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红薯的老人

来源 :广东教学报·初中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e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卖烤红薯,美味的烤红薯……”叫卖声穿梭在巷子里,甜丝丝的香气匍匐在窗边,一开窗,便丝丝缕缕地漏进屋里。
   便是这温暖的味道浸润骨髓,嵌入了我的生命。
   那年寒假,我去乡下,有个老爷爷总会推着一个放满红薯的烤炉,不疾不徐地走过一条条巷子,行走于严寒之间,与橘黄的灯光融为一体。
   烤红薯溢出的香味,无时无刻不在挑动我的味蕾。一天傍晚,我忍不住,往身上裹了件厚重的大衣便冲到红薯摊前,“能给我一个红薯吗?”我搓了搓手,问道。才出来一会儿,寒风就把身上的热量全都抽走了。炉子里灰褐色的红薯依偎着烧得发红的炭火,我不由得心生暖意。
   我把脸埋进大衣里,看不见老人的脸,只看到他用一双粗糙的手,捏着火钳挑拣炉中的红薯,接着拍了拍红薯身上的灰,递到了我眼前。
   “来!这是最大的!可甜了!”老人爽朗地大笑着。我抬头看他,怔住了——那是一张怎么样的脸!蜈蚣似的疤痕蜿蜒着,占据了大半张脸,深深浅浅的皱纹與疤痕交错,散发出逼人的寒气。我连忙垂下眼,不敢看他。他顿住了,似乎看出了我眼中的恐惧,不过很快,他又往我怀里塞了一个滚烫的大红薯,沙哑的嗓音在耳边响起:“你正在长身体呢,多吃点。”我不敢看他的脸,我匆忙跑开了。老人那张狰狞伤疤的脸让他看起来就像个凶恶的坏人,我竟怎么也忘不掉。
   我再也不敢去那儿买红薯。
   过了几个星期,母亲居然给我带了几个烤红薯,她说那个卖红薯的老爷爷过几天就要走了。手握着红薯微微一抖,我看红薯外面那层焦黑的外皮裂开的纹路,就像老人布满风霜的脸。我掐开它干脆的皮,露出金灿灿的红薯肉,像渗着油的咸蛋黄,又像一团跳跃的火苗。绵软细腻的红薯肉中仍混着微硬的颗粒,一口咬开,是一股清甜。每一口都带着香甜,在口中慢慢化开,软糯而又密实,香味中缠绵着热气滑入喉咙,不知不觉驱散了全身的寒冷。空气中还残留着些许红薯的气味,香甜的,幸福的,流进心底。
   我再也没有想起那老人。
   直到后来有人说,他脸上的伤疤是为了救一个孩子留下的。
   我深吸一口气,仿佛烤红薯的香气还萦绕在身边。我朝窗外望去,似乎看见漆黑的天幕下,老人推着烤炉,一脚深一脚浅地迈着步子,寒风在他身上的雨衣里钻进又钻出。他的身躯就像一个膨胀的袋子,却仍然单薄,雨点打在他身上,把他的背又压下去一点。他在街角的路灯下停住,手捧一个大红薯,微微笑着,脸上的伤痕和皱褶一点未消,看着却格外慈善,渐渐模糊在泛黄的灯光下。烤红薯的香气袅袅上升。
   是了,岁月这把刀如此锋利,在他身上残酷地刻下无数印迹,却无法改变他的心灵。而他脸上的沟壑,终将被他的善良和笑容填平。
   【点评】本文通过丰富生动的语言和动作描写,衬托出卖红薯的老人崇高的品质。写脸上的一道丑陋的伤疤更突出老人的善良品格,更凸显他的内在美。对红薯的描写真实生动,富有画面感,如“绵软细腻的红薯肉中仍混着微硬的颗粒,一口咬开,是一股清甜。每一口都带着香甜,在口中慢慢化开,软糯而又密实,香味中还缠绵着热气滑入喉咙,不知不觉驱散了全身的寒冷”。情感真实,令人感动。
  (指导教师:娄红玉)
其他文献
众所周知,犹太人是出了名的聪明,单说世界顶级理论物理学家,十有八九都是犹太人。而爱因斯坦就是其中的翘楚。然而,人怕出名猪怕壮,估计连爱因斯坦本人都想不到,因为名声太响,他死后连大脑都被人偷了!   1955年4月18日凌晨,76岁的爱因斯坦病逝于普林斯顿医院。对于自己的身后事,他有明确的遗愿:火化,不要宏大的葬礼,骨灰撒在秘密地点,不想被“封神”,也不想被膜拜。他的子女也遵照遗愿将爱因斯坦进行火化
【教学实录】   一、情境导入:朗读·诗言志,歌永言   (师弹琴,生唱诗。)   师:我们从诗佛王维的“诗中有画”走过,又领略了杜甫浓郁的爱国情怀,今天我们来走进另一位诗人李白,一起学习他的作品《行路难(其一)》。我们一起来试读,尝试读出古诗的节奏,《行路难(其一)》,起——   师:好,刚刚我们在读的时候有一个字大家是有犹豫的,欲渡黄河冰——   生:塞(sè)川。   师:这个字是个多音字,
