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农业税时期乡村债权债务的思考

来源 :老区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j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是我国全面取消农业税的开局之年。这意味着:延续了两千多年的这一古老税种要彻底退出历史舞台,中国从此跨过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又一里程碑,进入了后农业税时期,广大农村将进一步走向繁荣和谐的发展道路,农民生活将更加安康富裕。但另一方面,取消农业税后乡村两级机构却陷入另一种困境一一乡村债权债务成为一个难以破解的难题。农业税取消后,随着土地、林产等一些项目的收费权力上移,乡村两级财政收入锐减,经济拮据,哪有钱来还债?据我省某贫困县税改办去年9月对全县调查摸底,截止2005年6月30,全县乡村两级债务高达26490万元,其中乡级债务14690万元,占55%,村级债务11800万元,占45%,乡村两级债权、债务相抵,净债务仍高达13596万元。且旧债未了,新的债务又在不断攀升。
  乡村债权债务问题不断恶化基层政治生态环境,影响了农村和谐发展。一是严重影响到基层政权的有效运行。乡、镇政府是国家最基层的政权组织,村委会虽然不是一级政府,却是国家政权的“神经末梢”,起到联系政府与广大村民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积重难返的乡村债权债务引发了许多纠纷,滋长了信任危机,不断摧垮着这股“桥梁”和“纽带”,弱化乡镇政治、经济功能:首先是乡镇干部工作热情受挫,许多干部对工作信心不足,感到“前途无望”,村干部更是“撂担子”,有的辞职专心于家庭副业,有的外出务工一走了之,只有少数村干部担心自己在农业税时期为完成上级任务垫付的款项和多年应得工资补贴会“泡汤”,而欲罢不能,得过且过;其次是乡村组织的公信力和权威性不断下降。在持久的讨债过程中,村民对政府和干部逐渐不相信,致使许多公益性事务难以正常开展,干部底气不足,对村民或债权人某些不当行为睁只眼闭只眼,这样使得农村的政治生态不断恶化,产生乡村执政相对消极、疲软的现象。二是严重影响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由于大多数涉农尾欠的债务人是农村的“钉子户”、困难户,债务的形成也是多年累积的陈年老债,加上当前国家的支农力度不断加大,取消农业税并实行农业直补,债务人自觉履行债务的积极性不断下降。另一方面,由于乡村两级经济困难,履行债务的信用度不断下跌,失去耐心的债权人往往采取极端方式取债:或纠集众人围攻乡村机构,或集体上访给乡村示威加压,或诉至法院使一些村干部受拘押,尔后又引发村干部家属上访闹事……如此恶性循环,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和精力,严重影响了农村的和谐稳定。以上述贫困县为例,据有关部门统计,税费改革后因乡村债务引发的经济纠纷案件和民事案件比税改前大大增加,自2001年起以年均10%-20%的速度增加案发数。据此分析,取消农业税后这类案件还会以更猛的势头攀升。三是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涵盖了农村产业发展、环境改善、文化进步等方方面面,沉重的乡村债务使这项工程受阻。首先乡村两级经济捉襟见肘,许多基础设施建设难以及时进行,不少项目因征地、拆迁补偿款不能及时发放而致使村民阻梗闹事,许多急待完善和解决的生产性、公益性事业因此搁浅,如道路桥梁建设和维护、农田水利没施建设、农村新产业的发展等都因此受到影响。其次是改善农民生活的许多难题不能尽快解决,如乡村文化阵地建设,农业科技推广、农民知识化工程、农民看病难就医贵等问题。由于新农村建设以农民为主体,政府资金投入有限,所以乡村两级债务已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乡村两级债权债务的形成大致可分为五个原因:一是超负荷的基础设施建设,如农村教育、卫生、农田水利建设等方面的投资;二是应付未付的村干部和其他受雇人员工资及垫付款;三是行政日常开支,包括招待费、订阅报刊杂志、会务费、办公经费等非生产性开支造成的负债;四是各类达标升级活动开支造成的负债,如一些乡村为了出政绩,盲目上新项目,寅吃卯粮,留下巨额亏空;五是涉农拖欠款,这部分实为乡村对农民的债权,以上述贫困县为例,其比例约占债务总额的一半以上。
  后农业税时期,应怎样理顺乡村债权债务关系,化解债务难题呢?
