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自然快乐地学分享

来源 :为了孩子(3~7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n03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阵子,我看到马伯庸先生的一条微博:“马小烦常和小区里的同龄宝宝一起玩,大部分陪同的大人会教育孩子要懂得分享,把心爱的玩具给其他宝宝玩。不知何时起,宝宝们开始说类似‘这只蚂蚁被鞋子分享了’、‘我的腿摔倒了很分享’的话,大概是某个宝宝认为这个词的意思是利益受到伤害,并把这个用法迅速传遍整个宝宝圈。”
  不知道他写的是真事,还是故意写出来讽刺一些成人在教孩子“分享”时不顾孩子的感受,以至于让孩子认为“分享”是一件不好的事情,自己的利益受到伤害的事情就是“分享”。
  其实,我们不能指望一两岁的孩子会自觉分享,或者理解什么是分享。而且教孩子分享,也不是让他们把自己的玩具让给别人这么简单。有句口号叫做:分享是关爱 (sharing is caring)。分享是一种亲社会行为,它与人的社会认知发展是相关的。所以,在孩子学“分享”这件事上,也不能拔苗助长。父母可以先了解孩子各年龄段认知发展的一些特点,然后按孩子的成长规律来启发他们去观察、思考,作出决定(比如是否分享、怎样分享等)。
  要不要分享?先别忽略了孩子的社会认知发展
  2岁以内的宝宝往往不能理解什么是分享,他们通常以自我为中心。“我在玩的东西就是我的”,或者“我想要的东西也是我的”。他们也不能从别人的角度去理解别人的心情。所以,如果强行让这个阶段的孩子把正在玩的东西给别人,他们往往不能理解,并且不喜欢这样强行“被分享”。
  3岁的孩子能够开始从别人的角度看问题。如果让孩子想一想:别人这样对待你,你是什么心情(比如你会生气吗)?现在你这样对待别人,别人会是什么心情(他会不会也很生气)?他们往往能开始理解自己的行为可能对别人产生什么影响。而且,他们也开始理解什么是“轮流”。但他们克制冲动的能力还是很差,所以即使孩子理解需要轮流玩一样玩具,仍常常会不耐烦地等待,甚至哭闹,或上去拿别人手上的玩具,这些都很正常。
  4~7岁的孩子能够理解什么是分享,经过成人的指点,也能理解自己的行为会产生什么后果。比如,会不会惹别人生气啊,会不会给别人造成伤害啊,等等。他们也能够理解别人和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有可能不一样。但是,有时他们还是忍不住以自己的想法为重,看问题习惯从自我角度出发。所以,经过提醒,他们愿意分享,学习分享的行为。不过,父母要理解孩子的发展特点,对他们的分享行为要有现实的期待,不能要求过高,特别是不要随便评价他们,说他们小气或不懂事,这对孩子培养分享的意识和行为没有益处。
  从被分享到主动分享,父母能为孩子做些什么?
