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天佑最后七年在武汉的成就

来源 :武汉文史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ggio126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汉口江岸区洞庭街51号。有一座建于1912年的老建筑,百年岁月中见证了武汉的风云变迁。提起他的主人可谓是蜚声中外。“中国铁路之父”“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中国近代科技的先驱”这些荣誉与光环是人们对他的评价。他就是詹天佑。武汉是其人生的最后驿站,他在这里度过了人生中最后的七载春秋。詹天佑在武汉期间为中国的铁路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其他文献
写下这个题目,完全是受《为什么说陈独秀的总书记职务不是被撤销的》一文的启发。该文是韩广富、曹希龄主编的《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1000个为什么》(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年版)中的
1938年5月间.我在楚同舰任大副.被召到黄鄂区海军炮台。炮台设两个总台。第一总台设在葛店(上距汉口约70里),总台长方莹,总台副郑奕汉,观测员黄顺棋。下设三个分台:第一分台台长杜功
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如同一场大雪崩。将它自己埋葬了。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这一天,我在恩施,街上是狂欢的人流,喜庆的鞭炮声不绝于耳。我从街上回到家里.
裹脚也叫缠足,始于五代末.是因为南唐后主李煜喜欢观看女人在“金制的莲花”上跳舞。由于金制的莲花太小,舞女便将脚用白绸裹起来致脚弯曲立在上面.跳舞时就显得婀娜多姿。轻柔曼
1945年8月15日。抗战胜利的喜讯传到战时湖北省府所在地恩施,古城内外锣鼓喧天,一片欢腾。那时候,我正在城外五峰山上国立湖北师范学院念书.过着穷困孤寂的流亡学生的生活。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