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的农村房屋调查研究

来源 :科技创新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p00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无人机倾斜摄影已基本取代传统人工全野外测绘,成为小区域大比例尺测图的主流方式。本文以贵阳市龙田村为工程背景,探讨了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在农村房屋调查测绘中的应用,通过对数据以及进行精度分析可知,界址点中误差为4.12cm,小于中误差5cm,满足国家规范精度要求。结果表明,单镜头无人机可以满足农房测量的精度要求,符合国家规范标准,也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等资源。
  关键词:倾斜摄影测量  无人机  精度分析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量
  中图分类号:P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674-098X(2021)03(a)-0051-03
  Research on Rural Housing Survey Based on UAV Tilt Photogrammetry
  HOU Bo
  (Guizhou Qianmei Institute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Guiyang, Guizhou Province, 550001 Chin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ilt photogrammetry technology, UAV tilt photography has basically replaced the traditional manual field surveying and mapping, and has become the mainstream method of small area large-scale mapping. Taking Longtian village of Guiyang City as the engineering background,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UAV incline photogrammetry technology in rural housing survey and mapping.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data and accuracy,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mean square error of boundary point is 4.12cm, less than 5cm, which meets the accuracy requirements of national standard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ingle lens UAV can meet the accuracy requirements of Rural Housing measurement, meet the national standards, and greatly improve the work efficiency, save a lot of human and material resources.
  Key Words: Tilt photogrammetry; UAV; Accuracy analysis; Large scale topographic map survey
  传统大比例(1:500、1:1000、1:2000)地形图测量主要采用全野外测绘的方法,采集要素多、精度高,资金和时间消耗大[1]。近年来,随着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的发展,无人机倾斜摄影已基本取代传统人工全野外测绘,成为小区域大比例尺测图的主流方式[2]。
  集体土地(含宅基地)使用权及农房所有权不动产调查测绘(简称农房测量)是当前测绘技术应用最广泛的领域之一[3]。传统农房测量一般采用全野外测绘技术的测量方式,采用全站仪+GPS+钢尺相结合的方法。此方法虽然精度高,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作业效率低、成本高、作业时间长[4]。因此,倾斜摄影技术广泛应用于农房测量之中。
  1  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的理论分析
  无人机倾斜摄影的飞行高度是航线设计的基础。航摄高度需要根据地面分辨率,然后结合倾斜相机的性能,其表达如式(1)所示。
  (1)
  式中:H为航摄高度,单位为m;f为镜头焦距,单位为mm;α为像元尺寸,单位为mm;GSD为地面分辨率,单位为m。对于本次实验,使用的无人机为大疆精灵4。无人机焦距为2.8mm。农房测量所需要的地面分辨率为5cm,像元尺寸为0.0024mm。通过计算可知,航高为58.3m。结合实验区域实地情况,本次实验航高设置为60m。无人机倾斜摄影规范规定,航向重叠度一般应为60%~80%,最小不小于53%;旁向重叠度一般应为15%~60%,最小不小于8%。
  本次试验选用单镜头相机,考虑单镜头的效果,航向与旁向重叠度都设置为80%。在大比例尺项目的生产过程中,五镜头无人机本身自带高精度POS系统辅助,可适当减少控制点的数量,按照1.5km间距布设控制点。相反,单镜头无人机的POS数据精度较低[5]。因此,为提高实验数据的精度,每平方千米布设20个左右的像控点和检查点。结合相关原理,分析计算得出要满足农房测量5cm精度,则必须满足以下有关参数。无人机参数设置如表1所示。