  孩子生活在这个社会里,就要遵循一定的社会规则。他们需要明白,他们不是世界中心。有时在公共场所玩一些玩具,不能不顾是否还有其他小朋友在等着而自己一直占着。特别对于孩子来说,要交朋友,要和别人一起玩,分享也是一种必要的社会技能。但孩子学习分享不能一蹴而就,需要逐步练习且多管齐下。
  1.父母以身作则。在生活中,父母或周围的人要注意以身作则。因为观察和模仿是孩子的一个重要学习方式。父母有时把好吃的东西分给孩子吃,把好玩的东西分给孩子玩。孩子都看在眼里,很多时候也乐意模仿。如果孩子把吃的东西分给我们,我们就欣然接受,并且说:“谢谢你和我一起吃。”有些父母在孩子分给自己东西时,接过来以后又还给他;或者和孩子逗着玩,向孩子要东西,然后又还给他。这些做法让孩子很困惑,他们会以为:我给别人的东西,都要还给我。如果孩子有了这样的想法,以后父母就不能怪他小气或不分享,因为父母没有帮助他明白什么是分享。
  2.帮孩子分清“你的东西,我的东西”。我的孩子2岁时去幼儿园,最先学会的几个英语单词里有一个是“mine(我的)”。在家里,所有的玩具是他的,因此很少有机会用到这个词。但在群体里,必须要学会用这个词。不过即使他们会说这个词,有时也并不明白它的含义,他们常常会觉得“我看到的/我想玩的东西”就是“我的”。所以,父母要帮助孩子明白什么是你的东西,什么是别人的东西。并且尊重他们对这些物品的所有权,允许他们有自己的东西并且能够对自己的东西做主。只有这样,孩子才能逐步明白什么是主动的分享。比如在我们家,大部分玩具是两个孩子共有的,但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玩具和物品。我不会强行让他们分享,而是让他们自己决定,如果他们决定不分享,那就听他们的。同时,对于别人的东西,不能随便拿,需要得到别人的允许。
  3.启发孩子通过交换、轮流或一起玩来解决问题。我家孩子从幼儿园开始,我对他们有一个规则从小讲到大,那就是分享。孩子在幼儿园里学习怎么轮流玩玩具,或交换玩具,或一起玩玩具,这些都被认为是分享行为。在孩子能够主动分享前,父母可以鼓励他们交换、轮流或一起玩,如果当时孩子觉得哪种办法最好,就先尝试哪种办法。这不仅解决了问题,也是在帮助孩子用语言或者想出其他办法逐渐获得人际交往的能力。
  当孩子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若他想玩别人的玩具,父母可以告诉孩子:不能一声不吭上前去拿,可以先问问其他小朋友愿不愿意给你玩,或者拿着你自己喜欢的一个玩具,问对方愿不愿意和你换着玩。这可以帮助孩子学习以己度人,理解别人的爱好和感受,选择什么玩具去说服别人来交换。
  轮流玩也是一种办法。我们这里有个书店的儿童区是汤马斯火车,小朋友都特别喜欢玩。若孩子喜欢别人手里一个特定的火车,除了上面讲到的可以尝试用自己手里的火车去交换看看,如果不行就跟别人商量:“等一下可不可以让我玩?”同样,如果孩子手里拿了别人喜欢的一个火车,已经玩了一会儿了,别人也想玩,这时父母可以请孩子想一想别人的心情,可以跟其他小朋友商量:“我先给你玩,我可以等一等,你玩一会儿能不能再让我玩会儿?我们轮流玩。”或者孩子还可以向对方建议一起玩。
  最后想指出,很多父母为了面子,强行让孩子分享他们喜爱的玩具,这不叫培养分享的意识和行为。相反,这种做法本质上不尊重孩子,无法让孩子学会分享真正的意义。主动分享,反映出一个孩子能够理解、体谅别人的心情,也愿意给别人带去快乐,或者能够通过观察、思考、权衡,最终作出决定去解决一些社交方面的问题。这些都必须建立在父母尊重孩子独立人格的基础上,指出他们行为的一些后果,以及对别人心情造成的影响,并允许孩子发表自己的看法,最终能够作出亲社会的选择。这才是我们在培养孩子分享时希望他们获得的一些能力,而并不是表面地把自己的东西给别人就算是分享了。
  作者简介