  第一,要采用法律手段强力清收。后农业税时期政府向农民要钱要物的途径已不存在,农业直补款项又直接进入农民帐户,禁止截留。这些惠农政策容易给农民这样一个错误信息——涉农尾欠可能就此一笔勾销。许多债务人抱着这样的心态等待观望,有钱也不还。为此法律介入乡村债权债务很有必要,具体操作如下:一是依法登记债权债务,与债务人约定清缴时间,特别是对一些10年8年的老欠,要耐心作说服工作,续补欠条,约定还债时间,因为民事纠纷诉讼的时效仅为2年。二是恰当地运用法律技术,对许多“三角债”,可以协议抵消或混同,彻底消灭这部分债权债务关系;有些债务可在协商的基础上进行转移,把可收应付的款项转移到农户亲戚朋友之中,并写下合同,实现债权债务依法转让与承受。三是灵活地实现强力清收。结合当前“八个为荣,八个为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道德感化与法律强制手段并用,在农村营造”欠债可耻”的氛围,对债务人先行说服还债,不通就起诉至法院,用法律强制手段达到清欠目的;对一些绝对贫困户、极低收人群体的债务,可建立免除制度,依一定标准,凡符合条件的经上级审批,予以核销,体现党关注民生的政策,也可消除其他有能力清偿的农户等待观望的侥幸心理。
  第二、要争取外援。一是争取国家帮助还债。从乡村债务形成的方式来看,有一部分是农村基础设施投资造成的,如开办学校、农田水利、道路交通等建设,这一部分债务惠及国家,理应由国家帮助还债。这一做法有其可行性:据对上述贫困县调查统计,这类项债务虽然高达4228万元(其中用于学校建设700万元、道路建设1636万元、饮水工程973万元),却仅占全县当年财政收入的1%弱,推而广之,全国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所负债务也不会超过全国财政收入的1%,国家有能力免除占税收总收入2%的农业税就应该有能力补填这个债务窟窿。具体操作可以是:在审计部门介入这些项目的审计核查以后,对正当的款项可从转移支付的款项中开支,或拔专款清偿,不合理部分由债权人与经手人协商,该免除的就得免除,不能免除的部分挂帐止息。二是争取乡镇、村办企业帮助还债。对那些为开办企业而投资所负的债务,由企业、经手人、债务人三方共同协商,或请律师介入,就合理部分转移到企业,如果企业已经承包的,拍卖企业财产以还债,不足以偿还就申请企业破产,以破产财产清偿;如果企业被兼并或转制的,就依法由新主体概括承受这些债权债务;如果企业已经拍卖,就要实行拍卖款项追踪,以拍卖款清偿。总之不与乡村其他债务混为一谈。三是争取债权人免除不合理的高利息。为应一时之急,乡村组织有时向私人贷款,利息往往高出银行同期利息许多倍,有的年载已久,以息转本,债务像滚雪球般不断增大。对这些债务,应以《合同法》为依据,剥离息转本的部分,正当利息控制在银行同期利息的二倍以下。为增强乡村还债能力,可以动员债权人免除利息。
  第三、要增收节支。一是要严格执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坚决制止发生新的乡村债务有关问题的通知》的规定,完善制度,锁定债务。乡镇政府不得直接办企业,不得采取由施工企业垫支等手段上项目;严禁乡村以任何名义为企业、个人或其他组织借(贷)款提供担保和抵押;严禁举债发放干部职工工资和解决公用经费不足;严禁以村集体或个人名义借债、贷款用于垫付各种税费和村级支出。乡村确需举借新债的,必须充分考虑偿债能力并严格履行规定程序,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核批准后方可实施。对违规者按照“谁借债、谁签字、谁偿还”的原则,由签字人负责偿还,并给予严厉处分。二是要注重盘活资产增加乡村收入。对村集体拥有的企业、基地、闲置房产和“四荒”等资源,经村民代表会议讨论,进行资产评估和产权界定,可采取拍卖、租赁、承包等形式,综合开发利用,盘活存量资产,筹集资金用于偿还村组债务。三是要发展集体经济增强还债能力。根据当地实际,充分利用政策资源、实物资源、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和民营经济,增强集体经济实力,增强还债能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利用外来资金发展当地经济;对乡村引进或兴办的各类招商引资和民营经济项目,所形成的税收留成部分,由县级财政按一定比例返还乡村,用于偿还债务。
其他文献
土地资源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做好土地资源管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在本论文中,首先分析了我国土地资源管理面临的核心问题,然后提出了各种针对性的处理建议,这对
腰椎间盘突出俗称腰痛,属中医“骨痹”范畴。随着年龄增长和经常受挤压、扭转等外力损伤,腰椎间盘弹性变差,逐渐发生退行性病变而形成本病。椎间隙变窄、周围韧带松弛是造成腰椎
为探索财政扶贫资金与其他涉农资金整合使用的新路子,探索整村推进与连片开发相结合、扶贫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相结合的好途径,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
社会经济的发展提升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生活。而旅游是人们丰富精神生活的首选方式。随着旅游产品形式和种类不断地丰富,人们可供选择的方式不断增多,乡村
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通过高科技计算机作为基础媒介,实现对相关地理信息收集、整理和应用的一种数据整合体系,在体系应用的过程中可以让专业工作人员了解到所处环境,或者是需
民族音乐学视野下的"音乐"与"认同",是学科研究的重要的一个话题。音乐是人类为表达思想感情、交流信息而创造和选择的,以音乐和噪音为表现媒介和载体的一种超越语词之外的成系统
本文对测绘工程进行探究分析,阐述了GPS技术在地籍测绘中的应用,,并提出相关优化地籍测绘工作的方法。
结合江西省铜鼓县实际,分析新农村建设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开始,广西省环江县有计划地组织一些生产生活条件比较恶劣山区的贫困居民迁入自然条件较好的地方居住,实行易地安置扶贫。经过20年的努力,该县安置本县贫困群
用户在使用关键词搜索时,对于一些不熟悉的领域,无法给出准确的关键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该文在开源全文检索工具包Lucene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搜索关键词辅助系统,对用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