  2  实验验证
  2.1 全野外数据采集
  本次实验主要在贵阳市龙天村进行。该地区地势平坦、无复杂地形,建筑物分布均匀、植被较少,多数为单层房屋,适合实验的进行。实验时间为上午10点到下午3点。无人机飞行速度为20m/s,续航时间为28min。天气晴朗无云,有微风可能会造成精度的降低。   由于像控点的布设位置以及像控点的精度对模型的精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布设像控点时,依据整个航线区域来选择布设。采用格网布设方法。首先,整个区域的四角必须布设像控点,保证周边的重叠度;其次,在内部布设时,应尽量选择地势平坦且无周围无明显遮挡物的地区均匀布设,像控点的点位标志必须清晰明了。出于对本次实验的检查点布设,因此,检查点选择一些房屋的角点以及一些墙角点。结合实际区域布设像控点13个,检查点28个,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
  2.2 数据采集
  通过对相片进行预处理,对获取的倾斜影像数据利用Smart3D-Capture软件进行三维建模,进行空三加密计算,最后形成高精度的三维模型。
  最终计算的空三加密精为:Mxy=0.054m,Mz=0.014m,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GB/T7930—2008)》的要求[6]。将建立的三维模型导入EPS中,分别通过不同的人进行农房的裸眼采集,得到二维平面图(见图2)。
  经过多人采集分析精度得知,在EPS采集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采集时模型墙面有变形、凹凸,采集点不同导致误差,或采集点分别在墙面和窗户上导致误差(此房屋窗户与墙面属于同一平面,但精确的坐标有误差)。应将模型旋转到相对清晰的角度,寻找相对变形不严重、平滑的地方进行采集。
  (2)由于房檐有一定的高度,采集点在房檐上檐和下檐导致高程误差较大。作业开始之前应确定好此类房屋的高程定点标准,按统一标准进行数据采集。
  (3)砖房高程误差产生原因为砖房顶是有坡度的房顶,每排瓦片高程不同,采集点稍微有偏差就导致高程误差。应该对砖房进行实物观察,确定一个采集点,以保证以后作业的精确度。因此,在EPS采集过程中必须仔细研究模型,以便满足精度要求。
  2.3 精度分析
  为了保证农房的精度要求,本实验选取了28个检测点作精度对比。通过对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采集后的坐标与实地采集的坐标进行差值计算,分别得到X与Y的限差如表2所示。
  结果表明,X轴方向的误差范围为-8~10cm之间,Y轴方向的误差范围为-8~8cm之间,充分体现偶然误差的规律。X轴方向的误差主要分布在-6~6cm之间,总共占有24个检查点,占总数的88.89%;而误差分布在-8~-6cm、6~10cm之间的共3个检查点,占总数的11.11%。Y轴方向的误差主要分布在-4~6cm之间,总共占有25个检查点,占总数的92.6%;而误差分布在-6~-4cm、6~8cm之间的共2个检查点,占总数的7.4%。这充分体现了误差具有集中性的体征。而且X、Y轴的误差分布均符合偶然误差的分布规律,满足要求。因此,这27个检查点满足要求,可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对各个界址点进行点位高精度及等精度中误差计算可知,房屋界址点的中误差为4.12cm,小于中误差5cm,故满足国家规范所要求的精度。因此,单镜头无人机可应用于小范围高精度的农房测量实践中。
  3  结语
  本文主要通过尝试单镜头无人机进行农房测量实验,以龙天村为例,通过理论分析研究无人机在农房测量中的技术应用、规范流程设计方案,经过实验验证得出,单镜头无人机可以满足农房测量的精度要求,符合国家规范标准,也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等资源。这为单镜头无人机在农房测量中的使用提供了一个技术参考。具体结论如下。
  (1)单镜头无人机在飞行高度为60m,旁向重叠度和航向重叠度设置为80%、80%,则可满足农房测量的规范要求。
  (2)通过对理论的分析可知,在农房测量中,无人机的高度、重叠度的设置以及像控点的布设严格按照相关理论设置,并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处理,这对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有着关键作用。
  (3)通过对数据以及进行精度分析可知,界址点中误差为4.12cm,小于中误差5cm,满足国家规范精度要求。
  参考文献
  [1] 韦蕾蕾.基于无人机单视场全景图的地块面积测量研究[J].遥感技术与应用,2020,35(2):484-496.
  [2] 陈成斌.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的房地一体化农村宅基地测量方法[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20,43(3):197-200.
  [3] 刘宇硕.控制点布设对冰川区无人机摄影测量精度的影响[J].遥感学报,2020,24(2):161-172.
  [4] 丁波,石若明.消费级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三维模型精度评价[J].北京建筑大学学报,2019,35(4):37-42.
  [5] 陈明杰.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三维建模及模型可视化研究[D].西安:西安科技大學,2019.
