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特种野猪仔猪成活率的几项措施

来源 :黑龙江动物繁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x200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提高特种野猪仔猪的成活率,增加规模养殖场的经济效益,推广特种野猪家养的技术,笔者在吉林省通榆县天兴牧业特种野猪养殖场推行产前处理、专人接产、培育健壮仔猪等综合措施,仔猪成活率由原来49%提高到75%。
其他文献
1范围本标准规定猪发情、发情鉴定、精液保存运输、活力检查、适时输精、输精要领。适用于猪人工授精技术操作。
冬季低温给奶牛养殖,尤其是妊娠期奶牛的养殖会带来困扰。据笔者了解,所在农场今冬妊娠期奶牛死亡数占奶牛死亡总数的60%,死亡原因多为猝死和产前瘫痪,死亡时间多发生在气温骤降初
繁殖状况正常的奶牛一般是16—18月龄发情并配种,产犊后60d内发情,产犊间隔不超过13个月。但在实际生产中,由于饲养管理、配种、分娩等环节操作不当,加上一些不利因素影响,致使奶
胚胎移植技术是家畜育种及品种改良中的一项高新技术,对提高家畜品种质量和促进畜牧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通过对27只澳美细毛羊的超数排卵、
草食动物散放饲养,目前在全国各地动物园较为普遍。由于各地动物园所处地域不同,散养环境条件不同,在散养效果上往往存在一定的差异。佳木斯市水源山公园在草食动物的饲养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