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返朴归真的美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cys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走进生活,就地取材,是作文教学的源泉
  农村天地广阔,生活丰富多彩,山川田野,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农家生活皆为农村学生作文提供了丰盈不竭的源泉。如(1)走进自然景观。农村孩子常年与山水、田园为伴,眼中少不了花木瓜,最贴近于自然,也最能得到大自然的丰厚回报。只要留心,不难发现多样的自然风光为我们农村小学作文素材注入了鲜活的源头活水。(2)走进民风民俗。相对于城镇生活而言,农村生活更注重于对传统风俗习惯、古老文化的继承。如果在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因时制宜,结合特殊的日子进行以传统风俗为题材的作文教学,将之作为作文的一类素材,也不失为写作教学中的一大亮点。(3)走进劳动实践基地。农村的学生亲身经历的劳动场景比城市孩子会更多,也更有感触。劳动对孩子们来说如数家珍,而每一种场面都会让他们历历在目,印象深刻。教师在指导写作时,就应牢牢抓住这些让学生有话可写的题材,让孩子们有展示自己实践风采的舞台。比如,可结合春秋时的农忙时节,一方面让学生帮助家人分担劳动重担,一方面结合亲身经历的劳动实践来写相应的作文。这样的习作训练,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更培养了学生的优秀品质,可谓“一举多得”。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都是农村孩子亲眼目睹,也是他们得天独厚的写作素材。
  二、学习观察,做好指导,是学生写作的基础
  要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于一言一动之微,一沙一石之细,都不要轻易放过。农村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要让孩子们平日养成认真观察的习惯,摄取反映农村特点的景和物,人和事,指导学生现场观察,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在他们的身边,常常有忙碌的身影,可让他们留心观察。
  三、鼓励阅读,开发书角,做好积累,是提高写作能力的途径
  虽然农村小学条件有限,图书室不健全,但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料进行阅读。学校可充分发动教师、同学捐书,开展人人每月捐献一本书的活动,充实班级图书角,为了让学生学会从阅读中積累素材,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了指导:(1)摘抄积累。在阅读中遇到一些优美的语言、生动的事例、深刻的哲理,可把它们摘抄下来,如果是属于自己的书报,可把全文剪下来,贴在专门的剪辑本上。(2)比较积累。在语文课堂阅读中,遇到一些和学生生活贴近或是学生感触很深的生动优美的写景、叙事、抒情的句段,我常常提问学生,如果让你来描绘这些景物,叙述这件事情,你会怎样写呢?或是在上课前布置学生描绘一种和课文内容相似的景和事,在课堂学习中通过比较来感受课文的精妙,以此积累写作素材和技巧。(3)背诵积累。对一些优美的句段,特别是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在充分的感受、理解的基础上,反复吟咏体味,最终背诵下来。背诵多了,自然词汇丰富了,写作时自会左右逢源。
  四、开展活动,亲身体验,是孩子写作个性化的提升
  广阔的天地是农村孩子们的乐园,也是他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写作素材。教师应结合农村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特别是要利用好综合实践活动 。组织参观、访问、游览等活动。让孩子们去爬山、野炊、摘野果、捉鱼……也可根据季节的变换,选择不同的场地,让孩子们去亲身体验。如收割季节,让他们到田野去拾麦穗,秋天到了,到果园去摘果子……还可让学生观察一种动、植物或一处景物,看它一年四季的变化过程,由此让学生知道它们也会随着时间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从而让学生获取更多的素材。活动后进行作文时,要提倡他们自由命题,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思路来写作,言之由衷,充分表现学生个性。
  五、说写结合,加强训练,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拓展
  对一个学生说写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教师的训练是否扎实。从作文课堂教学来看,农村小学普遍忽视“说”的训练。学生到大自然去看了,听了,有很多的话要说,要尽量给他们展示自己的机会。说话的能力靠培养,语言能力的训练是别人代替不了的。学生所写的作文都是自己亲身体验,作文就是把自己刚刚说的话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在他们还未掌握足够的文字时,就应当不失时机地发展口头语言,到了中、高年级,可采取先说后写,以说促写的办法,使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同步发展,提高作文指导课的质量。
  此外,还要认真作好作文的批改。要善于从幼稚的、粗糙的习作中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尤其是讲评差生作文时,即使他们全文仅有一两个用得恰当的词,一两句精炼的话,也要加以鼓励,使他们能鼓起作文的勇气,下次作文时有所进步。
  真实,是作文的灵魂。广阔的农村是一个取之不尽的作文题材库,是一个展示真情实感的大舞台。农村景美、物美、人更美,农村的孩子们踏遍自己家乡这块热土,寻找身边的人,捕捉身边的故事,学作文,也学做人,让孩子们能“我口抒我心,我手书我情”,让农村孩子的作文回归农村。