  [6] 李建柱.基于无人机摄影测量点云滤波算法研究[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19.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中国企业创新政策进行梳理,结合农业企业创新政策的实施效果和农业企业创新面临的问题,提出政策建议。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企业技术创新。201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将“确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作为“十二五”时期的主要目标。
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打造清洁低碳、安全可靠、智能开放的能源互联网,构建现代智慧能源体系,是“双碳”目标下我国能源电力行业实现低碳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本文从我国发展能源互联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出发,剖析了当前我国能源互联网发展中存在的三方面短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动能源互联网发展的几点对策建议。
发展新经济是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主动权的城市选择,是高质量发展的新支撑、动力源。培育发展新经济,有利于加快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近年来国内新经济进入迅猛发展阶段,目前已形成以北上深为引领、蓉杭宁渝黔等省市竞相追赶的新经济发展格局。文章从创新创业、产业赛道布局、政策体系搭建、营商环境优化、应用场景建设等方面梳理了北上深蓉等省市新经济发展经验,总结其在治理模式、监管方式、应用场景等方面的经验启示。
2019年11月金山办公在科创板挂牌上市,距1999年筹备上市算起已经过去20年。同年,金山办公著作权侵权案尘埃落定,法院最终判决金山办公无侵权责任,可谓是双喜临门。金山办公涉福昕软件著作权侵权诉讼持续3年之久,本是处于合作状态的两家企业,因为合同和技术共享带来的知识产权问题产生了诉讼纠纷,引发关注。本文通过对本案件基本情况进行梳理,提炼出案件的关键争议问题,总结了相关思考与启示。
乌克兰是我国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合作国家之一,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乌克兰对华科技合作愿望强烈。双方通过人才交流、联建实验室、联合技术攻关等多种合作方式,在新材料、先进制造、海洋技术、生物技术、信息通信技术等领域取得一系列合作成果。近些年从举办政府间科技创新活动,到地方科技合作交流,中乌科技合作模式和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和创新。通过对近些年中乌在技术转移领域案例的分析,乌克兰国家科学院是对华开展技术转移合作主要机构.
2019年底,由于将集成电路关键技术加入管控清单,多边出口管控机制瓦森纳安排(Wassenaar Arrangement,WA)再次进入公众视野,受到高度关注。美国拜登政府上台后,着重修复被特朗普破坏的盟友关系,重视建设和强化多边机制,尤其是瓦森纳安排在国际出口管控方面具有重要影响力,很可能成为美国联友抗华的重要工具。因此,深入研究瓦森纳安排的运行机制及相关动向,对我国保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2021年5月5日,欧盟委员会发布更新版《欧洲工业战略》(以下简称《战略》),旨在提升欧洲在全球工业中的领导者地位,在数字和绿色领域取得先发竞争优势。《战略》主要内容包括:增强单一市场的弹性,在受到不公平侵害时自主采取行动;减少在关键产品和关键技术领域的战略依赖,支持建设新工业联盟;加速向“数字化”“绿色化”双轨过渡,制定协调一致的监管框架,开展对竞争规则的广泛审查。新《战略》是欧盟实现战略自主的重要方针。
移动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重大方向,具备网络数据智能融合、平台体系创新活跃、应用场景丰富多样、技术安全可信可控等特征,未来将聚焦"新网络、新要素、新生态、新平台、新应用"等趋势,促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与应用融合发展,对提升城市科技创新活力形成强有力支撑。
2021年5月,韩国政府发布《K—半导体战略》,以“打造世界最强的半导体供应链”为愿景,提出到2030年将半导体年出口额增加到2000亿美元,并将相关就业岗位增至27万个。为此,《战略》围绕构建“K—半导体产业带”、加大半导体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半导体技术发展基础、提升半导体产业危机应对能力四大方面制定了16项推进课题。
2021年3月,欧盟发布《“地平线欧洲”2021—2024年战略计划》(以下简称《战略计划》),作为欧盟第九期研发框架计划“地平线欧洲”第一阶段的战略投资指南。《战略计划》从技术、环境、经济和社会维度设立四大关键战略目标,即引领关键数字技术、使能和新兴技术及相关价值链的发展;恢复欧洲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使欧洲在全球率先实现循环、气候中性和可持续的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