  陈忻,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心理学博士,世界儿童发展研究协会会员。专注于研究婴幼儿心理发展,著有《高效能父母的21个教子习惯》(全新修订版)等。在教学、研究、带俩娃的过程中,感悟和分享有趣又充满启迪的发展心理学常识。
其他文献
初夏到 乐淘淘
期刊
食物是小动物们喜爱的礼物,小朋友,你知道下面这些小动物爱吃什么吗?想一想,拿起笔,将小动物喜欢吃的东西,连到对应的小动物吧。它们看起来有点饿了,迫不及待地想吃东西了。连一连,把“礼物”送到小动物面前吧,它们一定会特别开心!  (部分摄影/扁豆)
期刊
小蛇过生日的时候,  我送给他一双鞋子。  小鱼过生日的时候,  我送给他一个游泳圈。  小猪过生日的时候,  我送给他一块肥皂。  小马过生日的时候,  我送给他一个枕头。  朋友们都不太喜欢  我送给他们的礼物,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期刊
在鲜花盛开的五月里,有一个像花儿般美丽的节日——母亲节。小朋友,有没有想过给妈妈送朵花儿当礼物呢?来,这个小小的惊喜只要动手剪一剪、折一折,就实现啦!  准备材料:  彩纸、双面胶、剪刀、画笔、镊子、干枯的树枝或扭扭棒等。  步骤:  1.将一个圆形物体放在彩纸上,沿着它的边缘,在彩纸上画一个圆。  2.把画好的圆剪下来,找到中心点后,画出一圈圈的螺旋形线条。  3.沿着画好的线条剪开,用镊子从最
期刊
1.你见过包装礼物吗?  彩色带子拉一拉,打上一个蝴蝶结,就完成啦!  2.斑马波比在玩小风车,大怪物来了:“彩色带子拉一拉,打上一个蝴蝶结,谢谢你的礼物!”  3.“我……我没说要送给你呀!”  “礼物都包装好了,当然要送给我。”  4.“彩色带子拉一拉,打上一个蝴蝶结……”  大怪物到处包装礼物。小狼的滑板车、小粉猪的大蛋糕、小猴子的秋千,都被他拿走了!  5.有一天,大怪物又来了!  大怪物
期刊
星光闪闪的夜晚,爸爸妈妈把家里布置得好美啊!哦,原来今天小加满5岁啦!她还邀请了几位好朋友一起来庆祝自己的生日。  生日派对上,有五颜六色的气球,点着蜡烛的蛋糕,还有好漂亮的礼物呀!小朋友,请给空白的部分涂上自己喜爱的颜色吧!
期刊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赏析】  此诗又名《相思》,诗人的朋友唐代著名的歌者李龟年那时流落岭南,诗人很想念他,就借用岭南特有的物产——红豆来婉转地表达对身处异地的朋友的思念。因为这一首诗,红豆成了“相思”的代名词,也成了表达思念这种情感的最佳礼物。
期刊
自从搬家后,土豆和纽扣交了许多新朋友。  “听说明天是小朋友的巴士节,土豆哥哥,你能带我们一起出去玩吗?”纽扣问。  “没问题,我也正想去瞧一瞧呢!”土豆爽快地答应了。  哇,好酷的毛毛虫巴士!“我要乘!”“我要乘!”小朋友们挤成一团。  司机叔叔发话了:“不要挤,先下后上,有序乘车。”  “纽扣,快去座位上坐好,车厢内不能奔跑。”  “闹闹,不可以在车厢内吃糖葫芦,当心扎伤别人。”  “鲁鲁,不
期刊
爸爸妈妈们都很认同亲子陪伴的重要性,不过亲子时间做些什么好呢?除了阅读和户外运动,这些玩具很适合3~7岁的孩子跟爸爸妈妈一起玩呢!    大象平衡游戏  五颜六色的小木条一根接一根地搭上去,谁弄倒了,谁就输了!看我们一起能搭多高!  海绵宝宝记忆游戏棋  用萌萌的水母盖盖住图案,凭记忆找出一样的,看最后谁的水母盖多,谁就赢了!  海盗船平衡游戏  企鹅们一只只地摞上去,谁的企鹅掉下来,谁就输了。 
期刊
父母参考·育儿误区大起底    不知道你有没有仔细审视过自己教养孩子的方式和方法,其中有多少是经过深思熟虑而选择的,有多少是下意识地延续了曾经的经历与经验,又有多少其实是来自于外界影响的?其实,那些潮流追逐的教育热点,那些众口一词的“教育理念”,有问题的、不适合自家的,多了去了。  我每个月在网上做亲子教育咨询,每次都会遇到“吃亏”主题的若干个提问,有一次就碰到好几个家长都问“像……那样,孩子会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