  【参考文献】
  1.《作文教学研究》(作文报社主办)邮发代码16-139 2011年第3期许雅斌《发掘习作素材 让学生写“活”生活》
  2.《语文课程标准》
其他文献
一、爱生如子,倾注热情  爱是教育的前提,是沟通学生心灵的通道,是照亮学生心灵的火焰。我始终把对学生的爱视为自己的天职。从教几十年,我对每一届学生都倾注热情,真诚地爱着自己的学生。如我班有一名姓吴的男同学,父母离异,跟着爸爸,他的爸爸白天在建筑工地做建筑工,根本没时间去管教他,得不到母爱的他总是无心向学。我了解这一情况后,不但在教学过程中给他以信心、鼓励,对他循循善诱,引导他热爱学习,课堂上多提问
期刊
一、以学生现有的认知设计开放问题,树立信心  爱默生有一句名言:“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学生获得成功总是和自信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情境氛围,使学生想问,敢问。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以课本资源为载体(下图)设计这样的问题:  你有办法知道方格图中两个图形的面积各是多少吗?(一个方格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
期刊
一、“三段六步”教学模式是“六步”教学法的延续,突出了“魏氏”教学思想  二十几年前,魏书生根据学生的特点,依据教育学、心理学、哲学等理论,借鉴古、现代教育教学经验,创造性地提出了语文“六步”教学法。盘锦市紧紧抓住魏书生的教育思想,把语文“六步”教学法渗透到各学科,提出了“三段六步”教学模式(以下简称新模式),其作用是:(1)体现了同一特征“双自”。(自主教育、自主学习)两种教学方式集中的呈现了“
期刊
一、理论依据  《礼记》中的《学记》可以说是我国乃至世界最早的教育学专著,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先秦时期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经验。《学记》教学思想的核心是发展学生智力。古人云:“学贵有疑”。“疑”是引人更上一层楼的门槛。所谓“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也是这个道理。  课标要求:“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任何文學作品选入教材,
期刊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巧妙的设计导语,细心的呵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无疑是落实这一理念的重要途径。特级教师于漪也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養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始就要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的确,导语是教师谱写一首优美教学乐章的前奏,是引导学生登上知识宫殿的第一级台阶,是开启学生兴趣之门的金钥匙,也是师生情感共鸣的第一个
期刊
一、以导学活动单为抓手,指导学生进行操作性较强的预习活动  对于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学力尚浅,预习能力较弱,为了不让学生的预习处于混沌、毫无目标的状态,笔者给学生们设计了导学活动单,通过明确的预习目标、操作性較强的流程,让学生们掌握一定的预习的方法,提高学生们预习的有效性。如在义务教育教科书六年级数学上册的第五单元《圆》这一单元中,笔者就设计了以下几个导学活动单。  在导学活动单的引导下,学生
期刊
一、题材之平淡  汪曾祺的散文大多取材于平常生活、平凡人物、平常事物,给人以一种实实在在的感觉。  二、语言质朴,自然,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汪曾祺先生的散文语言朴质,自然,平白为话,不加雕饰,不刻意堆砌词藻。  汪曾祺散文平淡质朴,不事雕琢,缘于他心地淡泊和对人情世物的达观与超脱,既使身处逆境,也心境释然,在他被打为右派下放劳动的日子里,他奉命画出了一套马铃薯图谱。他认为在马铃薯研究站画图谱是“
期刊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教师是履行幼儿园教育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目前,粤北连州的幼儿教师队伍存在:一是67.5%是中小学转岗教师;二是年龄偏大。幼儿园转岗教师是幼儿园教师队伍中的特殊群体,具有以下特点:1.不了解幼儿园的常规工作,专业技能薄弱。2.没有幼儿教育经验,不会组织游戏活动。3.教师角色的转
期刊
一、研究背景  广园小学坐落于广园新村景泰街辖区内,景泰街家庭服务中心志愿者服务在广州来说亦是一面旗帜。学校申报立项的广东省少先队课题《社区资源背景下的少先队志愿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探究》,是结合学校实际教育教学需求把校外志愿服务引入校园,为学校教育活动增添新的活力,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这对于拓展教育资源,丰富教育内涵,提高课堂实效有积极意义。  二、调查目的  本次调查主要是为了了解居民对于担任
期刊
一、现状分析  我校地处白云区最接近广州市中心城区的位置,周边社区发展相对区内其他地方来说是最成熟的,社区资源也相对最丰富,因此近几年来我们学校依托社区,在开发和利用社区教育资源方面也作了有益的实践与探索。我们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充分挖掘和利用不同的资源,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  例如,聘任中医药大学应用心理系学生为学校志愿辅导员,定期开展团体、个体心理辅导活动,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