【考点透视】   “语言运用之连贯、得体与衔接”主要考查同学们的语句运用能力,包括句子排序能力、语言使用恰当能力、语句之间呼应和衔接的能力。2019年各地中考题,大多考查具体情境中用语是否得体、句子排序、句子衔接等,其中口语表达是常考题型。  【真题解析】   一、情境用语题   (一)书面用语得体题   例1.(2019山东潍坊)   学校文学社开展“文学与文化”专题活动,邀请市文化馆
摘要:对审美特性和审美效果的自觉追求是文学语言的特点。基于此,文章通过关注“我”及“我的”,“听”及“听从”,“民族领袖”及“整个世界”等关键字词,对统编语文教材中的散文教学篇目《散步》进行解读,阐述文学语言的陌生化表达在理解文章意蕴及情感层面的作用。   关键词:文学语言;陌生化表达;情感审美   英国著名学者伊格尔顿在其文学理论专著《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一书中阐述:“文学的可以定义并不在于它
头顶上的太阳是那么刺眼,蝉聒噪地叫着唱着。天气是那么炙热,我坐在跑道上,饱满的汗珠滴落在地面。我有些失神,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喜悦。   这个夏天,我终于战胜了自己。   体育课上,老师板着脸,手里拿着计时器和登分表。大家就知道了,这节课迎接我们的不再是悠闲的活动,而是那令人厌恶的长跑测试,顿时发出一片哀叹声……   我的长跑从未合格,我也对自己失去了信心,我再努力又能怎样呢?   可是昨天的体育课后
透白瓷身,冰清玉洁,海般蔚蓝自瓶底蜿蜒而上,恣意泼洒,雾气一般裹住大半个瓶身,又有火般殷红交杂其间,时隐时现。红蓝白三色互相冲击,抵死缠绕,最后交互相融,大器已成——釉里红。   我赞叹不已地盯着玻璃柜中清绝孤傲的瓷瓶,惊异于一件瓷器竟能如此冷艷动人,能如此摄人心魄。既是江南佳人骨,又何能经受如此强烈的色彩碰撞?它应该白得透彻蓝得沁人,却不该红得夺目。   我倒想知道,这样美得绝伦的瓷器,是怎么制
摘要:在安徒生童话之中,《皇帝的新装》因具有浓厚的寓言色彩与哲学意味,历来备受重视。对其解读,同质化倾向较为严重。纵观各种解读,它们几乎都认定:骗子很狡猾,很贪婪,同时认为皇帝不称职,也很愚蠢。而笔者更想用“高明”来形容骗子,用“不愚蠢”来为皇帝正名。  关键词:《皇帝的新装》;高明;愚蠢;逻辑;人性  经过反复阅读和教学《皇帝的新装》,笔者认为用“高明”来形容骗子,用“不愚蠢”形容皇帝,或许更为
老马其实并不老,只是我觉得,这样称呼他更能拉近我们之间的距离,就好像是相识多年的老友。而他每每听到我这样叫他,总是极热情地回答“哎”,肉嘟嘟的圆脸绽出笑容,双眼眯成两道缝,甚是可爱。后来,不知怎地,這个称呼就由我专用变成了全班共享,“老马”“老马”,大家便不再叫他的全名。  老马很胖,一米七的个头,将近两百斤的体重。班级列队时,你一眼就能从队伍中看到他,他腆着肚子,直挺挺地站在那儿。  老马很慢,
摘要:写清楚,写生动,蕴情感是统编版教材《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写作实践的要求,也是写人叙事文章的要点。《统编版读写共生写作日常课》通过读写结合教学点的选择及写作支架的搭建让记事清楚,通过具体写作元素的选择和程序支架让记事生动,通过写作任务的设定和学测评教一体让记事蕴情。写作训练做到了与教材要求一体化,也兼顾了具体性、专业性、有效性。   关键词:读写共生;写作日常化;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
那夜,“玉露初零,霁天空阔”,月色浸润深秋桂子。秦少游像苏东坡一样,独自驾船,慢慢穿过烟渚沙汀,垂钓江中。“金钩细,丝纶慢卷,牵动一潭星。”星星掉落潭中,只是不知,这星,是谁遗落的思念?  古人说,地上一个人,天上一颗星。一颗星的出现,就是一个人的诞生。星人相应。我不知道秦少游先生在思念谁,只知我的思念越过万水千山,回到我的童年老家。  幼时,爱回老家。无端觉得老家的四季就是比深圳好,后来年齿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