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背后的赞助商

来源 :文史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ssxxzzss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孔子毕生致力于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儒家学说的传播,为此,他老人家不惜以残弱之躯,奔波于各诸侯国之间。
  但我经常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孔子常年出差,到各处办学、演讲,主办方不会给他一个子儿。因为那个时代明星亮相没有出场费,同时孔子的这种行为是非官方的,因而也就得不到政府的支持。而且我还注意到,孔子出游,往往不是独自一人,经常带着十几人以上的团队,这么多人的吃喝、车旅等费用,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钱从何处来?
  别急,孔子之所以能如此从容,他的背后自然有一个肯出钱的赞助商,这个赞助商就是他的得意门生、被现人尊为“儒商鼻祖”的子贡。
  子贡,本名端木赐,是孔门七十二贤人之一,很受老师孔子的器重,孔子曾称其为“瑚琏之器”。
  子贡善于交际,长于雄辩,办事通达,曾任鲁、卫两国之相。他不但从老师那里学到了高深的儒家理论,而且此公极具商业头脑,是孔子三千弟子中的首富。
  有一个实例,很能说明子贡卓尔不群的商业眼光。
  吴越大军远征北方,吴王夫差强征百姓家里的丝棉给战士们做御寒的冬衣,如此一来,使得市场上丝棉紧缺,价格持续走高。子贡觉得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发财良机,就马上从其他国家大量收购丝棉,再贩卖到吴国。
  他低价买进,高价抛出,这一“价格差”让他赚得人生的“第一桶金”。
  积累了一定的财富后,子贡并不满足于只在本国发展,又把眼光投到曹、吴等其他国家,扩大再生产,成立了“跨国公司”。
  他发现各国权贵皆以佩戴珠宝为时尚,就大量制造贵重佩饰,赢得盆满钵满。
  子贡坐拥亿万身家之后,并不像现代许多富豪那样趾高气扬,连自己的小学启蒙老师是谁都不知道。相反,子贡富而不骄,为人低调,尤其是对老师孔子,极为尊重。孔子周游列国,子贡一直陪伴其左右,嘘寒问暖,关怀备至。
  一次,子贡与孔子前往楚国,路上被一支军队围困数日,断粮断水,形势危急。聪明干练的子贡挺身而出,他先拿出一大笔钱,找到军队的领导,打通关节,得到默许之后,子贡跑去了楚国,请楚军来击退了这支军队,使孔子安然脱险。
  这次脱险,一来可以看出子贡常伴孔子左右,二来也能看出在关键时刻,还是子贡的钱袋子发挥了巨大的效应。
  这次为老师花了多少钱,不得而知,但这样的事儿,肯定不止一次。
其他文献
摘 要:美术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阐述了对美术教育目的的理解,培养学生观察美的眼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学生道德品质和个性的完善,达到让学生寻找美、体验美、创造美的教育目的。  关键词:美术教育;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德育渗透  在我刚毕业那几年,对于教学我关注学生在课堂上能否掌握绘画知识和技能。可是几年教学下来,我渐渐发现学生从对信手涂鸦的热爱,到对绘画缺乏想象,
5月31号,为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的到来,一场由北京万泉小学金孔雀舞蹈团主演的全国首部儿童环保小舞剧《羚羚的故事》在北京国安剧院上演。  这场儿童小舞剧讲在美丽的可可西里大草原上,可爱的藏羚羊“羚羚”和羊群们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一天,一个少年来到这片神秘的原生态大草原中旅游,但他不幸在山中遇险了,是聪明善良的羊群救了少年。可是不久之后,一声枪响打破了草原的宁静,数万只藏羚羊遭到猎杀,羊妹妹死去了