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维可视化技术的中医院校药理学教学研究

来源 :卫生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g_tm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认真分析中医院校药理学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将思维可视化技术嵌入教学活动的多个环节,推出“四步教学法”,并对教学效果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期更好地提升中医院校药理学教学水平.
其他文献
中国古代皇室的亲子教育和权力传承,很多时候都非常复杂甚至血腥,唐太宗的太子李承乾的经历或说遭遇,就能给我们很多启示.rn从皇家宠儿到癫狂疯子rn李承乾生于唐武德二年(619年),是当时秦王李世民的嫡长子,其生母即是后来的长孙皇后.唐太宗登基,改元贞观后两个月,就将时年8岁的李承乾立为太子.唐太宗和长孙皇后的感情千古传诵,他们对长子寄予了极大的希望.而早年的李承乾应该说也没有辜负唐太宗的希望,各方面都可谓是一个优秀储君的模范.
期刊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军与英法联军的“八里桥之战”,通过著名电影《火烧圆明园》而被大家所熟知.特别是奋勇冲锋的蒙古马队和死战不退的清军旗手,给国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从双方的第一手战报进行双向研究,还原那场“八里桥之战”.rn英法联军的家底rn“贼队不过五六千名,所恃者炮火猛烈,固结死党,无论如何攻击,致死不退.”这是清军骑兵指挥官僧格林沁在战后奏报的情况.应当承认,这段奏报文字大体上还算符合实际.在八里桥战斗中,法军参战兵力约为2800人和12门大炮,英军则投入了3200人(其中约1000人未参与战斗)和
期刊
因为两个女儿分别嫁给毛泽东的两个儿子而被称为“毛泽东的双重亲家”的革命老人张文秋,晚年在回忆著名红色国际间谍左尔格情报小组在华活动时,多次提到了一个叫“吴照高”的人.1931年秋天,张文秋由周恩来亲自安排参加左尔格情报小组后,她的主要任务就是与负责处理左尔格最机密情报的“吴照高”假扮夫妻来掩护他.rn左尔格在华发展的核心情报人员张放(后改名刘进中),晚年以“方文”笔名出版了《左尔格在中国》《左尔格在日本》两本书,详细记述了他所知道的左尔格小组的情况,却没有关于“吴照高”的只字记载.
期刊
齐桓公,本名吕小白,是姜太公吕尚的第十二代孙,齐僖公第三子、齐襄公之幼弟.齐僖公的长子齐襄公和齐僖公的侄子公孙无知相继死于齐国内乱后,公子小白在与公子纠的争位中获胜,成为姜姓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在齐桓公治下,齐国成为中原地区的霸主,齐桓公也成为春秋五霸之首.但是,齐桓公成就霸业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急功近利的齐桓公一登基就“欲诛大国之无道者”鲁国,却欲速则不达,在齐鲁长勺之战中惨败.
期刊
1841年夏,胡达源在北京病逝,朝野上下惜其“鸿才硕德未尽于用”.此后20年间,其子胡林翼在贵州和湖北治军、察吏、安民,被誉为“中兴第一流人”,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胡达源的遗憾.180年后,我们重新审视胡氏父子走过的道路,不禁发问:胡林翼究竟如何继承父志,而胡达源又是怎样教育儿子的?rn一、秀才便当以天下为己任rn胡达源(1777-1841年),字清甫,号云阁,亦作芸阁,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探花及第后授翰林院编修.胡达源职在翰林,心若御史.初出茅庐,向皇帝呈交的第一份作业,就颂中有谏、为民执言.
期刊
师村遗址西南距盐池约7公里,是目前大规模发掘的距离盐池最近的仰韶早期聚落遗址.2019至2020年,吉林大学考古学院等单位对师村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了丰富的枣园文化至东庄类型时期遗存,填补了运城盆地仰韶时代早期考古发现的空白.师村遗址新石器时代遗存,在考古学文化谱系研究上,对研究晋南地区新石器时代仰韶早期向西阴文化的演化过程及其与周边文化区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在聚落考古研究方面,为研究陕晋豫地区以及黄河流域仰韶早期聚落形态提供了重要材料;在生业方式研究方面,为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养蚕缫丝”以及生态环境
2016年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联合市县文物部门对位于襄汾县小王村的一处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其中Ⅰ区共发掘灰坑17座,出土了大量仰韶时期陶片.本文选取此次发掘区内部分典型灰坑及陶器予以公布,并对该遗址文化面貌做出初步推断.
周平王东迁洛邑之后,西土丢失,实力大损,此后王室衰微,诸侯争雄,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先后称雄一时,史称“五伯”.这些号令天下的方伯,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表面上尊崇周王室,实质上则划分势力范围,争夺弱小封国,代天子以令诸侯,成为事实上的霸主.《荀子·王霸》谈论治国之道指出:以道治国则大安、大荣,以义治国能征服天下,以信治国能兵劲城固,敌国畏之……故齐桓、晋文、楚庄、吴阖闾、越勾践,是皆僻陋之国也,威动天下,强殆中国,无它故焉,略信也.是所谓信立而霸也!而春秋五霸所建立的“高光时刻
期刊
在苏联“回归”作家群中,普拉东诺夫(1899-1951年)是遭封杀时间最长的俄罗斯作家之一.在30多年的文学生涯中,他创作了大量多种文体的优秀作品,为俄罗斯留下了丰厚的文学遗产.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他的创作进入高峰期,但同时也开始了他漫长而坎坷的人生旅程,并延续到他默默谢世之日.直到50年代末,普拉东诺夫这个鲜为人知的名字才“回归”苏联文坛,而他的大部分重要作品则在80年代末才得以开禁,陆陆续续回到广大读者手中.
期刊
为配合祁离高速的建设,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当地文物部门于2019年对离石德岗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现多座较为完整的仰韶中期房址,几座结构完整者均呈五边形,出土一批组合丰富的生活生产用器,展现了晋南仰韶中期文化强势北渐的宏观态势,也为进一步了解吕梁山区该阶段家户结构及其聚落形态提供了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