252都是密西根大学王少萌实验室设计,同时其研发坚持全球创新和中美双向联合开发的国际定位。
  亚盛医药产品线最新的进展是,两个自主设计开发、具有全球知识产权的创新药项目相继于今年6月、7月获得CFDA批准在中国进入临床阶段。其一是6月获批的特异性诱导细胞凋亡类抗肿瘤1类新药APG-1252,该项目此前于2016年12月在美国获批临床,是首个由中国企业自主开发的进入美国临床I期阶段的Bcl-2/Bcl-xL抑制剂。7月,其作用于新靶点MDM2-p53的抗肿瘤1类新药APG-115也在中国获批临床。据悉,这两个药都是国内首个进入临床的Bcl-2/Bcl-xL或者MDM2-p53的抑制剂,将填补国内在对应靶点药物开发领域的空白。
  亚盛医药B轮的融资资金将会助推其多个项目临床开发的快速推进。而相对丰富的产品线在外界看来亚盛医药更像是平台型公司,而在杨大俊看来,可平衡风险的产品线也更受资本的青睐。
  在全球研发中心成立仪式上,杨大俊宣布亚盛已启动在美国上市的准备工作。众所周知,美国资本市场一向对创新力和高技术含量潜力股青睐有加,没有真正的技术门槛和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很难获得认可。去年百济神州、和记黄埔两家创新研发企业已率先登陆美国资本市场。
  杨大俊信心十足。他认为亚盛医药至少满足了华尔街的两点基本要求,一是其技术和专利是国际领先,二是与众不同,有自己的独特优势。此外,他认为目前整个外部环境对于公司的发展是积极有利的。据悉,亚盛医药已在美国选定国际著名投行机构以及会计、律师事务所等,并启动了对亚盛医药进行全面的调研、审计等程序上的工作。
  在冬季裸泳的勇气
  杨大俊说,相对于创办企业,自己更多是个科学家,因为他大部分时间与科学相关。“无论是与临床研究者打交道,还是与投资者、政府或媒体进行沟通和讨论,都是围绕科学本身,我们还是一个科学家的思维和做法。”但从杨大俊一路走来的经历看,他身上又凸显出更多企业家的元素和精神。不满足、勇气、毅力、挑战未知是从他讲述过去的故事中闪耀出来的一缕缕光辉。
  还在读大学时他就共同创办了《家庭医生》和《中国医生杂志》,其中《家庭医生》在90年代最高发行量达每期500万份,其影响力排名全国前十。2003年身为美国大学教授的他,处于舒适区却选择在美国创业做创新药研发,彼时与另外两位美国科学家在圣地亚哥创办了美国亚生生物治疗公司,并敢于在几乎没有创新药生态土壤的中国建立研发中心。   2005年,杨大俊联合王少萌、郭明在上海投资建立美国亚生位于中国的研发中心,并很快组建自己的临床前团队。彼时在中国做药物研发的外企几乎没有。“我们一开始定位就是在中国做新药研发,所有的工作包括试验记录、SOP、专利申请等都按照美国标准来做。”当时这一动作引起了国际媒体关注,被认为是一个创新的商业模式。
  但是2009年美国金融危机打断了这一切。“那两年大部分的生物制药企业如果没有现金流就融不了钱,再加上一些基金倒闭,整个行业受到了很大的打击。2009年~2010年我们去J.P.摩根开会,投资人在一起不是谈投了哪个公司或哪个新技术,而是关闭了多少公司。”杨大俊回忆。
  美国亚生公司总部最终决定关闭中国研发中心让他深感遗憾,看着自己花了4~5年带出来的研发团队即将被解散,这份不舍与心疼让杨大俊和团队有了在中国再创业的想法。


  彼时受到金融危机影响的也有中国,更为困难的是中国当时并没有真正的投资生物医药的风险投资,尤其是新药领域更是无人问津。但他毅然决然选择在中国成立本土的研发创新公司,带着自己原先的一帮团队在冬季的寒冷里裸泳。他的理由很简单:一是团队积累了几年,是个有实力、相对成熟的有价值的研发团队,丢了很可惜;二是能够沿袭过去的经验,继续与密西根大学实验室合作,继续把做了一半的东西做下去。
  最难的时候亚盛的员工只能发一半工资。“那时候,我们承诺钱拿到一定再补给他们,也说你们可以选择离开,也可以选择留下来。最后确实有个别员工离开,但大多留下来了。”
