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理财思想辑录

来源 :中外企业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wnload1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荀子,其理财思想有许多独到之处。《富国》是《荀子》中的名篇,集中反映了其理财思想。
  节用富民思想荀子说:“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臧其余。节用以礼,裕民则民富,民富则田肥以易,田肥以易则出实百倍。” 荀子已经充分认识到节用富民是增强国力的道理。他又说:“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 加强基础建设,节用和合理储备,民就能富,国就能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
  差异分配思想 “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人之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则争,争则乱,乱则穷也。” 荀子已经认识到社会财富要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分配,分配关系处理不好会带来严重社会后果。“隆礼”和“明分”是他分配思想的精髓。荀子指出“赏不行”、“罚不威”的严重后果。并以古先王圣人的行为,将“礼”和“分”与“天下泰而富”挂起钩來,是其理财思想的独到之处。
  行为理财思想荀子说:“事业所恶也,功利所好也,职业无分;如是,则人有树事之患,而有争功之祸矣。”译成现代文就是,履行义务是人们所厌恶的,享受权利是人们所喜欢的,如果人们所从事的职业没有明确的划分,那么人人都会为建树不起自己的事业而忧虑,并且会有争夺功名的祸患。
  制度理财思想关于财务制度,荀子的见解也很独特。他说:“凡主相臣下百吏之属,其于货财取与计数也,宽饶简易;其于礼义节奏也,陵谨尽察,是荣国已。”说的是一个国家的君主宰相及其各级官吏,对财物收支的计算如果手续宽松,简便易行,而对于礼义制度却又严明谨慎、详细具体,那么这必然是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家了。
  无为而治荀子说:“主道之人,臣道和事。故舜之治天下,不以事诏而万物成,家农精于田而不可以为田师,工贾亦然。”又说:“大巧在所不为,大智在所不虑。”这充分说明荀子在治国和理财等方面是主张无为而治的。许多刻意而为的理财之道,其效果往往适得其反。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