  回忆往昔,杨大俊谈及作为一家公司CEO的压力时说:“成本也很厉害,租金、人员工资很快就让钱没了,资金的来源又不确定,谈了一堆投资人却并不知道结果是什么。可能谈了十个投资人,但没有人会投给你,同时又在不断烧钱,这是最大的压力,也是最困难的时候。”
  杨大俊说,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信心。他认为自己是个乐观主义者,总是看到事情积极的一面。“如果不是有这种坚定的信心或者乐观的精神,可能也确实坚持不下来,很多人早就放弃。”他总是看到更多希望。
  好在,2010年初亚盛医药融到了第一笔钱,获得了国内第一家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三生制药300万美元的“雪中送炭”。此后几年亚盛医药主要通过政府支持、仪器设备租赁、以及为其他企业提供技术、生产服务等获得现金流。直至2015年8月,亚盛医药完成A轮共9600万元的融资,由元禾原点和元明资本领投,倚锋创投、元生创投和磐谷创投等基金跟投,进而带动了后续的融资。
  虽然过去多年亚盛医药为了生存花费了相当多时间去处理非科学、非技术问题,但这就是创新和成长的代价,而正是对原创持之以恒的坚守与执着,才造就了杨大俊及其创业团队倾注多年精力的亚盛医药今日的阶段性成功。
  和很多海归科学家一样,杨大俊曾有很多机会可以选择在美国继续做教授,过舒适的生活,实际上1995年他已是那里的教授,且在中国留学生中也是最早一波有自己实验室的独立PI。但几年之后,不满足现状、更愿意折腾的他又选择了创业,一路走来不断探索未知,不断挑战自己。
  独立的思考、独立的自我是杨大俊从小至今一直保持的个人风格。“没必要看别人,不管是哪个行业,不管是政治人物还是科学家,企业家还是艺术家,能够做得好,有独立的自我很重要。”杨大俊说。
  8年风雨,杨大俊和他的团队为亚盛医药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今立足中国,面向全球的亚盛医药正迎着创新时代的曙光走向下一个发展阶段。
  当然挑战犹存。如今公司发展对于临床开发和产业化方面的人才需求十分急迫,吸引更多有经验的人才到亚盛医药平台也是杨大俊当前的重要工作。同时随着更多的产品进入临床阶段,国内临床开发能力建设的薄弱是亚盛医药和很多做创新药研發的企业需要共同面临的难题,但这还需要时间来提高和改善。
  在杨大俊看来,5年后中国的创新药将进入全新时代,标志是有中国的原创新药通过美国FDA批准全球上市,整个中国创新药生态系统也将更全面与国际接轨,杨大俊希望届时亚盛医药将成为其中的重要参与者。
其他文献
故事的开始  多么美丽的日出,虽然身体还没彻底跃出海平面,它的光辉已经将四周晒得一片金黄。我呆呆地坐在演武场的角落里,努力不让眯缝着的眼睛再度合上。虽然今天注定又是一个背着沙袋来回做着无聊折返跑的平凡日子,但师父一直告诫我,没有基础就掌握不了“气”,巴拉巴拉巴拉。恩,反正师父永远都是对的。  “阿宝!”一个清脆的声音传入我的耳朵,老实说,这声音很好听,就像,恩,就像是竹叶青酒洒落在清晨的嫩叶上一样
期刊
这是一个中国本土制药企业构建与跨国药企等强产品力甚至完成超越逆袭的故事;这是一个中国原创生物新药走出国门并被世界最严药品监管体系强力认可的故事。筹谋、布局、果断出击,朗沐在一次次的战争之中,淬火而生,百炼而成。市场,风云再起,朗沐团队正以迅雷之势猎杀对手,已然成为市场领导者!  2017年8月8日,上海虹桥机场,大雨,康弘药业集团(以下简称“康弘”)副总裁殷劲群再一次看了一下时间,晚点的航班仍然没
期刊
关于外界给药明康德贴上的标签,李革显得一点也不在意了,“超级CRO、医药届的阿里巴巴……随便别人怎么说吧”,除了一个标签—药厂。不过关于这个标签,李革也显得不想再做更多解释。会不会成为药厂的猜测,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药明康德已经成为产业链上一个无法忽视的存在。它已变身庞然大物,外界对其未来成长,有的兴奋,有的恐惧,有的担忧。  药明康德的一举一动都被外界紧紧盯住,而它好像一次也没让关注者失望过。药明康
期刊
突然间,疾风至,激流起。中国创新药,恍然已经走到了一个新时代!  变化几乎是在顷刻间发生。30年前,在中国做新药还遥不可及,而今技术迭代加速,以徐霆为代表的一股新锐力量正在改变着新药诞生的轨迹和速度,他们带着更创新的思维、更国际化的视角、更游刃有余的步伐杀入进来,把早期萌生的涓涓细流硬是逼成了奔流入海前冲荡的瀑布。  苏州康宁杰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康宁杰瑞”)的发展速度快得惊人。汤森
期刊
什么样的人最可怕?  一个人不因少年得志而收手,而轻狂,而拒绝更大的苦难、更长的寂寞,转而将年少有为化作自信,重新来过,抵抗嘲笑、复杂、等待,忍受着世界慢慢背叛自己,然后改变世界。眨眼之间,洞心骇耳!  2017年7月,已经收获中国创新药领域至高无上荣誉的微芯生物创始人鲁先平在他狭小而杂乱的20平米深圳办公室向E药经理人讲述了长达两小时的疯狂传奇。这位25岁就赴美国加州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员,30岁第
期刊
52岁的王印祥明显肩负起了更大的使命。和2000年左右的蛮荒时代相比,如今中国的药物创新环境明显更好了。研发链条已经建立,药物投资意向增加,海归回国成为常态,人才和技术都已形成梯队效应。大时代催生大使命。引领创新潮流的科学家们再也不满足于“me too”式的创新,而是把目光瞄准了全球,真正使中国迈向研发强国。  王印祥就是其一。而他清楚地知道这部分人最缺什么,最想要什么,于是“平台+基金”的新药研
期刊
2011年,吴幼玲回国创办浙江特瑞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特瑞思”)时,其初衷是让中国老百姓用得起质量与进口产品同等的靶向特效单抗药物。  6年来,特瑞思一直行走在路上,不断为当年的初衷增色添彩:成功建立了擁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细胞株构建和筛选平台;建设了国内符合国际cGMP和中国GMP规范的大型商业化单抗生产基地;打造了一支来自强生、百时美施贵宝、安进、拜耳和基因泰克等跨国药企,且经验丰富的核
期刊
在问答社区“知乎”上有一个问题是这样的:中国三位生命科学界的大牛饶毅、王晓东和施一公的科研成就、在细分领域的地位以及人物个性都是怎样的?其中一位呼友分别为三位科学大牛提供了性格关键词,饶毅谦逊儒雅、施一公精明强悍、王晓东低调实干。  好人,是很多接触过王晓东的人对其的评价。在一次DIA会议茶歇的间隙,王晓东曾经跟朋友聊起,他经常接到一项“幸福”的任务,在其担任所长的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北
期刊
2005年的夏天,李进带着家人回中国度假,这是他在国外呆了20年后首次回到祖国。令他惊讶的是,中国的面貌在20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是从2005年开始,由于李进部分负责管理阿斯利康的全球化学外包,为了跟踪合作项目的进展,每年需回到上海一到两次。他发现海归回国创业越来越成为趋势,“虽然当时做创新药的还不是很多,但CRO大都做得不错”,这一现象为李进回国创业埋下了伏笔。  1985年,从成都科技
期刊
罗文被业内所熟知,是在由E药经理人主办的“2016中美医药·医疗创业大赛”上。他带着索元生物医药(杭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索元生物”)亮相在国内公众面前,第一次将其独特的业务模式介绍给台下众多的业内专家和投资人。这种旨在“反转”跨国药企已经失败的临床药物的技术不仅让索元生物从那次的比赛中脱颖而出,摘得桂冠,更有投资人在比赛结束后,直接向罗文表达了投资意向。  协和临床医学出身的罗文并没有和他的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